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
"老岳啊,我入行2年半了,开始时在3、4 线城市的小家装公司工作,给一名设计师当助理,量房、画图、做预算,全都会。可我不太喜欢家装公司的环境,我又不太擅长忽悠,也没转设计师。
后来因为想多学东西,又来到一个工装设计师的工作室,都工作大半年了,每天就是画画效果图,做做CAD,好像也没有什么进步,公司什么活都干,施工也接,项目都是老板的老客户,经常也有帮忙收不来设计费的项目.......
我已经快工作3年了,上学时候要做设计大师的梦想好像离我越来越远了,关键是我梦想中的设计生涯,不应该是我所经历的样子,我非常迷茫!
有人说:设计就这样,在家装公司挺好的,将来材料收入很高,年龄一大攒够钱,就不用做,可以去做点别的.......
也有人说:看我做事挺利索的,可以考虑将来转管理岗。
还有人说:要我去大城市混,小地方没前途。
也有人说:我的性格应该去一家纯设计公司比较好。
前几天我另一个同学叫我去和他一起创业、开公司。
我特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只知道现在的状态是不对的,但特么什么是对的?我也不知道。
我很迷茫、郁闷,我平时也看你的文章,就是有点似懂非懂的....... " 小梅一脸纠结的说到。
"嗯,你病的不轻啊,你知道你是什么病吗?" 老岳说。
"不知道,迷茫病?"小梅说。
"迷茫是症状,原因呢?"老岳说。
"不知道,你说说?"
"好吧,今天将让吴彦祖界的老中医—老岳来给你把把脉。"
我是谁
"小梅,你毕业两年多了,你这段时间审视过自己没有?
也就是说你有花时间了解你自己吗?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爱什么,怕什么?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将来你又梦想什么?"
"嗯,没有,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些问题。平时太忙了,我知道我自己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妹纸,知道自己喜欢看书,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我觉的自己很内向呢.......但这和设计有毛关系啊?"
"这和设计关系不大,但是这和你的迷茫关系很大,所有的迷茫都是找不到方向造成的,但是找不到方向首先是因为我们找不到自己。就像你刚才所说,你从毕业之后从来没有重新的审视自己,你连你自己都不清楚了,自己都觉得自己面目模糊了,所以你往任何方向走都是错的,努力越多错的越多......"
"能说详细一点吗?举个例子给我听一下。"小梅说。
"好吧,这样说吧,你觉的你适合做管理还是适合做专业?
你适合创业还是适合找一个好老板打工?
再比如你是要做个偏销售型的设计师还是个死磕技术专业的设计师?
其实这些决定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不搞清楚这一点,这些事情完全没法判断"。
渣男暖男
"如果你自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有比较强的自我,很多时候甚至有人说你自私,不顾及体贴他人,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大设计师。
其实创造力这个东西,就是自我的延伸。极具创造力的人,一般都非常的自我,这种自我到了一定程度后,就是极度自私,根本不顾及别人,这个类型的人还有一个特质就是敏感而执拗,对他有要求有标准的事,非常的敏感,向内敏感,也就是对自己的反应敏感,外界对自己微弱的刺激都能感受的到,对自己心里的标准也一样敏感,在正常人看起来简直就是吹毛求疵。他总是可以敏锐的察觉到细微的不同,他自己的容忍度超级低,一言不合就翻脸,处女座强迫症晚期。而且这类人一般都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对集体啊国家啊之类的概念不感冒。
比如,乔布斯、高更,当然这种人一般在没有取得伟大成就前会被冠以渣男的称号。想想吧,是不是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大神级的设计师都是这种类型的?对这种人的描写,最生动的书是《月亮与六便士》。
另外,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有节制的人,可以非常轻松的控制自己,包括情绪。从小做起事来就有人说你懂事老练,你自己也觉得你有一种天然的做事的节奏感,你也挺敏感的,不过是对外敏感,比如别人的情绪,你懂的迎合别人,让大家都挺喜欢你,所以一直以来无论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很喜欢你,人称暖男,那么恭喜你,你非常适合做管理工作。
因为管理的重点在于自制,管不好自己不可能管理好外物,所以一般超强的自制,会带来超强的屏蔽自我的能力,因为你的自我弱了,所以对外部,对别人的敏感度提高了,于是你非常懂得迎合别人,有同理心,擅长处理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也总可以忍辱负重的去推动一些事情的进展。这种性格比较适合做伟大的管理者,协调者,比如:政治家周恩来、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等。这一类人一般都是集体主义者,国家主义者,认为为了集体可以牺牲个人。
好了,我知道你既不是乔布斯也不是周恩来,那么我们想象一下这两种人作为一条线的两级。
乔布斯∞周恩来
那么你的性格更偏向于那边呢?
其实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有那么极端,但我们总是在这条轴线的某个位置,偏左或偏右。整体而言如果你是一个小号的乔布斯,那么我建议你坚持走专业,如果你是个小号的周总理,那么你可以考虑往管理岗位上转型。"老岳一口气说了那么多。
"那这个自我强的人和自制强的人,是不是一个情商高一个情商低啊?"
"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一直觉得情商是一个超级扯淡的概念,一个非常善于迎合的人,可能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情商'高。
但是现在社会的分工是无比复杂的,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是否迎合别人,而在于是否能创造价值,最好是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你可以用你的想象力、创造力服务这个社会,能在好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好。再比如,你可以用你优秀的理解力、透彻的执行力,推动事情有节奏的进展从而创造价值,无论哪一种人,都有自己的机会和擅长的领域,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清楚的了解自己,并且善加利用和引导。"
"同样的道理,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有没有创造力很强,情商也很高的人?
有!
但他一定也会有个基本倾向,要么偏自我一些,要么偏自制一些。
你看,从这个角度来说,去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也有参考角度了。"老岳说
陌生人社会
举例来说,北京的空气差、交通拥堵、生活成本高,有那么多的生活问题,可是为什么这些北京的白领,天天喊着逃离北上广,可真离开的没有几个呢?"老岳说。
"因为在北京机会多啊...... ?"小梅。
"北京为什么机会多?一线城市为什么机会多?"老岳问。
"因为一线城市人多吧..... "小梅答道。
"你说的是原因的一部分,关键因素在于一线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不是你现在的高科技生活,而是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区别,陌生人社会的轴心是围绕交换和协作的,而熟人社会的轴心是围绕血缘和权力的。
比如在一线城市里,你上学、工作、交易、生活,无时无刻不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
和大城市相反,我小时候在小城市生活,我记得父母到那种国营的副食品商店买东西的时候都要找熟人,更不用说上学、看病、买点贵重的东西了。
其实就算是商业环境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多多少少的也会遗留点这种思维。
传统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建立协作和信任比较难,所以我们害怕"人生地不熟",我们要多个朋友多条路,在熟人社会里大家天然的对陌生人是排斥的,而现代的陌生人社会里,陌生人之间可以充分的信任和协作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陌生人教育看护。
陌生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协作成本很低,正因为如此,陌生人社会促进了人的合作,于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价值,市场会充分的认可你,给你一个合理的定价,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也会被鼓励,于是创新创业越来越多。
正因为如此,我们虽然说陌生人社会相对冷漠,但是在陌生人社会里,很多事你不用拉关系找熟人,按流程就可以办成很多事,而在一个小地方的熟人社会里,你不找关系寸步难行。
熟人社会讲温情,陌生人社会讲效率。
熟人社会讲情谊,陌生人社会讲利益。
熟人社会讲人品,陌生人社会讲信用。
熟人社会讲远近,陌生人社会讲平等。
比方说好多年之前,很多地方的人对上海人有偏见,觉得他们这样那样,其实就是上海这个中国最早形成陌生人社会的城市,其价值观和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的熟人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而这几年在年轻人当中很少有这种偏见的市场了,主要的原因不是上海人变了,而是其他地方的陌生人社会程度远来越高,对陌生人社会的价值观越来越认同。"
怎么选边
"老岳你还是没有解决我是不是要去一线城市的困惑啊。"小梅着急的说到。
"好吧,首先,我没有说要你去一线城市,如果你本身在一个熟人社会里有人脉资源,而你的情商还说的过去,那么我反到建议你回老家去发展,通过不可替代的人脉关系发展自己。
如果你和我一样屌丝一枚,还算有点能力,那么我建议你,去陌生人社会属性的城市发展,因为在那个社会里你的价值会得到最公正的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北上广深才是陌生人社会,比如一般的省会城市会比周边的城市有更多的陌生人社会属性,另外如:厦门、杭州、青岛、重庆这样的城市也是个陌生人属性比较高的城市........"老岳说。
"嗯,明白点了,如果我想以创造性的工作为生,让自己越来越专业(复杂协作和分工),最后成为一线的设计大师,我就必须要去陌生人社会属性最高的城市对吗?"
"是的,如果你想把设计做好,进步的快一点,就要先选择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中成长。
一个经济都不好的环境怎么可能有好的设计行业?一个奖励关系而不是奖励专业和创造的环境,你怎么可能有比较多的机会?"老岳说。
"老岳,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我看过的一条吐槽在东北做什么事都要找关系的微博,联系到你说的陌生人社会,我觉得我更懂了一点东北的经济为什么总是搞不好了"
"是的,你很聪明,能够举一反三了,这个也是原因之一,反过来说,一个城市的创意行业的发展水平高,那么这个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建设程度绝对也是高的。
前段时间有朋友找我说,要在一个四线城市复制成象设计公司的模式,做一家纯设计公司,他们要做一家有情怀有逼格的公司,于是非常兴奋的来找我取经聊天,我告诉他,四线城市市场需求挺好的,但是你应该注意你的产品组合,以及你挣钱方式方法(商业模式)。学我们可以,但是绝对不要期望以设计费为生,在小城市里没有那么多的设计需求,想活的舒服并有所发展,你必须要做施工,因为在这个小城市的熟人社会里,本地的纯设计公司不可能有最大的价值和认可度。
后来的实践证明,我对他们讲的都还是太乐观了......."
“你看,牛逼的设计公司都集中在开放的大城市呢,其实越是小城市,有形的服务越有价值感,核心能力越是关系。
比如,在一个熟人社会的小城市,你要想卖出去一个雕塑艺术品,客户会敲着你的雕塑问你,这艺术品是铜的吗? 如果不是铜的而是树脂的,客户就觉得价值感低了。
可是这是艺术品啊,它的价值在于它是谁做的,有什么意义,不在于他的材质形式,可是客户为什么喜欢铜的不喜欢树脂的?
很简单,因为他们对不熟悉的无形价值没有判断能力,只能对有形部分的价值做参考依据。
那么同样的道理,设计是无形服务,所以在小城市做无形服务的第一步不是你设计有多好,而是教育你的客户设计多有价值。
艹,那你就累了,就算你成功了,你收那点设计费不足以抵消你在教育客户身上花掉的时间,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施工,又是工人设备,又是水泥石头木头,全是有形的,客户愿意为这些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买单,如果有条件连软装一起做,因为软装也是有形的,而你只需要把设计融入施工实现出来就好⋯⋯这样你既能挣到钱,而且也能实现出设计作品,完全可以通过作品来逐渐教育客户,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如果你能去陌生人社会属性高的城市,就不要留在熟人社会,即使留在熟人社会更要讲策略,让大家接受你的服务价值。
“哈哈哈,老岳,你说的客户敲着艺术品问是不是铜的那段好生动啊⋯⋯ ”小梅笑道
“何止生动,本来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好吗?
好吧,我们说过了如何选择从事设计这个行业的大环境,下面我们来聊聊如何选择小环境,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公司适合你。”老岳说
独孤九剑
“佛教中有个故事大体是:猛虎追人,人坠悬崖于横树枯藤,涯下怒海毒龙,涯上猛虎睚眦,黑白二鼠啮噬枯藤将断…… ,大部分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并为之深受触动。
这个故事带给了我们一个极端情景,用这个情景来比喻悲催的生命。唤醒人对世俗世界的质疑,开始思考人生。
大家耳熟能详的乔布斯的故事,也讲了帮主大人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效率高的如开挂一样。
其实西方的贵族在培养年轻人的时候,会让他们写自己的墓志铭。也是一样的道理。让人在一个极端情景下思考,然后搞清楚对自己来说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而我们中国屌丝的极端情景思考是在金庸的小说上,比如山穷水尽的男主角或者倒霉冒烟的小男孩,跌落山崖,陷入绝境而有奇遇,最后成为绝世高手,其实陷入绝境遇到传奇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极端情景之下,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假如你只能做一件事
“好吧,我们不用想象你坠崖,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明天起,你所有的心智资源和时间只能用来做一件事,你用来做什么?”老岳说。
“老岳,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我非常好奇。”小梅说。
“好吧,我的第一个答案是,我要享受人生,看更多的电影,读更多的书,吃更多的美味,也就是说,更多体验是我要干的唯一一件事。
但我马上又在想,我看电影、读书、当吃货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嗯,这些东西能带来新的体验和学习到新的知识。
对,我的目的是学习!
通过自己的生命历程去学习。
然后让自己变得优秀。
优秀?我是想让自己成长对吗?
是的,成长。
充分利用这一生成长!......”
“你看,当我能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我就更能从容的安排自己的选项优先级,不再困惑。
再比如,非要做室内设计吗?
不用,追求广义设计学习到的更多,
非要局限于设计师这个职业吗?
不要,我讨厌用设计师这个角色局限自己,
我想挑战别的角色,这样才能学习到别的知识
再比如,你要做个管理者吗?你怎么看待管理?
我能管理的只有我自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无论企业还是我自己,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
那么设计、管理、产品、营销等等,这些所有的知识,有没有被统合起来,串个线串起来的可能?
什么可以笼罩住这所有一切的知识?
有!
是什么?
狭义哲学(特别备注:国学不是哲学,不是知识,只是经验)。
可以学习吗?
马上。
⋯⋯”
“老岳,你的自问自答好人格分裂啊”小梅说
“闭嘴,我还没说完。
学了一点点哲学后,我发现,了解一点科学,比如物理、生物学,学习哲学时理解效率会好些,于是我过去一年主要看物理科普书。
所以好多小伙伴问我:老岳,我该看什么书?我没法回答,我特么都不知道你是谁,你想成为谁?我们怎么能知道你要看什么书?⋯⋯”
“好了,刚才说过了我的心路历程,我搞清楚我想要什么?我想成为谁之后,要去什么公司,怎么选择公司就非常明确了”
公鸡头母鸡头,不要这头要那头
“比如,你觉得自己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很强,有分寸和节奏感,那么你不一定非要做设计师,你完全可以试试销售为主的设计岗位,甚至可以筹建一个销售体系,为管理一个销售体系而储备知识。
而且这个时候你可以去营销能力见长的公司去学习。同时你也不要觉得NB的设计公司是以技术见长就不需要营销了,恰恰相反,在这个行业里,NB的设计师相对好找,NB的顶级营销人员根本没有。”
“比如,你还是想做设计,你有创意能力,沟通能力强,设计上特别有悟性,你可以选择一家做前期创意能力强的设计公司。好比建筑业里,好多大师的工作室人非常少,因为他们只做项目的前端设计,后面的深化和执行他们是不管的,去了这样的公司,你就要明确的奔着自己将来也成为大师的理想而努力。
假如,在大师的公司里你想成为一名可以驾驭大设计系统的设计管理者,我建议你最好还是跳槽换个地方上班,比如你可以去一家体量规模都很大的综合性公司修炼学习,这样的公司可能没有那种特别特别靓丽NB的设计创意,但整个体系的运营和管理以及协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如果你性格平和,喜欢控制驾驭感,为什么不去这样的公司试试?
再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对成为大师没有强烈的愿望,但是与合作过的人都处成朋友,那么你也许更适合你现在就职的家装公司,因为你能搞定别人的情绪,所以你有强大的服务力,如果能用自己的天赋挣钱,你的效率会非常高 ,将来你可以创业去做一家高端的家装公司。
"我们可以用一张四象限的图来简单区分一下公司的类别
你看,我们常说的家装公司面对普通的消费者,就在这个图里,属于强调品牌的公司。有品牌,代表好品质、好设计、好工艺、好材料、好服务。
而如果一家设计飞机起落架的公司,恐怕就不需要什么品牌,因为你全世界的客户加起来不到10个,他们知道你就可以了,但是你必须要有全世界最好的技术,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听说过一家非常厉害的结构设计公司,他们研发的结构技术,可以省钱,耐用,所以他们非常的挣钱,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