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花岗岩山丘——狮子山坐落在苏州城郊。它曾经被描绘在最早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1229年)上,永恒地守护着苏州城。在周边平缓的地形中,狮子山显得尤为突出,传说它回头遥望虎丘,守护着苏州人民。在其陡峭的山径上分布着“狮山十八景”的历史人文景观。许多年来,山脚下的游乐园与周围阻隔,小型湖泊过度人工化,山体被游乐场景点、缆车和广告牌遮挡……尽管承载了苏州人的童年回忆,但游乐场的搬迁,也让这片古老的自然人文风景能够再次回归公众。
▽狮子山变迁图1960年代©1960-2018年为公开卫星影像图,2024年 ©陈曦工作室
2016年,TLS赢得了狮山公园国际竞赛,旨在恢复狮子山风景的尊严,创建一个72公顷的新公园、新山水结构和开放的城市文化空间,以纪念这一天然地标。经过九年的努力,公园现已完工。
▽狮山公园鸟瞰效果图©TLS
公园构成“一山、一湖、一环”的整体结构。最初一步是扩展湖泊,使其尺度与山平衡,容纳狮山与天空的壮丽倒影,也让山水在生态多样性上互补。考虑苏州的梅雨季,公园收集山体与园内的地表径流,流经生态浅沟、梯田湿地、水上森林湿地,最终净化达到适合游人接触的水质。并以溢水道湿地连接外河,调控水位。新的滨水活动和水上娱乐项目取代了游乐园,形成自然中的休闲和社交场所。
▽狮山公园建成鸟瞰©陈曦工作室
▽雨水收集与净水系统©TLS
▽主环路环抱山水©陈曦工作室
▽阶梯净水湿地©陈曦工作室
一条2.2公里长的宏伟主环路,环抱着山与水。其设计思考,来源于明代仇英的苏州版《清明上河图》与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狮子山出现在这幅长卷的中央)。画中苏州城的市井生活,与园林和城郊的山林和谐地融为一体。我们想象在未来,这种平衡的生活再次环绕着狮子山,正像苏舜钦“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所言。主环路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将日常生活、公共文化建筑、与永恒的山水和历史人文记忆连接为整体。
▽卷轴环路理念©TLS
▽总平面图©TLS
▽公园总体航拍©陈曦工作室
主环路的花岗岩铺装呼应着狮子山的花岗岩山体,以及苏州著名的金山石,它们和榉树阵列一起,形成一个稳固而简洁的整体。在山西侧,主环路通过桥梁,穿越巨大的岩石豁口,从城市文化转变为山林气氛,并提供更多跑步道空间。
▽主环路©陈曦工作室
▽溢水道湿地与水森林©陈曦工作室
我们最初在公园内策划了一系列文化建筑,由主环路相连。最终它们扩展为三大文化建筑,组成一个综合的公园文化区:包括GMP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西馆,SANAA设计的狮山大剧院,Perkins and Will设计的苏州科技馆。由地下空间系统将其连接。
▽东广场绿岛连接三大公共文化建筑©陈曦工作室
人们可通过地下层的地铁站到达公园,地铁出口就像走进一片峡谷,可遥望山脉的壮丽景色。游人沿着喷泉溪流,或穿越“峡谷花园”的狭窄嵌道,向上步行,来到主环路和开阔的湖边。一路上,跳跃的互动喷泉吸引人们亲水、玩水。
▽地下层地铁出口到达峡谷花园©陈曦工作室
▽峡谷花园互动水景©陈曦工作室
▽峡谷花园嵌道©陈曦工作室
▽峡谷花园嵌道©陈曦工作室
在东广场和峡谷花园中,设置了多处舞台空间,以狮子山和大剧院为背景,容纳了热闹的公共文化生活,使得公园东侧成为真正的公园文化区。
▽峡谷公园舞台©陈曦工作室
▽剧院旁舞台©陈曦工作室
在湖中,“络雨亭”设有环绕式的数控雨帘,形成一处漂浮的水中舞台。亭的顶内藏有投影装置,可向水帘投射狮山与苏州文化的光影艺术,在水天一色中展现江南烟雨主题。
▽络雨亭©陈曦工作室
▽络雨亭远景, Raing pavilion ©陈曦工作室
▽络雨亭与水中栈道, Raing pavilion and trestles ©陈曦工作室
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前©TLS
▽苏州博物馆西馆景观©陈曦工作室
▽绿岛中的评弹剧场、枫树林荫道、棋乐树林与儿童活动区©陈曦工作室
▽岩石花园采用当地金山石置石©陈曦工作室
▽水森林树屋©陈曦工作室
山麓的森林得到严格保护,登山路上的“灯笼标识器”标记了“狮山十八景”的历史文化记忆。观景平台向西眺望太湖边的群山,向东遥望虎丘与苏州古城,“灯笼标识器”在此讲述山林与城市间发生的故事,包括恢复著名的传说:“狮子回头望虎丘”的眺望点;山路上的一座诗人小剧场,纪念白居易和其他诗人登狮山所写的诗句。以及老照片标识器,对比山上曾经的古迹风景与今天的景象等。
▽山顶与“望虎丘台”©陈曦工作室
▽纪念白居易的诗人小剧场, Poets’ small theater in memory of Bai Juyi ©陈曦工作室
在山的西面©TLS
▽竹林迷宫©陈曦工作室
▽西侧公园跑步道连接“绣球山”©陈曦工作室
▽西侧公园跑步道©陈曦工作室
▽山林架空步道©陈曦工作室
建设中的音乐项目,构成了公园里重要的艺术品。中国作曲家韩宜芳的一段有苏州风格的冥想音乐,将回响在步道旁的一个“音乐亭”内。在湖边的一处“音乐平台”上,未来人们还将听到一首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音乐作品,它混合了旧游乐园的各种声音的录音,以及琵琶、和苏州传统乐器的演奏。这部作品由克罗诺斯四重奏与著名琵琶演奏家吴蛮合作完成,代表着公园融合现代与历史、让城市为山水庆贺的期许。我们希望狮子山将因此感到宁静和愉悦,和平地保护着现代苏州。
▽湖滨音乐台©陈曦工作室
▽狮子山回望苏州城市轴线、古城与新区©陈曦工作室
项目名称:狮山公园
项目类型:景观,公园
设计方:TLS景观设计事务所
公司网站:https://tlslandarch.com/
联系邮箱:marketing@tlslandarch.com
项目设计:2015年-2024年
完成年份:2024年
设计团队:主创设计师:Tom Leader
项目经理:郑幻,范炜
竞赛与概念设计团队:陈巍,Pablo Alfaro,Mario Accordino,仲歆,苏航, 陈逸珊,Robert Cabral,张文沫
方案深化与扩初团队:于洋,叶舒萍,Kathryn Drinkhouse, 黄大卫,余兆威,Kushal Lachhwani,郑司,孙辰,邢晓晔,俎菀芃,李倩宇,陈嘉雯,鲍艾艾,魏颖,邢梦瑶,史夏瑶,李春瑾,Ivan Valin,Thor Anderson,Scott Getz
项目地址:中国苏州
建筑面积:72公顷
摄影版权:陈曦工作室,TLS景观设计事务所
合作方:施工图设计:苏州筑园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景观建筑方案:Kuth Ranieri Architects,水景实施设计:Crazy water
客户: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苏州狮山广场发展有限公司
材料:石材,木材,金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