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手记
沉睡的“身体”,会在新的驱动下逐渐苏醒,并呈现不同维度的记忆交织。下浩,历史悠久,见证了码头文化、开埠文化、袍哥文化,并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当下浩里这条老街开始“改革更新”,那些关于城市的过去的影像好像又重新被拉开帷幕。
在百年风雨变化中,有物空间设计带来了【半山民宿】,这座落于董家桥21号的百年建筑,青瓦屋面、青砖砌墙、拱形门窗,展示的不仅是早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缩影,还诉说着岁月舞台的沧海桑田以及对“明天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就像设计师所言——“新旧融合并非简单的视觉拼贴,而是一种关于时间维度的对话;让空间成为可阅读的时间容器,让人物在不同时空重叠,继续让建筑生长”。
在爬坡上坎之外,这一次,不再是匆匆一瞥,而是真正地走进去,住下来,让我们的身体与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建筑身体”相互感知,在入眠与睁眼间,在光影与声音中,循着肌理痕迹再次刻画时代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