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我想要从“aura”这个词开始谈起,本雅明在《机械复刻时代的艺术品》这本书里,提出了“aura”这个字,一般翻译为光晕、灵韵,他认为“复制品”的技术过程使艺术品不再能有灵韵的体验。如果我们用中国的语言,我们可以说它是气韵、气场、甚至意境,在中国的美学里面,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不是说一些很炫的建材,一些很明显可见的设计感。那些东西当然是良壤令人很impressed的一部分。但是良壤这个空间,对我来说她最重要的体验其实是气韵,是aura, spiritual。非常非常关键的,是你摸不到,甚至看不到的东西。可是你觉得它是无所不在,就好像空间的灵魂的支撑一样的。对我来说既神秘,又可以说是设计师一种很深厚的功力吧,才能够形成这样一个aura。
琚:
许老师,你的词语用得很优美。我们设计师每天盖房子,里面有几点对我很有触动,就因为这个话题。
我个人的经历,文学和艺术是我每天的生活,艺术的感性和文学的叙事性,支撑着我思维的维度。两个都是虚拟的,都是不可见的。我们可以延展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本来气韵生动这个词就是从绘画当中来的,建筑师要干的一件事,怎么造墙,围合出不一样的空气。因为墙存在,围合出里边的空气就产生了改变,空气被别人感知到的时候,就改变之后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