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去年的这个时候(2023),有客户委托我们做一个家居店面的设计。
说实话,我们和客户没谈妥,于是我们放弃了这个项目,反而在思考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展开的一些问题倒是非常有趣,值得探索。
比如:
如果我们不想用考古的方式做中式,我们想做当代中国人的中式,那么有当下时代性的中式该怎么做?这种中式又是基于什么?
我们甚至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假如,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大明实现了现代化,皇帝变成了立宪的虚君,我们的文明,早早的摆脱了西方压力,皇族还住在故宫里,那皇帝还会用对屁股不友好的硬木家具吗?皇家会拒绝现代化生活吗?那么中国的精英阶层,以及民众的主流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和连接,会是现在这种样子吗?
那么我们思想实验中的中国和我们这个宇宙的日本,又有何不同?
再比如,打开抖音就会刷到什么《日本人的3个审美意识》,你还会刷到《宋代美学领先世界一千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领先世界一千年的审美意识是什么?是留白啦,极简啦,这些放诸四海皆准的大词吗?还是另有蹊径,别有法门?
那么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来自于什么?
再比如,说一千道一万,美学的载体最终还是物,我们的文化中也总是说:接人待物,致知格物,物尽其用,厚德载物,我们中国人和物之间又有着怎么样的关系?我们的造物观念又是什么?
理清楚了我们的造物观念,我们才可能回答我们如何做时代性的中式,我们如何寻找时代性的,独属于中国的审美意识。
虽然我们放弃了项目,但是没有放弃问题。
我们依然按照这个思路追寻下去,自己做了一些关于中式形式的尝试,当然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也只是在追问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踏上的第一步的台阶,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当代成熟形式的影响,不过没关系,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个课题值得我们追寻50年乃至100年。
岳蒙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