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人咖啡店由斜杠青年袋袋、老沈、梁春天创办于杭州运河畔,是一个集咖啡、堂食、艺廊为一体的空间。空间原始面积仅有39平,我们希望在城市里创造既松弛又能兼顾不同功能的商业空间。
▽店铺外观©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轴:双重功能的10.0m²操作区
一层以咖啡、简餐为主,我们将操作区以盒子体块的形式置于核心区域,仅10平的空间容纳了咖啡与简餐制作的双重功能。
▽功能区概览©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
我们在两操作区之间置入了一个柜子,使得咖啡操作区增加了两排储物柜和水槽,顶部用来放咖啡机等设备,内部空间则用来收纳卧式冰柜、制冰机,同时隐藏这些设备的电源插座,满足了业主对收纳空间的需求。
▽厨房操作区功能分析©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
▽咖啡制作区©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咖啡操作台©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由于L型转角处的橱柜空间对内利用率低,我们将它对外开放,在这一部分打造出一个小的沙漠植物景观,供顾客观赏。上方四个圆孔式设计,抬起时可放咖啡杯,收起时也有装饰作用。
▽橱柜近景©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简餐操作区的一块洞洞板,用来放置需要用到的厨具,实现面式收纳,同时洞洞板下的可抬升挡板和一扇移门用来划分功能区,既满足了功能性空间的独立使用,又保证内部空间的交流与互动。
▽操作区之间的可抬升分隔板©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简餐操作区与就餐区之间有两道门,除一扇正常的移门外,紧挨着集成灶台的柜子也可以作为一个半移门,将操作区与就餐区分离,承担取餐口的功能,内部的层板又可以收纳外卖包装等琐碎物品。
▽操作区之间的移门©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考虑到业主的身高及可操作性,简餐操作区的集成灶台高度略低于常规尺寸,顶部还做了防撞头设计。
▽简餐操作区©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由简餐操作区看向就餐区©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纽:联络起一层的其他空间
等候区
我们希望不同的空间之间是有联系的,将咖啡等候区座位设置朝向开放式咖啡操作区,同样也是为了增加店主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咖啡等候区©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过道
过道将等候区和就餐区串联,区分内部空间和客户流线的同时,又将各功能空间分割,避免串味。为了打破长过道的无聊感,我们在玻璃打造的透明空间内,放置了一颗量天尺 ,营造自然舒适的空间氛围。
▽通往操作区方向过道©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简餐操作区的L型转角同样因为对内利用率不高而对外开放,我们将业主喜欢的唱片机放置在此处,内部隐藏的转接线可接至二楼的喇叭口,让音乐在多层空间同频播放,为顾客营造一个轻松惬意的用餐环境。
▽老唱片机放置处洞口©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就餐区
就餐区靠近简餐制作一侧,便于出餐与取餐。用餐位置我们通过几何体块的穿插组合,构成具有建筑体量感的固定桌椅形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节省成本,座椅的摆放也与地面仿古砖的排列相呼应。
▽由就餐区看向简餐操作区©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就餐区©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衔: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
楼梯与中央操作区连接,另一面是通往二层的高墙,高墙处我们利用隐形柜门将电表箱隐藏,楼梯下方的空间也具有收纳功能,楼梯体块内部紧凑有序,体块外部自由开放。
▽通往二楼的楼梯©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楼梯侧面收纳空间©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览:艺术展示空间
二层为小型艺展空间,业主会根据不同主题对空间进行不同的陈列展示,因此二层我们规划“留白”,为业主提供了更自由的发挥空间;项目落地后我们与业主共同为空间制作了些道具,例如纸筒凳、植物挂画等,希望通过手作来增加些空间温度。
▽二层的艺展空间©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空间内以桦木板、胶粘石、仿古砖等材质为主,通过它们原始的色彩、肌理和触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度,使得整体氛围和谐而温柔。地面由三种材质拼接而成,界定了不同空间属性,咖啡等候区地面使用灰色水泥多孔砖,就餐区地面则使用黑色仿古砖,连接等候区与就餐区过道的地面是胶粘石,三种材质色调统一,贴合空间氛围又富于变化。
▽铺装近景©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一层平面图©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
▽二层平面图©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
- 项目名称:两条人
- 项目类型:商业空间
- 设计方: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
- 公司网站:http://www.shejinspace.com/
- 联系邮箱:shejinspace@163.com
- 项目设计:2021
- 完成年份:2022
- 主创设计师: Often
- 设计团队:唐悦;叶杉
-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运河万科A4幢112室
- 建筑面积:39.0㎡
- 摄影版权:WM STUDIO建筑空间摄影
- 客户:两条人咖啡店
- 材料:桦木板、胶粘石、仿古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