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98艺术区年复一年向东发展的时候,酒仙桥科技园也在按部就班向西推进。直到一天,他们在彼此之间的最后一块用地上相遇,于是艺术、人文、科技、绿色有了一次正面交融的机会。设计没有附和任何一方的建筑形式,而是从时空织补和融合的思路,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办公建筑。
▽从798艺术区东望科技总部© 魏刚
▽798油罐广场与网易科技总部的曲线和直线© 魏刚
艺术区边的城市更新
798艺术区东侧破旧不堪的菜市场成为危房,根据北京2035总体规划,原有建筑需要拆除成为城市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因此产生了这块稀缺的新建筑用地。而它的使用性质不可避免地突出了景观绿化、人民服务、艺术创新这三个基因。
▽从798空中廊道一览网易科技总部天际线© 魏刚
▽798工业广场遥望网易科技总部© 魏刚
▽从798高炉之上北望网易科技总部© 魏刚
▽网易科技总部与工业园区的对话© 魏刚
生态友好的近地空间
建筑用地十分狭长,为了避免在南北绵延三百余米的绿化用地中采用“围墙感”的板式建筑,艺术园区中的四栋塔楼交错布置,使视线、景观、阳光、空气互不打扰,与环境充分融合的艺术中心和餐厅穿插其间,并通过南北曲折的林荫步道彼此相连。
▽从艺术中心看网易科技总部梧桐大道© 魏刚
▽网易科技总部充满绿意的近地空间© 魏刚
所有的建筑首层空间通透、视线连续,下沉庭园和绿化坡地丰富了建筑与自然关系。在展览季,艺术中心、办公大堂、餐厅以及广场都可以成为绝佳的展示场所。
▽奥迪中国总部与网易科技总部© 魏刚
▽德国辛德勒餐厅与网易科技总部© 魏刚
轻盈流畅的建筑形象
建筑造型饱满圆润,为X²+Y²=1函数的平面,楼层转角部位采用不对称的缩进处理,使建筑的形体轮廓轻盈优雅。建筑幕墙采用白色退晕的釉面玻璃处理,增添了建筑的自然维度和抽象性。我们希望可以带给观者一组能够代表当代审美和工艺的新建筑群体,它应该是轻盈的、通透的、优雅的、流畅的。
▽从高铁上望见朝阳中的网易科技总部© 魏刚
▽网易科技总部自由流转的曲面空间© 魏刚
健康优雅的办公空间
位于A区的四栋办公建筑均已荣获LEED金级认证,展现了国际一流的绿色节能水准。每栋办公塔楼高度60米,其平面通过核心筒偏置,中部让给通高的共享中庭,使大楼获得了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愉悦的公共区,人们日常所有的交往路径均沐浴在阳光中。
▽轻盈优雅的办公门厅© 魏刚
▽网易科技总部与自然融合的首层大堂© 韩金波
开放共享的未来模式
本园区采用了一种以艺术文化、自然景观、开放共享的理念,共同滋养工作环境的新办公模式,促进人们的多维度交往。如今没有人希望困在一个固化的工作空间里,人们去办公室时总是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需要以这种思维来构造办公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互动场所和不断转换使用功能的共享空间。
▽开放共享的办公中庭© 魏刚
这个办公场景应该是绿色健康和智慧友好的,促进不同员工舒适灵活的组合工作和积极轻松的展开会议;这个办公场景也应该是充满启发性的,有人文关怀和艺术灵感,永远有美味的餐饮和咖啡值得期待。
▽网易科技总部活跃舒适的办公层© 韩金波
艺术中心对话艺术园区
▽景观中的网易科技总部艺术中心© 魏刚
▽艺术中心与798艺术区比邻而居© 魏刚
时至今日,以架上绘画为代表的经典艺术开始黯然失色,当代艺术、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的成熟又一次历史性的解放了生产力和想象力。我们正是秉承这种当代艺术美学中的极致理念,在十分困难的限额设计框架下,寻找适合当代的、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设计要素,赋予建筑以魂。
▽明亮的艺术中心前厅© 魏刚
▽静谧的阶梯展厅通往下沉空间© 魏刚
▽逐渐升起的艺术中心展厅© 魏刚
▽城市区域位置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城市景观中的网易科技总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平面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首层平面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办公平面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园区南北向立面与剖面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办公建筑幕墙细部大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798艺术区网易总部
项目地点:北京市 朝阳区 酒仙桥
设计团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设计师:马 泷
建筑设计:马 泷、马 悦、王 伟、赵雯雯、孙 晟、王鲁丽
结构设计:吴中群、齐 薇、王 旭
机电设计:王鲁鹏、何一达
室内设计:张晋、邹乐
景观设计:刘辉、房邡
设计时间:2016-2018
建造时间:2018-2022
建筑面积:146,850平方米
绿色认证:LEED金级
委托机构:星泰泓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