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五年探索,知识空间团队正在通过扎实的实践,去驱动设计发生一些改变,他们的思考及行动包括:
数字化设计不仅仅是把数字化技术和产品融合设计于具体项目中,更要把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方式嵌入设计流程本身,去提高设计效率和创造设计价值。
设计正变成跨学科、跨行业的复杂创新活动。某些核心要素是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这一前端环节来完成,某些核心要素必须要在产业创新活动和创新企业运行这一中后端环节来完成,需要两端一起发力。
设计行业必须要有全链条增强思想厚度和知识浓度的行业自觉,才有机会去拥抱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才有能力去真正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去迎接当下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设计行业提高效率和质量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对从业人员驾驭知识体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从业人员要保持更多的开放性。
设计行业的企业创新组织越来越呈现出知识化、智库化特征。有志于成为设计行业的优胜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理念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
在黄伟看来,他及团队在主流权威媒体的工作经历,其本质是一种知识生产行为。如今在知识空间,则通过知识生产发散并与其他方面结合,实现从平面转向立体,从短期走向长期,及至更多时空维度的创造,在这其中,智库化设计作为其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智库化设计思维,实际上呼应了设计内涵和外延发生的质变,首先,凭借技术工具,节点智库功能获取十分容易,其次,梳理、归纳再创新为核心的学习能力,让这一过程变得容易操作。”黄伟表示,在其团队中,每个人都是智库化设计师,无论是前端的研究员,还是后端的设计师,彼此之间都能更好地实现双向融合,“都具备发起进攻的能力”。
—
比尔·盖茨曾说过:“时代是属于那些有勇气奋进的人。”与黄伟先生共同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他们曾在时代的激流之中奋力向前,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设计新力量的诞生。
“未来,我们期待知识空间能够始终像星辰大海一样,不断吸纳并沉淀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知识,同时这些知识又会在互相产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创造出新的事物。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我相信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走,知识空间未来将拥有无限可能。”黄伟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