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大理古城西面苍山脚下的石门村,由于场地外部杂乱环境的约束,选择内向的传统白族民居院落空间形式作为原型,改良成新的大理民居合院。
▽项目概览©陈旸
保留西侧原有结构较好的土库房正房,将其作为民宿的公共区域来使用,围绕场地南、东、北三侧,拆除原有围墙谨慎的新建了四间客房与一间管家房,新建为局部两层建筑,原有石库房与三面新建建筑围绕出了中心较大的庭院空间,从而形成新的微合院。
▽改造前©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鸟瞰©陈旸
▽鸟瞰北望©陈旸
客房一为独立一栋的二层新建砖混结构套房,客房二、三、四为新建框架结构建筑,客房二、三位于一层面向中心庭院,客房四是位于二层面向苍山的水平向套房。
▽东北视角©陈旸
▽南面一角©陈旸
▽东面巷道视角©陈旸
庭院
为了削弱新建建筑内立面对院子的压迫感,一方面后退建筑界面,一方面打开窗门洞,让内立面以更多虚空的界面状态与中心庭院对话。大理白族民居四合院(四合五天井)两坊房屋垂直相交的角上小院,又称漏角天井,将漏角天井融入新建建筑的客房当中,让每个客房都有一隅私密透气的内部小庭院。
▽轴测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土库房主房©陈旸
▽土库房门廊看向新建筑©陈旸
▽新建建筑©陈旸
▽客房一内院北立面©陈旸
▽入口与客房一边庭©陈旸
▽户外楼梯©陈旸
▽入口转角©陈旸
▽入口©陈旸
▽回看入口©陈旸
▽登楼梯西望©陈旸
▽北望崇圣寺千寻塔©陈旸
▽客房一建筑转角©陈旸
▽屋顶北望千寻塔©陈旸
▽二层内院视角©陈旸
▽屋顶细部©陈旸
取景
建筑外立面开窗十分克制,只对北面崇圣寺千寻塔、西面苍山山脊、南面内巷小道人家以及邻里石头墙或绿景开窗,以隔绝周围混杂的商业画面场景。二层视线由南往北穿过走廊以及客房一二层的两扇窗引向北面崇圣寺的千寻塔。
▽分析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土库房二层活动区©陈旸
▽土库房一层客厅©陈旸
▽客房与景观视野©陈旸
▽客房四西望©陈旸
▽浴室©陈旸
光
大理浓烈的阳光与湛蓝的天空,实验性的纳入空间表现当中,在客房四的屋顶陂脊上拉开一道光带,把阳光与天空映射进屋内顶面,让居住者与苍山一起感受光的日出与日落。客房一的二层将人工照明线性环绕式设置,强化坡屋顶内部空间的向上延伸感和仪式感。
▽客房二室内视角©陈旸
▽客房一二层视角©陈旸
▽客房一二层休闲角©陈旸
▽楼梯©陈旸
▽施工过程©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总平面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一层平面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二层平面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屋顶平面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立面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剖面图©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项目名称:向内的微合院
项目类型:新建/民宿
设计方: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联系邮箱:853057621@qq.com
项目设计:2020年
完成年份:2022年
设计团队:陈曦 刘苏旸 张进武 罗林靖 杨静 姚晨
项目地址:云南省大理镇石门村
建筑面积:650.0㎡
摄影版权:陈旸/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客户:邹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