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手记
沉睡的“身体”,会在新的驱动下逐渐苏醒,并呈现不同维度的记忆交织。下浩,历史悠久,见证了码头文化、开埠文化、袍哥文化,并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当下浩里这条老街开始“改革更新”,那些关于城市的过去的影像好像又重新被拉开帷幕。
在百年风雨变化中,有物空间设计带来了【半山民宿】,这座落于董家桥21号的百年建筑,青瓦屋面、青砖砌墙、拱形门窗,展示的不仅是早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缩影,还诉说着岁月舞台的沧海桑田以及对“明天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就像设计师所言——“新旧融合并非简单的视觉拼贴,而是一种关于时间维度的对话;让空间成为可阅读的时间容器,让人物在不同时空重叠,继续让建筑生长”。
在爬坡上坎之外,这一次,不再是匆匆一瞥,而是真正地走进去,住下来,让我们的身体与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建筑身体”相互感知,在入眠与睁眼间,在光影与声音中,循着肌理痕迹再次刻画时代印象。
01 百年之外的思考
原建筑是永兴洋行高级职员的住所和活动会所,在尊重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设计适当保留了原有的洋房元素,并输入当代符号去呈现时空对撞后的【和谐】与【深入其中的场景感】。于是,当我们踏入之时,这栋两楼一底一院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便随之强烈入眼,从外观结构上为观者铺上一条继续往里走的路。
修复、翻新、维护,不仅仅是对建筑本身的尊重,亦是设计者为“旧物”与“新人”首次关照对话的直接呈现——让观者在新的时间置入旧的纹理,在门窗、拱洞等视觉窗口上去想象过去的生活面貌;同时,经由实际的反馈去窥察空间与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空间的各种功能。
滑动看更多 | 商业空间的底层逻辑依旧是成功运营,设计语言、施工装饰、运营方向、消费反馈等,都会带来影响。目前一层空间是面向所有游客开放的咖啡空间,在运营中发现问题然后调整,后期将会增加简餐。而随之而来的空间布置将会一应调整,我们也同样期待再次改造后的一楼空间。
由住所(洋行高级人员的住所和活动会所)到当代“民宿”业态,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感知”的延续?从小院到一层室内,外在的声音变得模糊,浓郁的绿和深木共同组成画布的底色,金与花纹流荡之中,勾勒出开埠时期的繁华热闹;角落里的旗袍、书籍等,又传来只属于那个时空的韵味及回音。
在流转悠扬的回音里,场景无限变化,过去与现在重叠——耳畔拂过盈盈歌声,送报的与送外卖的反向穿梭——一个戏剧化的舞台被设计师放在此处,构建多维度的空间体验。向上走,踩在老木楼梯上,它发出“吱吱”的声响,颇陡的弧度与扶手的温度也贴合着每个步伐的情绪。一盏灯泡形状的吊灯挂在高高的木梁上,每一根延伸出来的灯丝上是闪着光的蜡烛;由远及近,向上仰望的人与向下俯视的人在此刻都变成了我们自己,“吱吱”的声响不停,穿越百年的对话也不会停止。
原有的楼梯状态不错,设计在看不见的位置做了钢结构加固处理,解决了视觉上的统一,也加深了时代感。考虑到入住后的实际问题,后期会在楼梯内侧加上极简的金属栏杆做防护与保护,同时材质上也有新旧的对比与融合。
02 回声叩响,长盛“9”安
每层阶梯都将带人进入一个“私密空间”。精致优雅,和谐对撞,深邃时光,静谧无声......在下浩里本身“繁复”的结构里,是什么让“民宿”业态从中生长?又是什么让人们愿意拎箱背包住进【半山民宿】呢?也许是文旅效应,也许是历史留存的共鸣,也许是设计语言唤醒的生命力,无论什么,都让我们有了一个看见它、感知它、灌溉它的机会。面对本身结构有局限的建筑,设计师的挑战是如何让每个房间在现有条件里呈现出不同的氛围体验。
套房一
套房二
半山一共九个房间,而每个房型均为“面积不小”的带有露台的套房。设计师在客房空间融入家居化的设计,构建一个有温度且令人放松与安心的场所,无论是个人行,亦或家人、朋友、情侣出游,都能在这个历史感浓厚的空间里“沉睡身体”,或坐或站或躺,街道与江岸,你可以聆听所有声音,也可以沉浸自我。
白与木是所有客房的基调,如果木头代表过去的延续,那么白色即是当下的正发生以及即将到来的丰富的未知。二者交汇在此,其余的装饰元素看似未变,实则又趣味丛生——金色喇叭、淡绿帘子、灯具、画作、实木百叶屏风、磨砂玻璃、植物盆栽等——历史痕迹与现代笔画交映生长,就像窗台外的爬山虎,处处是生活的镜像。而位于4楼的【绝代 | 芳华】两间阁楼房,又引人进入更深的岁月对话。
套房三
阁楼房,建筑中顶层位置,有着“高处望远”的视野,底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络绎不绝的人声与水声。设计师根据之前建筑的一些老照片恢复出属于它的两个小露台,坐在这里,喧嚣之中又之外,徜徉于珍贵的时间。
每当室外传来“嘎吱”响,便知晓有人经过,上下跑动的影像偶尔也变成亲友互打招呼、顽童打闹跳跃的画面;经过修复的木结构天花,条石墙壁上的斑驳印记,露台外还脱落的墙皮......每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个互动的变化,也在记录着新的时代传奇。
1F 2F 3F 4F平面图
- 项目名称 | 半山民宿
- 项目地点 | 重庆 下浩里
- 设计公司 | 有物空间设计
- 设计团队 | 阙桂平 黄磊 皮宏林
- 项目面积 | 770.0㎡
- 完工时间 | 2024.09
- 项目摄影 | 代忠海
阙桂平 & 黄磊
有物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有物空间设计
有物空间设计,设立于重庆,一个以设计为导向的专业精准化团队,专注于商业空间设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营,品牌,体验,空间与艺术思维架构。
我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不断去发现空间独特的场所感与幸福感,让一切变得生动起来;我们同时也是倾听者,倾听来自人、空间、环境的声音,通过创造和谐的关系,去找到持久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