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时光」
青山樽距青山江滩不足百米,居高而俯,所见即画,所见即景,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自然场景,更是“心远地自偏”的都市生活之道,以自然草木的葱郁、江水的烟波浩渺点衬室内空间,用艺术手法弥补钢筋水泥城市的野生之态。
开放式的布局、随性流动的光影、行云流水的圆弧线条,在一体化轮廓之内,消弭了空间的边界感,定格下舒畅喜悦的多元化居住场景。人,空间融合为一体,渐次勾起了人们对家的期待、对自然的向往。
于时间的苍野里,家捕获了时间,也捕获了光的游弋。面朝青山江滩公园坐拥风和日丽下的自然风光,从“客厅-餐厅-厨房”迎接日光的洗礼,让家活跃在光影的清辉中。
视频效果
思维的墙
▼NO.O1
The wall of thinking
270㎡大平层的原户型结构杂乱,多散承重结构将空间细碎切割。重新规划空间结构后,拆掉了“思维的墙”,将空间划分扩大活动空间,动静分区合理,包裹散落的承重结构,由此复杂的梁、柱、墙等元素得到统一。室内依青山江景而设,空间改造将朝向青山江滩的自然风光分给了“客餐厨”空间,形成厅堂阔亮纵向延伸的视觉效果,配合光影变化更加通透、流动。
入门位置设置长过道,成为衔接家居空间交通要道,同时承载入户后的大量储物功能。门厅移门划分空间,形成空间开合之间的互动,归家的第一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