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农房在建造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各种易得且实用的材料一样,我们对建筑主体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方面让建筑达到2级耐火等级,实现与周边民房的防火隔离;另一方面也让结构具备了未来功能调整时的改造可行性。而在“外廊”、“敞间”这些近人尺度的建筑空间,则采用了小型胶合竹结构、小型钢结构来建造,结构本身的材质表达,让空间充满真实的质感,同时也因为结构轻、基础浅的特点避免了建造行为对老朴树根系的破坏。这种为了适应乡村的建造环境、灵活地将多种结构形式混合的手法,是一种在满足现代化使用需求和乡土建造技术之间获取平衡的探索。
▽砖、竹木、茅草、瓦等多种材料在建筑中的运用© 时差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