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打动了我呢?是一切。”
今年初,长居徐州的“妳又”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组室内打卡照片,这组红砖建筑结合白色旋梯的随拍图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波热度。GIORIO CASA的品牌名也在后续探店博主的推文里更精准地跟在了“升辉家具城”后面,而这其中不乏跨城赴约的年轻人。 CATANIAN卡塔尼主持设计师王中里接到曲美万物中式家具主理人的委托,他们希望借由引入意大利品牌GIORIO CASA从流量堪忧的运营现状中突围。开业仅仅1个月后,面对攀升的流量与“居然是升辉”的空间评价也让委托人笃定这次选中了家具市场新势力。 “是事物本身、人群、空气、喧嚣、声响、颜色、材质、纹理 还有形式——我所欣赏的形式。我设法破解的形式。从中能找到美的形式。”
01/ 构筑平静空间 东西陇海,南北京沪,自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起,徐州就是通达世界的交通枢纽。随着2020年高铁新城建设拉开大幕,徐州浩荡蔚然的城记上又着新色。与此同时,距离GIORIO CASA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意式生活图景也早已在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成为都市生活的一个选项。
▲罗马时代广场的向心性及其建筑构型
▲设计意向 如果从罗马时代的定格动画里抽取一帧,你可能会看到行人车马穿过帕拉丁门进入城内,漫游者、集会者、神像、教堂与议会中心共享中央广场......而这一向心的场所精神直到今天仍富有力量。由一个中庭或广场向外翻出的单元组,鼓励互动并创造独立且彼此关照的多个空间,它们将融合展示、静思、互动与商业行为,它们生动、极具魅力并创造价值——这也逐渐形成王中里对空间的初步构想。
▲中庭既是历史与当代的中转区,也是功能的中转区
▲核心位置置入欧式经典结构 于是,以中庭为空间核心腔体的GIORIO CASA以简洁准确的形式呈现。欧式联拱为步入者提供四通八达的选择,两组黑色玻璃钢完成方形水池构筑。孔子昔日观洪,在今徐州吕梁山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今设计却将水波静止、场景折叠、时间回溯,一个漫游者这一刻的平和安宁,是空间的入场赠礼。 “还有什么别的打动了我? 是我的心绪,我的感受,还有当我坐在那里时我满足的期待感。” 02/ 走入内部,抵达外部 中庭的多重猜想
▲二层空间则划分为生活体验区、选材交流区和高端定制区。 中庭承担交通枢纽这一基本功能,设计师通过对环形旋梯的起始点、角度、造型的斟酌与空间内的其它动线共谋一场空间环游,既可以按图索骥无所不达,也可以粗放巡游,中庭是起点,也是时刻可以折返的园地。 基于汉文化与意式建筑传统,王中里和团队以砖砌肌理在内部建造这个“外部”中庭,开放与包容并至一处。被赋予自由意志的外部空间巧妙地将商业诉求转化为真诚的情感触发,随着拱门后的场景不断变换,人们已经在脑海里为它讲了不同的故事,这是空间的力道。
▲中庭既承担展示与宣传功能,同时不影响产品陈列和日常参观,使整个空间运营简化。
人们不断在庭院中获得宁静,然后再一次被拱门后的场景牵引,在出发回归的往复里,传统的产品浏览诉求已是下坡走丸,就势达成。而在无数次由外向内地选择步入某种生活的模拟中,商业销售工作的绝大部分其实已经完成。
于是,中庭以其确定的形式成为一件实用艺术,创造恒久变动的体验、情绪、智慧和能量,达到了自我和环境的结合一致,它处于最美的状态,一切都相互照应着。 “如果去除广场,我的感受就消逝了。 如果没有广场的氛围,那我绝对不会有那些感受的。” 03/ 空间策略 描绘城市未来图景
▲物料图书馆用以展示硬装 通过空间形式改变交互方式,形成仪式,进而改善商业模式,设计师打破常规销售场景,抽取时间轴上与品牌高度关联的多个时间点,再以场景表现在同一空间,融合在地性与时代感,将人、产品借由互动与场景融合。 王中里希望通过这套完整的空间策略帮助品牌解决当下困境,并取得超出预期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也借由构筑平静空间不断探索、激发人们的真实感受,而这一感受不应该被空间预设或讨好。无论过去或未来,城市商业空间图景或将向此发展,而真诚是永远富于感染力的。
▲不断被吸引前来打卡的年轻人 未来,这座城市和人群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以总和的形式反映到建筑和空间中。我们将历史、记忆和精神融入对商业空间的塑造中,它也将永续释放活力、产生价值。 “镇静和诱导之间 使人散开、闲逛,而这正是建筑师有权来决定的。”
- 项目信息
- 项目名称:GIORIO CASA
- 项目地点:江苏 徐州
- 建筑面积:1200.0㎡
- 设计机构:CATANIAN卡塔尼建筑设计咨询
- 总设计师:王中里
- 设计团队:武言、郑海丽、粱剑芳、王典
- 饰品团队:广州家和家居有限公司
- 智能系统:如影know
- 家具团队:北京卓越卡萨
- 主要材料:木饰面、红砖、白色皮革、壁纸、不锈钢
- 设计时间:2021.7
- 施工时间:2021.12
- 项目摄影:金伟琦
- 文案策划:NARJEELING那几岭
- 文中引文出处:彼得·卒姆托《建筑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