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办公室
-
毛继军提出,璞石品牌设计之所以能够始终稳据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致力于探索商业设计的底层逻辑,擅于研究趋势,并基于大量的设计实践经验,为客户提供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美学的解决方案;第二,我们坚信品牌的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品牌将赋能商业,因此,我们除了设计的视角,还会从品牌的维度看待空间。”
回溯中国商业设计的多年发展,毛继军表示,从消费需求与品牌的维度看,中国商业设计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品类,满足基础消费需求。“第一阶段,可以说是亟待填补的空窗期,那个时期,我们做设计的品牌基本上都享受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设计需求往往是功能性的。”
第二阶段:品质升级,出现具有引领性、市场号召力的头部品牌。“当品类基本完善,在每个品类之中,就开始出现一些具有明显品牌辨识度的品牌。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品牌的成长期,它已经是一个骨架清晰,带有血肉感的品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设计开始需要传递出品牌基本的情绪与属性。”
第三阶段:品牌饱和,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品牌生长动力趋弱。“随着品类的日益丰富,我们在细分领域的不同的需求不断被满足后,越来越多人倾向于选择极致功能性或者高度快餐化的产品。”
# 02
面对体验式经济、数智化趋势,
设计,从身体感出发
当5G时代下互联网日益发达、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群体迭代,以顾客价值理论为核心的体验经济时代走向大众视野。
“为什么在今天的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总是强调体验?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语境下决定了人们能够更轻易地获得答案,但这个答案并不能真正打动他们。”毛继军如是说道。
所谓的“体验”,在他看来,应该是基于身体的所有感官出发的,而非仅仅从视觉上出发。“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网红空间是被过度标签化的,人们身处其间或许能够获得视觉上的愉悦,但并不一定能够享受到身体上的愉悦。所以,‘身体性’是设计师塑造品牌参考的重要维度。”
毛继军进一步提出,一个真正好的网红空间应该是赋能品牌,而非损害品牌。“网红的底层逻辑是基于网络数据的交付,换言之,网红,相当于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超级工具催生下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快速交付的渠道,让商业品牌得以在快速交付中获得生长。但如果设计师将网红片面地理解为风格,那么当流量过后,将很难实现持续的价值产生,除非它能够不断地进行改造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