为什么东亚族群特别喜欢奢侈品?
为什么东亚民族会有喜爱辽远、 孤寂、侘寂、荫翳的审美倾向?
什么是代偿效应?
奢侈品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好产品是不需要情怀和工匠精神的?
为什么说罗永浩是营销天才?
part1 八大山人与路易威登
前些日子,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我看读了一篇文章,其中讲:经济腾飞后的日本会出现人们排一公里的长队购买XX奢侈品的景象,后面发家致富的韩国,乃至后来居上的中国都重复过这样的景象,东亚国家是奢侈品最重要的市场,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东亚民族文化圈是全世界最喜欢追逐奢侈品的族群。
到了北京后,我参加一位景观大师的分享,大师从意境辽远的山水国画讲起,讲到了东方人似乎都有崇尚孤寂、静谧的审美倾向,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有鲜明的追求“空”与“留白”的审美价值观。
日本人追求的侘寂美学
八大山人的文人画
我听后脑海中浮现了一个问题:东亚民族在生活行动上有购买奢侈品的偏好,而在审美精神上却又有追求侘寂的偏好,这难道不是一种矛盾吗? 让我们先来把问题讲清楚,然后再寻找答案。
奢侈品是什么?
奢侈品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
也就是说购买奢侈品最重要的心理动机是:使用该产品就可以区分阶层。
奢侈品的广告画面上往往都是一位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女神或男神,用鄙夷轻蔑的眼神看着芸芸众生,除此之外画面上只有logo,有时连文案都没有。 为什么奢侈品广告画面都如此的冷漠不友好?
其实只有这样的广告才真的体现奢侈品的功能,冷漠画面的潜台词不是在告诉你:来吧,快来买我的产品吧。
而是说:如果你购买使用了这个奢侈品,那么其他人都会在你面前自惭形秽,相形见绌,就像你在这位画面中的女神面前自惭形秽,相形见绌一样。
你看,这就是奢侈品区分阶层的功能,也就是说,奢侈品是帮助人们实现社会性上的“差别心”用的,因为你要高人一等,要不争馒头争口气,不能锦衣夜行,要高大上。
可是反观我们的审美偏好,却是“出世”的、逃避的、寡淡的、要素履之往、要“天人合一”,要万物齐同视若刍狗,要“性冷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精神和行动的不统一呢?
part2 代偿效应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一个故事讲起:
我的一个朋友去一位暴发户老板的公司做客,新装修的奢侈之极的老板办公室有一整排大书架,上面放满了新书,气派极了。
朋友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书,一看是黑格尔写的《小逻辑》。
当下心里一惊,有文化啊!
于是说:XX总厉害啊,都读黑格尔的书了!
XX总咧嘴一笑,戴着大金戒指的手一挥说:这算什么,我还会唱他的歌呢,他的那首《蒙古人》我就经常唱!
你看,虽然XX总因为分不清楚黑格尔和腾格尔而被文化人嘲笑。可是XX总明明不懂哲学,为什么还要放上一书架晦涩难懂的书?
你可能会说,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当然是XX总没有文化,却很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文化,于是搞出一柜子的书装逼。我们平常说的,越是缺什么越是显摆什么,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代偿心理 还真是这个道理,通俗来说:什么不足,就需要某种事物来假装来弥补的心理就是:代偿心理。
比如: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军不用搞大规模阅兵,即使有也都是阵亡将士纪念日那种嘉年华式的游行。而朝鲜这种小国却要经常的搞大规模阅兵,把能拿出来吓唬人的东西都拿出来晒一遍。
你看这个也是一种代偿效应。
那么回到我们问题的最初,为什么强调天人合一喜欢侘寂美的东亚民族,难道不应该是寡淡清净,反而奢侈品又卖的最好呢?
我想这个行为和心理的不统一可以用代偿效应来解释:
奢侈品卖的好的东亚都是集体主义的国家,直到今天韩国日本的社会还是等级森严,于是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社会地位的竞争就比较激烈,因为社会竞争激烈,大家的社会压力就都比较大,感受到的集体压迫感就比较强。
而奢侈品恰好就迎合了这种总体社会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在激烈的社会地位的竞争中,都想释放自己地位高的信号,而经济的腾飞又让社会流动性增高,暴富的人多了,于是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阶层优越,而不那么富裕的人也急于攀比,奢侈品变成了释放社会地位信号的武器。
集体主义和强社会构建力一方面为社会个体带来了额外的、关于地位竞争的消费,一方面也带来了个体的精神焦虑,于是个体需要在精神层面对社会压力进行代偿。于是就有了我们精神审美上对孤寂、对侘寂、对静谧、甚至对阴翳之美格外的偏好。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多资源少,大家竞争激烈,活的都挺累,回家了,在精神世界里就是让我一个人静静,一个人享受一下山间明月,江中清风。
part3 情怀和工匠
我们刚刚解释了社会行为用精神活动的代偿,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又该怎么应用呢?
我们还是讲一个故事,有一天老岳去拜访客户,客户会议室的墙上挂了一张齐白石孙子画的虾,画面上有醒目的落款:'白石孙' 某某。
客户问我:小岳,你看看这张画怎么样?
我说:我不懂国画,但我知道齐白石并没有在自己画上写自己是谁孙子。
客户:科科........
锤子手机 作为一名锤子手机的第一代用户,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乔布斯从不讲:情怀。而乔布斯的继承人老罗要讲情怀呢?以至于一段时间,中国做手机的人要是没有点情怀和工匠精神就不好意思出门?
为什么乔布斯在产品发布会里,大部分都是在谈功能和创新,极少谈到审美,而老罗要讲极致美学呢?
你看,如果说齐白石的孙子在画上写出自己的爷爷来,是为了代偿自己与爷爷相比才华的不足的话,那么老罗的情怀和审美又是代偿了什么?
2007年,乔布斯说自己重新发明了手机,于是一个新品类智能手机横空出世,直到乔帮主去世,智能手机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成熟的产业,但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哪个底层的技术是手机品牌掌握的,如智能手机中的芯片不是苹果研发的,可以触摸的电容屏幕技术也不是苹果发明的,但是这些底层的技术才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基座。
后来进入这个行业的手机公司,其实都是在拿这些厂家的技术和模块自己攒手机,累积木。事实上留给这些手机公司可以创新,可以寻求不同,可以差异化的空间非常少,更何况他们的竞争对手还是智能手机的定义者——苹果公司。
这个情况意味着大家的手机在参数、结构、硬件上的区别都非常小,几乎没有差异,于是老罗说手机行业是:科技以换壳为本。 (苹果甚至连壳都懒得换) 在这个行业中,大家的产品都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接近,只要底层的技术不进步,大家都差不多,这种情况货可怎么卖?怎么竞争?
设计和情怀本质上也是一种代偿
在哲学上讲这种情况就叫做“存在度”越来越低,你怎么办?你用什么来代偿,来弥补你的存在度的不足?
于是老罗天才般的找到了情怀和工匠精神,手机不是基本参数大同小异吗?那么我们手机的不同和差异就定义在精神层面好了,就如同那句经典的广告一样:有思想的青年都来老罗英语。 这下有情怀的青年都用了锤子手机。老岳自觉也是情怀青年于是也买了锤子手机。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老罗用情怀来“代偿”竞争的,用审美和工匠精神“代偿”差异化不足。
其实很多时候产品对设计和审美的需求也都是一种代偿。
一个牛逼的产品只要存在度足够高(竞争少或没有,生存系数高),不需要代偿,所以基本不用聊什么审美。比如早期福特的T型汽车、Facebook、微信,我经常问我们的UI设计师:微信是什么风格?基本他们都会被这个问题问的楞一下。
由于微信的竞争,现在的微博是各种凌乱、各种新功能、各种抖机灵,这其实都是在用运营代偿用户使用频率大幅降低的问题。
好了,今天我们用了几个故事来解释学习了代偿效应,以及身边商业事件对代偿的应用。
现在想想也许我是因为太笨,所以才写这种文章代偿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