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模式为出发点
在“未来学校”中,教育活动将越来越多地在传统课堂之外展开,并在教学期间引入新的学习方式。Saunalahti综合学校是一座为支持前瞻性学校的教学理念而量身定制的建筑。在办学中,学校特别强调新的学习方式、艺术和体育教育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本项目将通过创造各种尺度与氛围的互动场所来支持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建筑外观© Andreas Meichsner
“边做边学”|“Learning by doing”
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将大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艺术和体育方面的教育对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有多方面的贡献。在Saunalahti学校,这些教学空间在建筑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工坊式活动空间将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墙向街道和校园开放。
▽大面积的玻璃将室内空间向外部环境开放© Andreas Meichsner
▽檐下的活动空间© Andreas Meichsner
“走出教室”|“Out of the classroom”
Saunalahti学校的空间组织旨在支持于课堂外展开的学习活动,,并鼓励孩子们以开放和创造性的方式使用学校空间。每一处室内和室外空间都是一个潜在的学习场所。
▽室内外空间关系© Andreas Meichsner
▽平和的室内氛围© Andreas Meichsner
▽走廊© Andreas Meichsner
▽面向户外空间开放© Andreas Meichsner
“互动与协作”|“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除了一至九年级外,Saunalahti综合学校还设有日托中心、学前班、能够提供休闲活动的青年之家、以及一座集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图书馆。在晚上和周末,由不同机构组织的俱乐部和活动,将会把不同的用户群体和所有年龄段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此外,学校的体操场地也对外开放,旨在鼓励当地居民积极使用运动场和学校操场。可以说,该建筑拥有多功能的服务阵列,进而成为了当地家庭的聚会目的地。
▽公共图书馆© Andreas Meichsner
为整个社区的公共建筑
Saunalahti学校是一座多功能的教育和文化建筑。学校与Saunalahti新住宅区的未来中心广场紧密相连,高度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环境的积极组成部分。建筑于场地的位置与朝向,旨在为学校庭院尽可能地创造出安全性与舒适性。建筑的西侧与街道相接,而位于南侧和东侧的主要空间则通过学校庭院与广场和未来的住宅区开放连接。建筑形成了学校庭院的屏障,保护户外活动空间免受交通和街道噪音的影响。主要入口位于街道和庭院一侧,此外,庭院内还设有通往住宅区域的出入口。
▽建筑成为户外活动空间的保护屏障© Andreas Meichsner
学校庭院被建筑划分为多处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区域。年龄最小的孩子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较短,舒适的小院子为孩子们提供了早晨与中午的阳光。院子里较大的儿童区与广场联系更加紧密,直到下午晚些时候,还能从较低的工坊翼继续接收阳光。两个运动场和分散在校园周围的锻炼和游乐设施不仅能够在上学期间为学生们提供服务,同时也在晚上和周末向当地居民开放。
▽主入口夜景© Andreas Meichsner
设计充分利用了场地的自然地形,以环绕餐厅的梯田形成了一处室外剧院。这处剧院将室内空间与外部世界整合成统一的空间整体。剧院舞台坐落于学校院子的交汇处,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们都可以自由使用。
▽餐厅与露台剧场夜景© Andreas Meichsner
建筑功能
功能和空间的组织采用了城市规划的原理,由公共、半公共和私人区域组成,旨在满足不同学龄段的儿童们的活动与成长需求。多功能餐厅作为学校内公共性最强的空间,将不同使用者群体汇集到一起,并构成了建筑的核心。餐厅也作为学校的节日大厅,与剧院舞台直接相连。礼堂和小型图书馆结合了公共和学校图书馆的功能,位于中庭和主入口旁边。通透的餐厅中庭空间及环绕中庭的楼梯和室内阳台提供了望向室外礼堂和Saunalahti地区中心广场的广阔景观视野,让人不禁联想到耸立在高山上的希腊剧院。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充满活力的户外庭院鼓励孩子们在休息时间走出室内、到户外空间中玩耍畅游。
▽多功能餐厅© Andreas Meichsner
▽餐厅也作为校园的节日大厅© Andreas Meichsner
▽由二层看通高空间© Andreas Meichsner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Andreas Meichsner
▽浅色砖材饰面与木材营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 Andreas Meichsner
▽位于餐厅大厅中的舞台© Andreas Meichsner
▽二层公共休闲空间© Andreas Meichsner
较小的孩子们的教室以家庭空间的形式组织,设有可以看到学校庭院的独立小型大厅。大厅可以作为小组学习的场所,与教室和核心空间紧密相连。位于底层的日托中心,坐落于场地最安静的角落,设有独立的院子。年龄较大的孩子们的教室与行政办公室则被规划在二楼,围绕着中庭空间组织。
▽低年级学生教室© Andreas Meichsner
▽面向学校庭院的独立小型大厅© Andreas Meichsner
▽走廊© Andreas Meichsner
艺术和体育空间落座于街道和学校庭院之间的工坊区域内,包括烹饪、音乐、木材、金属和纺织手工艺品工作室。面向街道的大面积开窗与通往校园的学生画廊,将校园内丰富的活动内容展示给外部世界。青年之家位于建筑的最南端,毗邻工坊车间和未来的中心广场,为休闲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氛围。一楼的体操大厅可以通过北侧的入口与建筑的其他部分分开使用。
▽工坊© Andreas Meichsner
▽工坊室内立面© Andreas Meichsner
▽体育空间© Andreas Meichsner
立面与材料
建筑的空间尺度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室内外空间中需求而变化。自由的校舍形态遵循了场地的自然地形。波浪形的屋顶为学校庭院提供最佳的阳光条件,形成柔和的蜿蜒景观。从中心广场和邻近的公寓楼来看,起伏的铜制屋顶形成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建筑立面利用砖的多种特性,包含了不同砌砖和粘合技术的拼贴。不同类型砖材的结合创造出立面肌理的分层,进而带为大型建筑创造出亲人的尺度,并强调出起伏屋檐曲线。同时,面向校园庭院的木制立面则被隐蔽在出挑的屋檐下,为人们提供了避雨的户外空间。
▽建筑立面© Andreas Meichsner
▽砖材立面细部© Andreas Meichsner
建筑中充满自然光线、宽敞通透的中庭空间设有形式自由的天花板,进而与屋顶形式相呼应。浇筑混凝土墙支撑着夹层木梁,玻璃幕墙外侧,木梁暴露在户外空间中清晰可见。本项目采用了高效的节能策略,包括:热回收通风系统、高度控制的照明系统,以及太阳板等。建筑立面与室内空间都采用了坚固耐用的材料,这些材料为建筑营造出温暖和轻松的氛围,立面中采用了粗糙的红砖、天然木材、混凝土,屋顶采用了铜制材料,室内则采用了橡木、混凝土,以及粗糙的浅色饰面砖。
▽室内采用了橡木、混凝土© Andreas Meichsner
微妙的室内配色方案与材料的真实质感,赋予了空间温暖和平的氛围,营造出专注的学习环境。此外,设计中还采用了少量的鲜亮色彩,例如在楼梯间与建筑内不同的交通空间中,独特的色彩传递出独特的导向性信号。家具的色彩与区域的标志则与建筑的颜色相呼应,以增强人们在此类大型建筑中的方向感。
▽色彩鲜艳的楼梯间© Andreas Meichsner
▽总平面图© Verstas Architects
▽底层平面图© Verstas Architects
▽二层平面图© Verstas Architects
▽立面图© Verstas Architects
▽剖面图© Verstas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