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杨 敏
▽西北向鸟瞰© 杨 敏
东西通道是指由浦西延安路高架、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和浦东大道地下道路构成的东西向快速交通系统。2014年底开始的东西通道浦东大道段地下隧道与轨交14号线合建工程将两者上下叠合在浦东大道下方,且需结建六座地铁站,是上海近年来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综合交通系统工程。而本交叉路口下方正好是最复杂的结建地铁站之一,东西通道及轨交14号线需分别在已建的大连路隧道及4号线地铁站的上方及下方作双十字穿越,由此形成投影面积1.4万余平方米的深达28米的四层地下结构,风塔就坐落在站体东南角突出的一个地下三层、20米深的6号出入口及设备用房基座上。该段工程经多年建设,浦东大道地面交通、轨交14号线、及东西通道地下道路已相继通车。风塔在设备运行后又经过半年的外立面及环境施工,于2023年6月竣工。
▽轨道交通生成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主入口(西北向)轴测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西立面© 杨 敏
▽混凝土基座+阳极氧化铝板出挑体量© 杨 敏
▽西向地铁出入© 杨 敏
场地条件
风塔东侧与钱仓路之间原是建于1924年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吴氏民宅(吴妙生宅)用地,配合东西通道及地铁的建设已被整体保护性拆除入库,等待原址复建。南侧相邻的陈氏民宅建于1930年代,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钱仓路原名其昌栈南街,是浦东沿江历史上除同样因渡口而兴的东昌路外最热闹的地段。由于风塔项目周围居民区密集,风塔高度从环保角度确定为不小于60米,加之所处位置醒目,这使它的高度与体量必定成为这一地区不可回避的实体存在。通过2014年和2017年的两轮城市设计,我们对这一交叉口周边的各类基础设施与零碎用地、文化历史要素、街角开放空间等进行了整合研究,以利于缝合城市空间,提升地区活力。针对风塔所在地块,一方面协调风塔与相邻历史建筑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功能、环境与形象的复合赋予风塔具有超越一般基础设施的良性标志地位,将这一原本的灰色基础设施塑造成融入城市环境、回馈社区生活、激发地区活力的绿色景观基础设施。
▽场地历史变迁© 致正建筑工作室
▽周边历史照片(左侧为陈宅© 致正建筑工作室
▽轨道交通爆炸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东南向鸟瞰© 杨 敏
▽东北向鸟瞰© 杨 敏
▽东南向鸟瞰© 杨 敏
前期方案
2017年中开始的风塔方案设计中,我们提出将风塔与吴宅、陈宅为主的历史风貌活化及文化展示区紧密结合,形成尺度宜人、环境友好的活力街区。首先利用吴宅和陈宅之间的空地与风塔相围合,形成面向钱仓路开口的口袋公园,既作为风塔的后花园,又作为吴宅与陈宅的前场。吴宅被复建在抬高一层的基座上,并和风塔的二层平台联通,也在基座部分提供了文化展示空间,且为其营造了一个从口袋公园拾级而上的历史仪式感。
▽前期方案形体生成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西北向街景© 杨 敏
▽西北向人视© 杨 敏
风塔在技术布局上分为南北两组结构体,北侧紧靠道路转角是高度较低的轨交14号线地铁站的配套风井集束和两处地下疏散楼梯间;南侧偏东是由一个60米高主排风井及其它低位风井集束而成的东西通道风塔和另一处地下疏散楼梯间,沿东方路与其贴临设有14号线地铁站6号出入口。南北两组结构体之间设置开放的穿越通道,形成街角空间、地铁出入口及其背面的凹入休息空间与东侧口袋公园的转折连通。风塔低位风井和高位风井的体量退台高度与地铁风井高度基本一致,由此形成层层景观挑台与退台结合的三层基座空间,其底层沿街面除了穿越通道口之外都是陡坡绿植墙,缓解密闭风井体量对于街道的隔绝感并优化近人尺度的界面。在基座二、三层内利用风塔低位风井和地铁出入口的体积退让在沿东方路一侧植入小型社区用房,并在主排风井南侧背面增设地上电梯和疏散楼梯、以及二三层的公共卫生间。在地铁出入口外侧的沿街面顺应地铁出入口内楼梯方向由北向南设置缓台阶通向基座二层平台,在穿越通道内设置一部叠合的直跑楼梯联通基座二三层及屋顶花园。这一与口袋公园共生的立体花园系统及其嵌入的社区用房让风塔基座兼容了回馈社区的公共性。
▽前期方案轴测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东南向轴测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西向连接二层社区用房入口© 杨 敏
▽屋顶花园© 杨 敏
基座以上的风塔主体的水平断面原本是一个北宽南窄的梯形,我们在保持东、北两个面垂直的同时,在南侧形成明显的下大上小斜向收分,以包络次排风井和电梯的体量;同时将风塔顶部平面扭成一个矩形,使西侧成为一个微扭的直纹曲面。在这一结构内核的基础上,我们在风塔外侧出挑外挂了一个双螺旋缓台阶登高健身步道系统,保持上与下的路径的连续与独立,它们在塔顶以一条斜穿风井的密闭水平廊桥连接在一起。这一登高步道在基座立体社区花园的基础上更极大化地将整个风塔塑造成了一个复合的社区生活基础设施。对于这一由层层外挂台阶形成的风塔外立面,呼应临近的两处历史建筑的氛围,我们根据它的垂直收分比例融合了中国传统密檐塔的构成方式进行变形,以与基座水平挑台板相似的、由步道台阶结构板所定义的层叠斜向陡坡挑檐构成立面特征,并在层层檐板之间以向下倾斜的半透明界面围护步道,同时兼容灯光与显示装置。
▽前期方案流线分析© 致正建筑工作室
▽方案流线分析© 致正建筑工作室
▽开竖向长圆孔的穿孔铝板© 杨 敏
▽立面细部© 杨 敏
▽类密檐塔立面© 杨 敏
▽虚实相间的主体局部© 杨 敏
实施调整
虽然风塔方案中体现的最大程度回馈社区的技术态度获得了社区的认可与支持,也极大打消了社区居民对这一巨大排风设施的疑虑,但登高步道在专家评议中却因可能的管理与安全风险、以及特殊风况下废气可能的下沉扩散问题未获认同。所以实施方案取消了登高步道,将塔身在保持内核实体不变的基础上瘦身,使其视觉上更为挺拔。立面保留了虚(向下倾斜)实(向上倾斜)相间的螺旋上升状类密檐塔效果。在遵循立面上的新风口可以近人设置、排风口与活塞风口必须与人保持安全距离的原则基础上,为了避免地铁风井与东西通道风塔之间进风与排风的相互干扰,并满足规范的所有间距要求,另一显著调整之处是地铁风井的形体处理。我们在北立面的底层绿植墙护坡离地一定高度以上、三层挑台檐口以下水平向出挑了一个断面6米左右见方的地铁排风口;同时,地铁的两个活塞风井被拔高到基座屋顶花园以上开口,形成一个高于基座屋顶8米左右的面北狭长体量,并让并排的两个风井分别向北和向南倾斜,以减弱这一体量的宽大感。但在施工中由于两家建设主体方的非一致行动,活塞风井被建成了单一宽大屏状体量。
▽植入的小型社区用房与垂直交通轴测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北向立面© 杨 敏
▽连通口袋公园与西向地铁口的架空通廊© 杨 敏
▽楼梯通往屋顶花园© 杨 敏
▽社区用房外廊© 杨 敏
▽从平台向西看向城市© 杨 敏
基座中的结构体外墙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体现低调朴素的建筑性格。风口外立面采用铝格栅百叶,北侧地铁排风井的水平出挑体量的外壁采用开缝阳极氧化铝板幕墙,社区用房外立面为连续落地玻璃排窗,形成理性基调上的活跃元素。风塔主体螺旋状外立面采用整体幕墙系统来实现,其中向上倾斜的实体条带和基座的各层挑台檐口都是干挂ASLOC中空纤维增强混凝土预制板;而向下倾斜的半透明条带则采用银灰色开竖向长圆孔的穿孔铝板,每个单元板块间都沿螺旋方向作了微微折叠起伏,形成有韵律的半透明效果。半透明条带的空腔内暗藏泛光照明,结合灯光的变色程序,使风塔在夜间更强烈地凸显螺旋密檐的无尽旋动主题。
▽夜景鸟瞰© 杨 敏
▽夜间泛光照明© 杨 敏
▽屋顶花园夜景© 杨 敏
▽区位© 致正建筑工作室
▽场地平面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一层平面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二层平面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三层平面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四层平面图© 致正建筑工作室
▽北立面©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东立面© 致正建筑工作室
▽西立面© 致正建筑工作室
▽南立面© 致正建筑工作室
▽剖面图 1© 致正建筑工作室
▽剖面图 2© 致正建筑工作室
项目名称:东西通道东方路风塔及轨道交通14号线浦东大道站风井
建筑师:周 蔚 + 张 斌 /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 斌
项目建筑师:许煜歆(城市设计)
李 沁(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王佳绮(施工图设计,后期配合)
城市设计团队:李姿娜,许 晔,沙 彭,齐 心(实习),张学磊(实习),冯义明(实习)
建筑设计团队:李姿娜,李昂,李文颖,王艳,张吉昊,赵小宝,林剑博,王智聪,叶凯
灯光顾问:上海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照明工程所 / 龙 婷,何 迪
设计总包: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院设计团队:建筑:李忱业
结构:赵大荣
供电:包涌金
监控:孟 静,戴嘉诚
照明:高 枫
环控:张 浩,王亮
市政院设计团队:给水:葛华飞
排水:张怡
建设地点:浦东大道与东方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
城市设计委托方:上海浦东轨道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东西通道)
上海轨道交通十四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轨交14号线)
施工单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设计时间:2014.08 – 2015.09,2017.07 – 2017.08
建筑设计时间:2017.09 – 2020.11
建造时间:2021.10 – 2023.06
基地面积:1,283.7m2
占地面积:699.4m2
建筑面积:1,929.0m2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层数:基座地上三层,东西通道风塔高62.34米,浦东大道站通风井高22.8米,地下3层
主要用途:东西通道风塔,地铁14号线风塔,地铁入口,社区活动用房,公共卫生间,屋顶花园
主要用材:清水混凝土,ASLOC中空纤维增强混凝土预制板,造型穿孔铝板,透明中空玻璃,透明夹胶玻璃,氟碳喷涂铝格栅百叶,阳极氧化铝板,架空预制混凝土铺地板,绿植墙
工程造价:约3,189万元
摄影师:杨 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