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绿色可持续设计
对于乡村地区而言,采用高性能的设备以实现可持续不是最优选择。我们希望回溯传统民居的乡土人居智慧,以空间统筹设计为手段,从底层逻辑上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
——对自然地形与原生植被的保护,使生态系统得以延续。有组织的雨水汇集,不依赖市政排水设施,融入原有自然生态体统,促进雨水涵养。
——利用良好的环境条件,实现所有空间的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大量外廊和大出檐,是湿热气候的自然选择,减少使用空调的空间。
——场地起伏,架空和吊层为自然通风创造了新的方式,挑檐与格栅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遮阳。
——采用本地材料与自然材料,粗粝的毛石墙、斑驳的石笼墙、光亮的青石板、湿润的绿砂岩,深深浅浅的竹篱笆,各种材料根据其特性成为自然场景的独特表情;自然材料的包裹也让建筑多了一层保温隔热的皮肤,白天吸热,夜间散热,提高了建筑的热工性能。
——树形交织的结构构件大量外露,不采用外包和过度装饰。将结构的自然逻辑直观的显现,成为重要的空间趣味和体验
——屋顶220平方米的光伏玻璃栈道是绿色技术的示范,年设计发电量约9230度;
以上策略综合起来,大大降低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能耗。为周边乡村发展做出了引导,重塑了当地村民对乡野自然的认知和信心。
▽环秀山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