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滩旅游度假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坐落在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内。该区域东接南淝河,南眺巢湖,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水域环境资源。
▽项目视频© 南西空间摄影
我们有幸为磨滩景区打造三个重要景观节点,设计包含景区入口界面的精神堡垒区域、景区内的观光小火车站点与游船码头交通枢纽区域等。意在通过它们将项目内的几个重要区块功能有效串联,同时承担起优化交通动线,提升公共空间服务功能的责任。
▽总体平面关系图© 美拓设计
01名为“玉兰三兴”的精神堡垒
“玉兰三兴”作为象征景区形象的精神堡垒,位于景区西南转角区域,与市政道路交汇处的转角绿地相结合,承担着展示磨滩最初印象的关键角色。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吸引人们探索的窗口空间,具备到达、引导及停留等必要功能。
▽区域平面图© 美拓设计
▽场景概念图© 美拓设计
▽象征着磨滩的活力与美好© 南西空间摄影
我们通过打造一个生长于场地中可参与的口袋花园空间,从而衔接周边的城市通廊,打破只是标志性构筑物的传统精神堡垒的单一性。从远景,中景,近景不同的空间维度展示磨滩整体形象。
▽“玉兰三兴”© 南西空间摄影
雕塑的命名为 “玉兰三兴”,汲取意于自然,以合肥市花广玉兰为蓝本,三朵错落盛开的花朵分别象征磨滩的人文精神、自然环境与经济产业这三大支柱。此外,它也承载了对磨滩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美好愿景。
▽清晨© 南西空间摄影
利用本土植物营造景观,“三朵玉兰花”生长其中,同场地融为一体。衔接城市绿道的小径与提供休憩停留的平台,将人群由城市空间引入自然空间,形成磨滩特有的开篇记忆。
▽夜幕之下的 “玉兰三兴”© 磨滩旅游度假区
02多重的交通体验
观光小火车和水上游船构成了磨滩交通网络的核心要素。游客在不同的动线场景中游逛,他们既是观光者,更是画中人。
▽小火车及游船交通动线图© 美拓设计
▽观光小火车© 南西空间摄影
▽游船与码头© 南西空间摄影
03宿集花园与小火车站
宿集花园作为民宿组团的外拓空间,我们需要更多的考虑不同人群对花园空间的使用需求。
▽宿集花园与小火车站区域© 美拓设计
▽场景概念图© 美拓设计
▽独属于秋的烂漫从这里展开© 南西空间摄影
▽与周边场地的鸟瞰© 南西空间摄影
▽小火车站台紧邻花园活动区域© 南西空间摄影
▽向内造景© 南西空间摄影
如果让孩子来参与设计,这会是场游戏,会是个可以自由奔跑的乐园。这里即可满足大人们放松身心的需求,同时为户外社交和举办派对等多样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花园内,在解决基本动线布局上,将游园路线转换为轻柔的灵动小径,连接不同尺度的功能场地,确保孩子们在花园中体验到安全与自由。
▽游历在花丛中© 南西空间摄影
▽寻找野趣与童真© 南西空间摄影
在小火车站的构筑设计中融入了自然艺术的形态,透过杉树林间,一抹轻盈的白色构筑悄然显现,不仅满足了小火车停靠的功能需求,还将其打造成为具有雕塑感的景观长廊。长达35米的曲面顶棚仿佛被微风轻柔地抚摸,轻轻掀起一角,让美丽的景色得以展露。
▽小火车站构筑概念图© 美拓设计
▽让小火车站承载的不再只是候车的功能© 南西空间摄影
▽缓缓驶入月台的小火车© 南西空间摄影
▽晨雾中的秋色© 南西空间摄影
04北游船码头及交通枢纽
北游船码头区域与小火车磨滩大街站紧邻规划中的商业区域板块。在探查了现场环境后,我们发现这里未来将作为多组交通汇聚的枢纽(商业动线,游船码头,小火车线路等),人流通行压力巨大。
▽场地原貌© 美拓设计
因此,我们必须将游客的有效引导与疏导作为设计核心。再结合游客和景区运营使用需求的必要设施,如码头停泊的游船,搭乘游船所需的售票服务处及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这些都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置且在场地内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日益增长的游客活动。
▽城市边缘的恬静© 南西空间摄影
叠加原有的场地与新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思考如何将新事物与已经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事物相结合,创造出既和谐又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风貌。设计既要融入环境又要具有空间辨识度,结合生态、现代、艺术、互动,形成复合多元的空间。
▽北游船码头及交通枢纽区域© 美拓设计
▽场景概念图© 美拓设计
在现存的动线系统上寻求场地的创新,可将数千米体验感单一的水杉林引入新的空间,使其成为焦点,并实现动线的汇聚与分流。作为对未来周边场地更新的前瞻性思考,我们希望保持整体风格的适度克制,避免设计追求形式上的过度浮夸。通过对美学的思考和落地的经验,挖掘场地鲜为人知的魅力,让自然的美景更为突出。
▽共融与新生© 南西空间摄影
▽自然在彼此间渗透© 南西空间摄影
北码头接待处与小火车站台两座白色的景观构筑像是躲在林后互相打量着。我们通过流畅的曲线和适度的立面及顶面透空留白,自然的绿色得以在构筑的内外自由流动,营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场地。
▽场地中的景观构筑© 美拓设计
▽场地原貌© 美拓设计
磨滩大街站作为观光小火车轨道与景区内部车道的交汇点,构成了一个双重交通并置的空间。它紧邻临街的商业建筑,空间相对狭窄。在设计中,如何妥善解决构筑物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点。
▽磨滩大街站构筑分析© 美拓设计
我们以通透和漂浮作为贯穿构筑的设计思路,以轻盈流动的的姿态呼应着周边环境中的水与风。构筑主体以两片曲面叶片的形态相互包裹、卷曲而成。
▽构筑在场地内的空间关系© 南西空间摄影
▽景观构筑一角© 南西空间摄影
曲线在交错中框景出远处的自然场景,从而缓解了新构筑对于临街建筑和行人带来的压迫感,强化了透气感。虽然新构筑与周遭建筑形成了反差,但却又依然保持着整体场地独有的内在联系。
▽对于等候小火车的人来说© 南西空间摄影
▽乘坐小火车的旅程© 南西空间摄影
北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掩映于树影之下,白色的墙体与顶棚构成的一体式的景观构筑,将公共厕所与景区运营服务的实体空间藏于构筑的墙体之后。意图是让林木的纵向生长与构筑物的横向空间延伸形成了一个相互延续的整体。
▽北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构筑分析© 美拓设计
▽码头构筑以低调的姿态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南西空间摄影
利用现代的景观语言,丰富场地的层次与体验,增加生态价值,增强对外的吸引力焕发新的生机与美感。
▽夕阳下的游船码头© 南西空间摄影
▽孩子们乐于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度过时光© 南西空间摄影
▽白墙上的树影摇曳© 南西空间摄影
▽具备导向性的通廊式空间© 南西空间摄影
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手法作为设计的语言,用现代的视角来回应纯粹的乡野。
▽享受在自然里的都市人© 南西空间摄影
▽拔草钓鱼的孩子们© 南西空间摄影
▽无需刻意规划的营地© 南西空间摄影
通过景区高效的运营,也为商业活动、艺术体验等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而巧妙的场地高差设计,环抱核心,使空间更为立体多维。
▽场地鸟瞰© 南西空间摄影
▽夜幕中的林下平台© 南西空间摄影
▽活泼的线型将场地和构筑一同编织© 南西空间摄影
结语:有些设计以精致的细节来打动人心,而另一些设计以柔和来触动情感。我们希望所设计的场景,都不应仅解决最为基本的功能问题。我们追求通过设计给环境带来附加的美好,譬如去码头乘船沿路收获了美景…正因为这些简单轻松的公共性的环境,则更像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那一部分。方案设计可作为场地的使用说明导则,但只可称得上为其一的方式,更多的该让人的行为来填充设计上的留白,而非用设计手段填充至满,让人找到最舒适的方式脱离出原有的条条框框,感受一种不经意的松弛感。
▽码头交通枢纽构筑© 美拓设计
▽磨滩大街站台构筑© 美拓设计
▽宿集站台构筑© 美拓设计
项目名称:磨滩旅游度假区
景观面积:21600.0㎡
设计时间:2023.04
建成时间:2024.05
项目地点:安徽 · 合肥
业主:合肥市包河区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美拓设计
绿化设计团队: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单位:安徽四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淄博奥景园艺有限公司联合体;安徽中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雕塑施工单位:广德润和建设有限公司
摄影:南西空间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