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与适应
建筑在创作之初即期望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去融入环境,在对场地的基本风光热环境模拟基础上,通过空间节能的理念去塑造建筑的内外部形态,在不用的季节主动地,有选择的接纳或者屏蔽外部的自然能量,通过空间自我调蓄的能力,到达运行阶段降碳节能的目的。例如在过渡季,利用热压通风和诱导通风的原理,加强气流在室内的流动,实现适宜室内温度控制;针对目前图书馆内用光过度、眩光及光污染等问题,建筑布局将阅读区布置在建筑内部围绕月庭布置,同时外立面通过织物幕墙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光线的直射,形成非常适宜光环境。建筑通过主动式的设计策略及多项被动式的技术,实现了91%的节能率,也在2023年获得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