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HER西湖咖啡厅 | 浮格建筑 | 2024 | 中国浙江
vsszan191565191643291.png


历史,是过往的日常,当面对历史感建筑时,设计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新旧之间的链接,更多关乎时间的印记——人与时间的关系,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未来的延续和各种变化。
一栋建筑,也许“老旧”的纹理足够直接地反映岁月痕迹,也很容易引起不同人群的共鸣。它矗立在此处,从无到有,从新到旧再翻新,亦是时光故事的见证者。但当时间与人群不断向前行走时,当他们再次经过或回望此处,又希冀获得什么样的感知呢?
FROMHER西湖咖啡厅,便是F.O.G.对于拥有近百年历史建筑的再次更新的尝试和呈现。基于建筑本身的历史以及地处西湖的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设计师综合考虑了历史文化、生活日常、建筑与使用者多样性的各种关系,从布局方式和材料运用上重塑一个“合适的空间”,给予人与建筑新感知的同时,也回应了遥远而并行的深厚的文化意向。

vsszan191565191643292.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png


历史 | 文化意向
History | Cultural Intent

vsszan191565191643295.png


“半边山水半边城”,西湖码头自古便是杭州的市中心;西湖更是频繁出现在诗词歌赋和文艺故事中。从时间上来说,西湖拥有不同模样;对人们来说,它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建筑本身是建于1936年的石函精舍,背靠绿茵,半跨于西湖之上。原是私人别墅,改造前身是星巴克,而新的咖啡空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生长出,带着旧时光的影子。

vsszan191565191643296.png
vsszan191565191643297.png
vsszan191565191643298.png


“我们同样好奇那个年代的杭州与世界,发生了些什么?我们希望去保留某些无形却具有重要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是表面的符号化,但它确实加深着人与人、人与空间、空间与环境的联系。于是,我们把自己放到场地中,放到空间历史里,而后决定保留和复用旧建筑的样式,例如原有木结构屋顶、外立面、门窗状态等。”

vsszan191565191643299.png


设计中使用了原有栏杆的结构
纹样由两片西湖水纹组成
中间有三潭映月的形象
上下则是波纹的图案

vsszan1915651916432910.png
vsszan1915651916432911.png


旧 | 自然发生
Old | Naturally Occurring

vsszan1915651916432912.png


建筑外立面,设计更多保留建筑本身应有的形式和特点,希望记忆中的模样依旧可以在此中寻到。如何引入新的状态?则以自然运转的风景为画。设计将原本有所遮挡的窗户进行拓宽开放,维修窗框并进行细节勾边,让室外的动态之景与室内对撞相融。同时调整入口,动线更方便,更吸引环西湖人群。

vsszan1915651916432913.png
vsszan1915651916432914.png
vsszan1915651916432915.png


室内,设计的关注点有二:一是如何将自然景色尤其是西湖搬到空间内;一是空间使用者与空间的关系。项目上运用“旧”设计手法,类似用花纹,砖面去分割不同的区域;通过家具摆放的形式,肢体形态与场景的关系,去分割不同的空间。
以有意识的、重复符号化的、光线的表达去丰富室内景致的层次感。当我们进入室内,光投射其中,斑驳树影,影影绰绰于行动轨迹上;眼看墙砖,花纹仿佛在流动,如层层细小的浪花,缓慢拨动心弦。

vsszan1915651916432916.png
vsszan1915651916432917.png
vsszan1915651916432918.png


一层作为食物销售区,用非常明确的布局将咖啡区和甜品区各置一侧,仿如刚刚泛舟之上,掀开其中一角。而后踏上“漂浮婉转”的楼梯,随着光影勾勒的重重山水,清波荡漾,试图窥探更多美丽的景色。

vsszan1915651916432919.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0.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1.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2.png


西湖景色与空间使用者都是多元化的。设计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研,包括对西湖状态的观察和对混合形式和手法的探索,即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来相互交融和呼应。给予人们完全不同的体验,从历史之中跨入,掀动时间的指针,输入新的印记。
泛舟见山水,亦见我与他人。设计师观察在西湖边的“众生坐相”:对坐,侧坐,围桌而坐,面窗独坐,背湖而坐......当我们踏入二层,便能在空间布局里感受设计师的“新意”——在变化中塑造更生活化的舒适的空间氛围,在其中遵循本能的习惯,享受当下的惬意。

vsszan1915651916432923.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4.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5.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6.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7.png
vsszan1915651916432928.png


水 | 情感表达
Water | Emotional Expression

vsszan1915651916432929.png


西湖,于自己是水流,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本身存在;于本地人是日常休憩之所;于游客是心驰神往的景点......更是被寄托情感的意象和来源。
“西湖的水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及其给予人的感知是多变的丰富的。白天的它,有时像荧光,有时如水银般闪耀;风起时,湖面随之翻起小浪花;凌晨三四点,湖水碧绿,微光洒在水面上,呈现出油亮的微光。我们感叹大自然,感叹西湖这一个富有多重解读性、能够承载多种情感的水体。”
设计希望让大自然来到空间里,和人互动对话。哪怕静默无言,也能产生内心深处的涟漪。

vsszan1915651916432930.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1.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2.png


不同时间的反射状态
在三面环窗环景的中心,设置了一张长桌,旨在通过材质和光的作用去模拟西湖水在不同时间段的呈现。人们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视觉震撼,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剩下的是什么?或许是把酒言欢,对饮而谈;或许是立于舟头靠于舟尾,自成一画。
这里是阳光更充足的地方,设计利用阳光通过水晶面板折射和反射,将水波纹的光线投射到空间中,营造出波光粼粼的效果。从侧面看,水晶面板的反光与西湖的水面连成一体,从而模糊了桌子、湖面、船、人及西湖背景的界限。

vsszan1915651916432933.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4.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5.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6.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7.png


旁边,是咖啡师的工作台。在这里,使用者和设计者成为了咖啡师,在变换的景色和人群中,他们又将展开何种想象,又会在味觉层面上创造出怎样的西湖特色?
消费者行走在没有特意隔断的空间内,就是继续行走于敞开的环西湖线,提升互动体验,不由感叹一句“动静之间,淡妆浓抹,皆相宜”。

vsszan1915651916432938.png
vsszan1915651916432939.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0.png


体现“水”的材质还出现在经过后期手工涂抹的莱姆石墙面,压花玻璃,银箔屏风,雕花栏杆等,让整个空间都充满律动和节奏。“水体”在抽象与具象中交织完成,成为可被感知的可被共鸣的情绪个体。

vsszan1915651916432941.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2.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3.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4.png


细节 | 线条
Details | Line

vsszan1915651916432945.png


“每个人对空间的想象是不同的,我们相信建筑和文物是有生命的,现在的阶段只是它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于是项目中可以看见一些老旧或老套的设计点,但情怀记忆的链接需要如此;当下空间的状态,当下场地环境以及与人的关系,都需要如此,这对于当下空间的生命力彰显是适合的。

vsszan1915651916432946.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7.png
vsszan1915651916432948.png


采用更具生活化的空间逻辑,重现了原建筑作为别墅时的使用感受;即使在商业空间内,也能感受到一种【自由开放】的气息。咖啡空间本身就是具有包容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如何以平衡原始状态和崭新姿态,提供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设计师落于细节,洗旧的石头充斥着海浪拍打的味道,极简的线条让空间结构更立体,而适当的弧线则带来温柔感。

vsszan1915651916432949.png
vsszan1915651916432950.png
vsszan1915651916432951.png
vsszan1915651916432952.png


本案力求创造一种冲突感,以表达对这座建筑丰富历史的感受。通过材料的反射和视角的构成,将湖光山色引入建筑内部;利用光线、线条和装饰元素,反复表达和描绘西湖美景。正如时间流转,西湖山水依旧如常,波光粼粼之下,又将泛滥起多少过往?

vsszan1915651916432953.png

↑ 1F平面图


↓ 2F平面图

vsszan1915651916432954.png



项目名称 | FROMHER西湖咖啡厅
项目地点 | 浙江 杭州
项目面积 | 260㎡
设计单位 | F.O.G.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 | 雷荣华、邹德静、熊爱杰、谢嶷、李诗楠、詹迪、郑宇
结构设计 | 卷口构造-陶辛
灯光顾问 | 立本社-张旭
施工图深化︱深圳市瀚中深化设计


vsszan1915651916432956.png

雷荣华

F.O.G.建筑事务所 合伙人


F.O.G.建筑事务所
F.O.G.建筑事务所于2018年成⽴于英国伦敦,现已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设计师团队,在伦敦、上海、重庆三处均设有工作室。事务所项目曾发表于Wallpaper, Dezeen, Designboom, Frame, ArchDaily, 安邸,家居廊,理想家,谷德等国内外知名媒体与期刊。
F.O.G. 关注空间背后的运作逻辑,致力于将每⼀次实践都视作探索事物本质的机会。在⻜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F.O.G. 试图去寻找空间所赋予人的潜在而不可名状的稳定感。通过不断审视材料、光线、地形、功用以及文脉所带来的感官体验,F.O.G. 希望能以⼀种结构化的⽅式将“体验“与”感觉“加以固化,直至形式与空间逐渐显现。

设计师介绍

雷荣华毕业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曾参与过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项目。长期与Sir Peter Cook合作,在此期间多次入围并赢得了多项国际竞赛,相关作品展出在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他专注研究特殊公共空间的构成,并长期受邀参与建筑联盟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剑桥大学的教学工作。



  • 转自:走鹊
  • 图片©走鹊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syhgdesign2024-11-21 00:47:00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阿茂_design2024-11-21 08:30:0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