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致力于倡导可持续的教育环境,以设计实践为基础改造校园,并为热带地区的整体建筑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重新定义了本校在亚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导地位。2023年2月,NUS Cities计划正式启动,这是一个专注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平台,致力于推动亚洲的教育、研究和咨询领域的发展。
在此框架下,SDE1&3教学中心也随之正式开幕,该创新教育建筑项目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发起,并由建筑系经验丰富的从业者组成的内部核心团队以及各建筑相关行业的专业公司合作完成。落成后的建筑成为了NUS Cities组织的主要办公地点,并使其以行业领导者的身份,促进了新加坡以及国际研究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知识共享。
▽项目外观©Finbarr Fallon
SDE1&3教学中心的正式落成向大众展示了一种实现建筑超低碳目标以及提高净零能源适应性与再利用性的有效策略,通过优化建筑的运营性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展示出卓越设计和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的强大整合。该建筑为现有基础设施改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实践与研究案例,并将对新加坡和热带地区的技术试验和建筑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校园整体轴测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SDE1&3教学中心入口立面©Finbarr Fallon
项目坐落于新加坡南部海岸线附近的Clementi路,是设计与工程学院的全新教学楼,同时也是为实现2030年净零碳目标而进行的校园更新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座气候响应型建筑包含了超过23000平方米的设计工作室、创意车间、研究中心、1000平方米的开放式凉廊、展览馆、共享空间、教师办公室以及各种各样的公共和社交空间。在与新加坡首个新建净零能源建筑SDE4的结合下,SDE1&3教学中心将作为一个生活实验室,整合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资源,推动了校园整体的改造更新,为该大学进行重新定位,使其成为一个有弹性的校园。
▽分析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功能与流线分析©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延伸的西立面与热带气候相结合©Finbarr Fallon
该建筑融合了东南亚本土热带建筑的特征,在建筑、可持续发展和建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引领了设计创新。延伸的西立面与热带气候相结合,为建筑提供了一层保护室内空间的外表皮系统。宛如面纱一般的立面集实用性能与美学表达于一体,同时与邻近建筑建立起视觉共鸣。立面结构集成了遮阳系统,并通过沿内窗墙设置的天窗将日光引入工作室空间。
▽自然光线分析©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底层顶棚与立面结构分析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立面近景©Finbarr Fallon
▽立面细部©Finbarr Fallon
▽仰视立面©Finbarr Fallon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Finbarr Fallon
▽垂直绿化©Finbarr Fallon
▽庭院景观与立面分析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建筑内的中央庭院©Finbarr Fallon
▽模糊的室内外界限©Finbarr Fallon
▽入口阶梯©Finbarr Fallon
▽面向庭院开放的连廊©Finbarr Fallon
▽改造保留了原建筑的结构©Finbarr Fallon
改造后建筑的总能耗预计是翻新前的三分之一,总面积的65%以上采用了是混合冷却与回温系统或自然通风设计,且大多数房间面向微风的盛行风向开放,因此,建筑内的机械空调系统仅需在特别炎热的时期开放。项目中的SDE1栋具有较低的隐含碳足迹,估计低于类似新建筑的三分之一,此外,这栋建筑还具有净正能源性能,并有望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净零碳排放。
▽大面积的玻璃将室内活动向外界开放©Finbarr Fallon
▽楼层之间的视觉与空间联系©Finbarr Fallon
▽工作室空间©Finbarr Fallon
▽连接三个工作室楼层的楼梯©Finbarr Fallon
▽楼梯分析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楼梯近景©Finbarr Fallon
▽楼梯细部©Finbarr Fallon
设计通过室内、半室外和室外空间的梯度,有意地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景观设计模拟了当地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选择本地物种作为景观建筑学院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此前被建筑结构所遮盖的中央庭院,如今经过重新设计,以绿色景观和丛林般的品质展示了新加坡典型的热带气候环境。院系和教职员工的办公室分布在这个热带庭院周围,使周围的景观与室内空间紧密相连,从而增强了人们在建筑内部空间中的亲生物体验。SDE1&3教学中心很可能是新加坡最早获得WELL适应性再利用认证的开发项目之一,这项荣誉证明了高质量的建筑设计以及健康生态的建筑环境也能够在改造项目中实现。
▽分析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充足的非正式会议与学习空间©Finbarr Fallon
▽辩论室/会议室入口©Finbarr Fallon
▽辩论室/会议室©Finbarr Fallon
本项目通过响应新加坡2030年绿色计划,为国家环境作出了贡献,让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抱了更大的国家雄心,并将净零能源作为其校园的基本目标。SDE1&3教学中心的设计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并采用了一系列生态创新技术来实现低碳和净零能耗,例如在屋顶上安装2000多块太阳能光伏板。建筑的空气质量也通过数字控制和部署混合冷却系统得到了大幅改善,该混合冷却系统同样应用在此前SDE4大楼的改造中,由Transsolar KlimaEngineering和IEN Consultants设计,即使在温度与湿度更高的环境下,也能够为房间提供100%新鲜预冷空气,并通过吊扇提高空气速度。这一技术使设计充分满足了建筑空间对风量的,以及通风设备性能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使用者在建筑空间的体验。
▽阶梯教室分析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尚未摆放家具的阶梯教室©Finbarr Fallon
▽阶梯教室©Finbarr Fallon
▽阶梯教室细部©Finbarr Fallon
▽楼梯©Finbarr Fallon
▽外观夜景©Finbarr Fallon
▽夜间近景©Finbarr Fallon
▽一层平面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二层平面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三层平面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四层平面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剖面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细部构造详图©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项目外观©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