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雁荡山风景区 | 慢珊瑚设计 | 2025 | 中国浙江

如何在雁荡奇峰之间延展停留时间
营造更富层次的自然体验
承载千年文脉的雁荡山

雁荡山,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以奇峰怪石、峭壁云海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闻名于世。从方洞至灵岩景区的步道蜿蜒在山体之间,溪水潺潺,每一段景致都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然而,游客在此的停留时间通常不足两小时,传统的游览模式难以满足当代人对深度体验的需求,也无法充分展现雁荡山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雁荡山景区©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jpg

继雁荡山悬崖系列之后,设计的同时我们从运营维度思考如何将2小时的游览体验延长至24小时,将沿线那些不被发现濒临废弃的场地打造为连续的沉浸式体验节点,其中屏霞轩茶室与灵峰文创店便是这一延长线上的两个关键节点。
▽节点鸟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jpg
vsszan204045221201573.jpg

灵岩寺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四周环境幽绝。灵岩飞渡是景区内传承百年的重要特色表演项目,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作为雁荡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岩飞渡是景区的重要文化符号。屏霞轩位于灵岩寺旁,原本为闲置的配套用房。经现场踏勘发现,场地尽揽飞渡的最佳观赏视角,但游客多在平台观赏表演后即离开,场地利用率极低。我们希望通过此处改造,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场地价值。
▽节点鸟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4.jpg


最大化保留,轻介入策略
遵循“弱设计”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建筑原有的结构和立面。入口处平缓而上的台地并非新建,而是原有场地的延续。青苔覆盖其上,古朴的老石板诉说着建筑的历史。顺着台地,油纸伞一直延伸到屋顶,伞面的秩序感与远处的山峰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奇妙的契合。

▽节点鸟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5.jpg

▽伞面的秩序感与远处的山峰相呼应©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6.jpg
vsszan204045221201577.jpg


沉浸于自然的日常空间
茶室一层主要功能为茶饮与轻食体验,同时设有舒适的观景区域。空间布局顺应原始基底。外场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调整桌椅组合,既能满足大的团队游客群体,又适宜三两人的休闲小憩,通过运营需求的考虑使这里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沉浸式观演场域。

▽茶室外观©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8.jpg
vsszan204045221201579.jpg

以岁月沉淀的老木为骨,温润的木纹承载着时间的温度,与山林古刹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不同于传统茶座的拘谨,我们选择了棉麻软包沙发环抱其中,让游客在此间以最自在的姿态沉浸茶香。
▽茶室空间©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0.jpg
vsszan2040452212015711.jpg
vsszan2040452212015712.jpg

大面积开窗不仅引入自然,更将外部山林景致纳入其中。这里不只是品茗之所,更是一场融合自然美学的感官仪式——当山风穿过窗棂,烛光轻颤,茶烟升腾,整个空间便成为连接天地、安顿心灵的禅意容器。
▽引入自然的大面积开窗©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3.jpg

▽融合自然美学的感官仪式©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4.jpg
vsszan2040452212015715.jpg

纸灯洒下柔光如月,在最大限度留白的空间中勾勒出斑驳树影。室内精选的绿植与窗外古木形成层次交叠,光影在木质肌理与素白墙面上流动起舞。
▽留白的空间中勾勒出斑驳树影©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6.jpg
vsszan2040452212015717.jpg


历史与时光的桥梁
连接一层与二层的楼梯保留了老石板的原貌,石墙上的青苔幽绿伴随山林,使每一次上下楼都成为一场细腻的感官旅程。回廊轻轻环绕茶室,形成半开放空间,为与自然互动提供多重可能。

▽轻轻环绕茶室的回廊©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8.jpg

▽轻轻环绕茶室的回廊©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19.jpg
vsszan2040452212015720.jpg

从一层的地台开始,空间逐层抬升,经由二层入口处的过渡露台,再一路延伸至屋顶的观景层,整个动线像是被山势轻轻托起,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游览体验。在行走与停驻之间逐渐舒展,带给游客松弛而自在的节奏感。
▽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游览体验©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1.jpg
vsszan2040452212015722.jpg

▽一路延伸至屋顶的观景层©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3.jpg

二层入口处的观景露台依山势而建,恰好嵌在山体与建筑之间。竹林环绕并穿插其间,枝干从露台的空隙中自然生长出来。这里既是由室内通向自然的过渡地带,也是游客停步小憩、感受山林气息的绝佳所在。
▽二层入口处的观景露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4.jpg

设计保留了建筑原始的屋顶,让青苔成为屋顶的主角,使建筑真正“生长”于环境之中。层层叠叠的青瓦不再仅是建筑的遮蔽,而是化为一幅生机盎然的立体画作——浓淡不一的青苔肆意生长,如同用时间的笔触绘就的墨韵,深浅交错,绒绒如毯。楼梯依着墙体与屋檐曲折盘旋,行走其上,节奏缓慢而从容。抵达屋顶时,视野在高处尽情舒展,远山叠峦尽收眼底。轻盈的伞面与天光呼应,在辽阔的山景之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诗意。
▽二楼包厢区©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5.jpg

二楼设置了包厢区为品茗体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慵懒闲适的棉麻沙发,端庄雅致的传统茶桌,既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性的追求,亦保留了东方茶事中的仪式感。精选的微型盆景与窗外宏大的自然景致形成微妙对话。
▽二楼包厢区©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6.jpg

包厢最大的馈赠,是那幅被窗棂框定的动态自然景象,推窗远眺灵岩寺的古朴飞檐在苍翠林冠间若隐若现,梵音清风仿佛触手可及。远处崖壁尽收眼底,微风拂起轻纱,茶香与风声交织,带来静谧而悠长的观赏体验。
▽露台采用透明玻璃护栏消隐于环境©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7.jpg

露台采用透明玻璃护栏消隐于环境。坐在这里,天柱峰与展旗峰尽收眼底,可纵览灵岩飞渡的表演全貌,沉浸于表演与自然景致之中。
▽露台采用透明玻璃护栏消隐于环境©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28.jpg
vsszan2040452212015729.jpg

在自然与时间中生长的屏霞轩形态宛如一座梯台式的观景平台,顺应山势层层叠进,如同大地雕刻出的艺术作品。
▽梯台式的观景平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0.jpg

这里既自由舒展,又在秩序之中保持节奏。随着四季更迭,植被逐渐攀附、环绕、渗入,最终让建筑与山林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由时间赋予的宁静与从容。
▽建筑与山林融为一体©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1.jpg


灵峰文创店:从被遗忘的凉亭到公共驿站山野之间的新聚场
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润而著称。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

▽雁荡山合掌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2.jpg

灵峰文创店位于灵峰景区的重要节点,可远眺观音洞、合掌峰。原本这里仅作为小卖部使用,游客多只是短暂停留购买饮品,空间缺乏活力,与周边景致的互动性非常有限。
▽改造前灵峰文创店©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3.jpg

▽改造后灵峰文创店©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4.jpg

设计以文创业态植入为主、基础配套完善为升级理念。希望通过延展原有场域,使自然元素渗透空间,激发游客与景观的互动,延长停留时间并提升场地体验价值。
▽使自然元素渗透空间©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5.jpg

通过玻璃盒子嵌入原有建筑,空间视觉向外扩展,将封闭的小角落彻底打开,内外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这里不再是单一的室内,而是一个更开放的会合点。
▽通过玻璃盒子嵌入原有建筑©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6.jpg
vsszan2040452212015737.jpg

抵达灵峰的游客,几乎都会在此停留,相遇、交流,空间从一个配套建筑转变成了新的目的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憩打卡的精致空间,更通过文创产品展示雁荡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原本树下空地被改造成一个圆形小剧场,随着边界的打开,场景也随之生长。以文创店为核心,游客的活动散落在大树下,溪水边,拱桥旁的转角处,甚至草坪与石路之间,处处自发形成自然的聚落。
▽空间从一个配套建筑转变成了新的目的地©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38.jpg
vsszan2040452212015739.jpg

屏霞轩茶室与灵峰文创店作为雁荡山游线中的关键节点,以“弱设计”与“微更新”为原则,让原本短暂的观光游览被延展为更细腻、更持久的体验。设计不以大规模介入改变山水格局,而是顺应场地特质,将建筑、景观与人群活动重新编织,使游客在停留的过程中与自然、文化发生更多关联。
▽在停留的过程中与自然、文化发生更多关联© 潘杰

vsszan2040452212015740.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1.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2.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3.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4.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5.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6.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7.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8.jpg
vsszan2040452212015749.gif


项目地点:温州雁荡山风景区
甲方团队:雁荡山风景区管委会
项目类型:景区商业
建筑面积:500㎡&80㎡
设计全案:慢珊瑚设计
完工时间:2025.06
项目短片及摄影:潘杰

Ai 分析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95qabc2025-9-23 17:19:17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yhgdesign2025-9-24 00:46:31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