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两处氛围截然不同的场所:前者是充满想象、故事、趣味的儿童乐园,后者则是规矩、严肃、严厉的“学校”。时至今日,类似的感受在中小学生中仍较普遍。似乎,玩耍和学习是两个顾此失彼的事物,很难兼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以学习为主,玩耍只能作为学习的辅助,玩多了即为玩物丧志。
▽项目视频©️ 明境建筑摄影(郭明,徐超)
如今,设计一所为教育服务的学校,我们认为在设计之前,很有必要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最新特点,看看今天的教育已经或即将成为的样子。
▽项目概览©️明境建筑摄影
▽俯瞰项目©️明境建筑摄影
01设计前提:教育的变化
当代,信息技术的革新改变了知识的存储方式与学习方式,使教育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向与形式。总体而言,与以往关注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寡不同,如今的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也突破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班主任制,实行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教学活动中的师生课堂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学活动逐渐模糊“课上”与“课下”的界限,教学行为所发生的场所也模糊了课室内与课室外的界限。这一教育发展新特点为接下来的项目设计提供了落足前提。
▽沿街主入口©️明境建筑摄影
▽不同高度的户外平台©️明境建筑摄影
02项目概况:何为示范?
普洱市思茅区第二小学曙光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0.0㎡,建筑面积约20000.0㎡,为一所36个班的小学。该学校在立项之初被定位为区域的示范学校。设计之初,团队首先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作示范学校?
▽低层舒缓的体量©️明境建筑摄影
▽室内外活动的共融©️明境建筑摄影
▽中心活动内院©️明境建筑摄影
解题思路可以有很多种,在本项目紧张的投资与有限的规模前提下,我们想尝试这一种思路:打造适应教育变化的全新校园空间。力图使教育的新变化在新校园中得以回应,突出教育因素在学校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为接下来其他学校的建设提供创作思路。
▽中心活动内院©️明境建筑摄影
03设计思考:玩耍与学习的再理解
玩耍与学习的概念愈发模糊,甚至共融。玩耍可以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也可以吸收玩耍的特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很多校本课程的设置初衷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基于提升学生热情,以达到在放松舒服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玩耍与学习的表现形式就千变万化了:一段即兴的演讲、对昆虫植物的观察、无目的的快闪表演、有组织的作品展等等,都可以作为玩耍或者学习的手段。
▽不同标高处的活动空间©️明境建筑摄影
▽共享空间与立面相容©️明境建筑摄影
▽穿孔遮阳板©️明境建筑摄影
04空间设计:空间的教学需求应对
基于上述研究与思考,在新学校的设计中,团队主要的着力点就是为形式多元的教学方式提供多元的教学空间,助力在学校中实现寓教于乐。
▽架空风雨门廊©️明境建筑摄影
▽临近教室的户外平台©️明境建筑摄影
首先,在大尺度上。结合不同年级和风雨操场,将整个校园划分为6个相对独立的方整体块。各体块根据用地情况、周边交通等因素进行组合,形成多个开合有序、尺度各异的方整院落,构成整体空间框架。
▽功能布局©️ Tao-zhi Studio
▽连廊亦是活动场地©️明境建筑摄影
其次,进入到中尺度。设计将专业教室、教学辅助用房整合成服务带,错落布置在教学楼栋下方,并处于不同的楼层。这些服务带的屋面就在不同标高形成户外活动平台和垂直院落,实现每个年级、每个年级的每层班级都有自己的专属院落,和可与其他年级或班级共用的共享院落。高低错落的布置在不同标高形成平台与架空层,丰富空间的形式、层次与体验。
▽功能布局©️ Tao-zhi Studio
最后,在近人尺度方面。设计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每个教学楼栋的普通教室周边设置形式多样、尺度各异的“无定义空间”。在形式上,有供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表演的小舞台和观众座椅,有供做功课的读书角,有供开展公共课程的开放教室。在尺度上,有供学生个体独处的私密休息间,有供三两个学生临时聚集的半开放讨论处,有供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学生共享的开放阶梯教室……当然,这些场所并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可由师生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定义和重组。
▽秩序的柱廊与非秩序的行为©️明境建筑摄影
▽建筑语言成为行为的背景©️明境建筑摄影
05教学场景:玩耍与学习在行为上的共融
空间只是舞台,教育才是主角,教学空间的设计其实就是教学场景的设计。在二小中,我们设想,整个学校集学习、休憩、游戏、交流于一体,空间跟随学生足迹所致。学生在这里除了进行常规学习外,还可以像鲁迅一样,种植“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品尝到“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和“吃了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不仅与伙伴们嬉戏,也可以与鸣蝉、肥胖的黄蜂、蟋蟀们玩耍,实现寓教于乐。当然,我们的想象力仍然有限,这些只是作为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参考,后期还有赖于师生根据教学目的去继续挖掘与创造,呈现出设计不曾想过、令人惊喜的使用场景。
▽架空风雨操场©️明境建筑摄影
▽结构即为装饰©️明境建筑摄影
06后记
在普洱市思茅区第二小学曙光校区设计中,团队力图以多样化的空间形式服务教育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满足师生多样化的行为需求,将学校打造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乐土,所谓“智趣方院”。“方院”,并非强调庭院或者书院,而是一种可以进行多样化学习的场所,但目的是相同的,即在过程中拥有快乐。
▽多功能厅©️明境建筑摄影
▽阶梯阅览室不同位置处的阅览行为©️明境建筑摄影
▽行为的看与被看©️明境建筑摄影
▽总平面图©️ Tao-zhi Studio
▽首层平面图©️ Tao-zhi Studio
▽二层平面图©️ Tao-zhi Studio
- 项目名称:普洱市思茅区第二小学曙光校区
-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陶郅工作室
- 建设单位:普洱教育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创建筑师:陈子坚,苏笑悦,郭嘉
- 设计团队:
- 建筑:陈向荣,甘永俊,郭佳,刘晨蕾,刘键宏
- 结构:江毅,易伟文,洪洲,何啸
- 给排水:余晓龙,刘小刚,王琪海,马双群
- 电气:黄晓峰,杨翔云,原继业,刘敏君
- 智能化:黄志炜,苏瑞昌,高范森
- 景观:晏忠,冯彩霞,伍朝晖,王珊珊
- 暖通:陈祖铭,胡谦
- 节能:石刚,李宇航,许玲玲
- 造价:周华忠,刘付娴,吴应成
- 驻场:李克毅
- 室内设计顾问:广州中颐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黄小青,林博凯,黄勤智)
- 摄影版权: 明境建筑摄影
- 图纸及分析图版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陶郅工作室
- 文字:苏笑悦
- 设计时间:2021年
- 竣工时间:2023年
- 基地面积:31022.0㎡
- 建筑面积:19659.0㎡
-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联系邮箱:25150201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