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及目标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南端、海珠区新滘中路海珠湖公园内部北侧,东邻海珠国家湿地生态斑块。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7公顷,其中园林景观面积约14.5公顷。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南端© 罗健萍
2014年,AECOM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工院)共同组成联合体,在全国勘察建筑设计大师、华工院院长及总建筑师倪阳领衔带领下,中标“广州市文化馆新馆”项目的国际设计竞赛,并共同受委托完成建筑、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其中,AECOM团队主要参与总体规划并负责园林景观的设计,助力羊城建成彰显古城深远历史内涵、以亲自然宜人空间回馈市民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总体规划包括五组主题仿古建筑庭院群落,及“一湾水”“大石山”“山廊水法”等主要园林景观。五组建筑庭院群落包括:公共文化中心、岭南曲艺园、广府风情园、岭南翰墨园、广绣风雅园。
▽全景鸟瞰© 罗健萍
项目以岭南典型的“山、水、田、塘”风景元素贯穿整体,按四季景观设景的同时,结合岭南园林布局特色,打造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园林建筑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的经典景观,突出广州历史韵味、再现岭南水乡园林佳境。此外,从规划到景观设计,AECOM将生态低碳理念始终贯穿整个项目,包括总体空间重点的“水”的引入。项目团队重新构造了水生态系统,将“一湾水”营造为清澈宜人的水下森林;选用本地植物,不仅能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更能通过独特种植设计营造出富本土文化意境的空间环境。
▽景观总平面图© AECOM
相地
从场地的本底原生质感、河湖山林肌理出发,项目团队在总体规划上立意五种场地特征:迎向都市繁华的“城市地”、连通碧水生境的“江湖地”、舒展开阔纵深的“郊野地”、纳气藏风、宜置筑冶园的“村庄地”、堆山植绿、自然生态的“山林地”。
▽相地分析图© AECOM
- 筑园
- 楼阁:登馆阁楼台、访文化高地 – 公共文化中心
- 公共文化中心,传承岭南传统建筑、园林精华,结合现代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整体设计以庭院为核心,创造出宜居宜游宜赏的岭南园林建筑群。轻巧的空间形式,结合通风、日照的特点,打造出适合岭南气候的舒适文化体验空间。
▽文化馆© AECOM
▽公共文化中心 · 鸟瞰全景图© 罗健萍
▽公共文化中心主楼© 黄启杰
戏园:悟高山流水,赏粤韵袅袅 —— 曲艺园
曲艺园,位于文化馆中轴线南段,是以传统建筑方式展示广东传统戏曲艺术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庭院式建筑群,环抱南侧开敞绿地,有着面向海珠湖的开阔景观视廊。台地式中庭,通过层台叠阶、置石旱溪、静水水镜的组织,塑造“高山流水”的曲艺意蕴。
▽曲艺园© AECOM
▽曲艺园主庭院置石旱溪© 罗健萍
▽旭日桥望曲艺园主楼©黄启杰
戏台环绕着静水水镜景观,呼应传统建筑“辟雍”的概念,明确有序区分表演与观演空间,并促使人与建筑间产生静谧的距离美与期待感。
▽曲艺园“工尺谱”水镜景观©黄启杰
▽曲艺园石景旱溪©黄启杰
镜面水景以粤曲《荔枝颂》的“工尺谱”作为主题构思和设计语汇,强化艺术场所的文化主题内涵,塑造园林景观的突出细致质感。
▽曲艺园“芭蕉听雨”连廊©黄启杰
▽戏台《荔枝颂》工尺谱水镜景观©黄启杰
水庭,感岭南雅筑之精雕细琢—— 广府园
广府园的设计源于传统经典园林的启示,并基于此加以创新,技法上传承岭南园林手法。建筑围绕园林庭院排布,通过廊、轩、阁、亭、舫等元素相互联系,塑造出层次丰富的庭院景观。庭院以湖、岛、船舫、双廊、双亭、六角亭、临水阁、观鱼亭、望月楼等园林元素构成富有层次特色的广府庭院空间,并与外部一湾水形成“园外有园”的景观相融。
▽广府园© AECOM
▽广府园 · 鸟瞰全景图©罗健萍
南侧水庭中央的画舫,借鉴东莞可园的平亭造型,构成呼应设计主题的最大亮点。东侧水池景观借鉴了岭南四大名园之一顺德清晖园的荷花池特色。
▽径缘池转© 黄启杰
▽广府园画舫© 黄启杰
▽广府园内庭建筑连廊© 黄启杰
山庭,品水墨文化之意蕴悠长 — 翰墨园
翰墨园,以《园冶》中的山林地为相地特征,择厅堂为主要建筑体制,随地形而上的园宅与园景相映成趣。园宅拾级而上,串连书画主题的展廊、展厅、展场,在开阖之间,俯仰自然和人文景观。
▽翰墨园© AECOM
▽翰墨园 · 鸟瞰全景图©罗健萍
园景依山傍势,从藏经阁制高点的假山开始,流水顺山涧而下,经曲水流觞亭,在入口北侧汇成开阔水面,一股穿过“飞虹”流入西侧河道,一股在入口庭院内形成墨池,形点题之果。园内丛植翠竹,高处孤植点缀名贵乔木,低处有淡雅香味的灌木,地被片植玉龙草,散发书香文化的气质。
▽飞虹展廊© 黄启杰
▽跌水溪涧© 黄启杰
▽墨池© 黄启杰
平庭,习传统非遗之巧艺妙思 —广绣园
广绣园庭院呈近似方形,分成三部分,境界各异。主庭园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
▽广绣园© AECOM
▽广绣园 · 鸟瞰全景图©罗健萍
两组建筑群通过组合形成若干内院,在整体参观流线中依主庭、内院、室内的递进穿梭而变化,形成不同尺度、不同明暗、不同主题的空间转换。园中有园、园外有园,令游人在广绣园的游览充满惊喜与乐趣。古树花卉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略微闭合的水院。池水清澈,北、东、南、西方向的轩、亭、阁、桥,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各时段的景色变化。
▽绕池一周© 黄启杰
▽花影移墙© 黄启杰
▽建筑庭院轮廓线的勾勒© 黄启杰
- 寄岭南乡愁的一湾曲水 —— 一湾水、塑一座接水连山串园的叠瀑石峰 —— 大石山
- 传统水乡石砌水岸,使人忆起那一抹岭南乡愁,而远处的“广州塔”被“借景”揽入园中。楼台廊桥穿插其间,一湾水岸桃柳相映、草长莺飞,可远眺塔景,可近池赏荷。
▽远眺广州塔景© 黄启杰
▽十里红云一湾水© 黄启杰
项目采用“石山带土”的方式,结合斧劈、披麻的叠山皴法,在与石山深化设计团队茵泉景观工程设计公司的紧密合作下,塑瀑布石山,通过接山、连水、串园,令各个庭院与自然山水地形巧妙联系过渡。
▽大石山© 罗健萍
▽峰顶独置“飞来石”© 黄启杰
▽“石山带土”© 黄启杰
八桥
园内通过布置八条特色景桥,呼应设计概念。功能上,在水系间串联各个庭院的馆阁楼台,为庭院中的漫步游赏创造多元趣味和视觉上的变化感受:贯游廊、穿石峰、泛霞晖、映水天。
▽蒲涧桥© 黄启杰
▽连峰桥© 黄启杰
▽皓月桥© 黄启杰
▽旭日桥© 黄启杰
▽流芳桥© 黄启杰
▽云影桥© 黄启杰
- 项目名称: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
- 项目类型: 景观
- 设计方:联合体景观设计方: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AECOM)、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司网站:https://aecom.com/cn/
- 联系邮箱:MarCom_CN.Service@aecom.com
- 项目设计: 2014年12月-2017年7月
- 完成年份: 2022年9月
- 设计团队:
- 项目总负责人:倪阳
- 主创建筑师: 倪阳、林毅、郭昊栩、徐好好、郭祥、邓心宇
- 景观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 景观总负责人、景观总设计师:吴琨
- 景观设计总监:黄启杰
- 主创景观设计师:郭顺汉、张君弛、庞舒婷、林碧云、杨振宇、施曦明
- 项目地址:广州
- 建筑面积:53680.9 .0㎡
- 摄影版权:黄启杰、罗健萍
- 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景观: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AECOM)(概念设计+方案及方案深化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图)
- 假山设计:广州市茵泉园林工程策划有限公司
- 室内:城市组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施工: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客户: 广州市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