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里·晏如,缓慢生长的记忆之家

181.jpg


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庇护白日梦,也保护做梦者。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宅之中,家宅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宅,家宅也灵性地结构我们。
——《空间的诗学》

61.jpg

四年前的深秋,设计师站在一所房子阳台处,看着庭院弯绕的浅水若有所思。彼时水面折射着清晨暖意的光芒,草坪和铺道砖上落满了金色银杏。
一年前的寒冬,经过三个年头的漫长建造,那所房子成为了设计师的新家——“奕贤居。和很多匆忙而就的家不同,奕贤居的姿态非常缓慢,在很长一段日子里它像植物一样安置着,生长着,通过永恒的记忆保留着关于往日的诗歌。

41.jpg

眼下这套房子的主人,是设计师旧时同窗,数次去访奕贤居后,感念于设计师对他们过去时代家宅理想的解读,希望在自宅中复刻另一个奕贤居。因此本案的设计思路整体沿用了奕贤居的版本,起名曰晏如,取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之意。
放弃形式化设计符号,从情感深处挖掘意象,硬装化繁为简,软装素雅澄明,干净舒适的环境烘托出一种退去烦恼的氛围,犹如温和的良夜,也似绵延的稚水。

81.jpg

客厅
整个住宅分三层,流线通长重叠。客厅的建构基于设计师对亲密关系的描绘与想象,线条鲜明清俊,轮廓简洁明亮,消除一切多余的职能,谦卑且自由地承载着居住者平淡的生活影像,光影和内外景观的处理带来静谧清寂的空间感受。
日光映在水上,荷花暄萋地开着,这些微弱而琐碎的时刻,让家屋散布着平静之波。

11.jpg
21.jpg
71.jpg
51.jpg

餐厅
奕贤居中,设计师曾详细记录过儿时乡下吃晚餐的情景,通常是在院子里,天一般已经黑了,昏黄的灯光照着碗里并不十分丰盛的菜肴,也照着草里的风、天上的月、恼人的蚊虫和身边围坐紧挨的家人。很多年以后,每念及此,那些丰盈而无所遁逃的形象与情感依然铺天盖地而来。
餐厅,是一个家的缩影,人可以一直漂泊,但当归家的时候它应当永远在那里。不需要浓墨重彩,淡淡的家具布局把原有的空间净化,简约的型格与干净的色彩即赋予明亮之美和内奢之感。

31.jpg
91.jpg

楼梯
这座房子原建筑利用率不高,楼梯间空间很小,采光条件较差;二楼单个空间很局促,并且卫生间的排气、采光均不佳。设计的亮点是在楼梯的北面墙面进行改造,从而使得自然光能够进入楼梯间,以及在建筑结构不大变的情况下,解决二楼小型空间在功能上不足的问题。

171.jpg

女儿房
不同于公区的横直线条,女儿房在顶面和半分割的背景墙上都将弧线作为重要设计语汇,突出空间的柔美质地。淡山茱萸粉搭配床头包、茶几、书桌、座椅等多种深浅的蓝色,如同春之花叶,在温润的气候中苏醒绽放,洋溢着单纯的美好与灵动。

111.jpg

主卧
所有设计都来自对真实生活的感知与感悟,卧室是蚕眠之地,轻巧而不失包裹感的材质与色彩建构出一个平和舒缓的场域,细节看上去极为简洁,墙面与顶面刻意保持留白,形成背景后退的沉静情绪,兼具人文和典雅之意。薄纱之下,隐约可见窗外风动星移,月落花摇,偌大世界在安静的卧室里化为微观。

141.jpg

书房
毫无杂质的设计语言展演出空间的素朴与沉潜,由开窗漏进的天光莹洁明薄,随着一日中天色的变化错落于内部的白墙与木桌之上,回还往复又消失于无形。

151.jpg

茶室
古人将品茶唤作
醒乡,茶室里的诗意与精神是热闹都市中另一种生活方式。茶瓯香篆,陈年旧蓝,岁月淘洗的文脉里混合着和敬清寂,等到水沈烧处碧凝烟,与君酬酢。

161.jpg

“我在这里,被光线穿越,被阳光和阴影封住……我居住在美妙的厚度中。梅纳尔在《内心的森林》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宅光景,一如本案这个空间给予主人的共鸣与回响。
奕贤居之后,设计师受邀又做了大约四套衍生设计,它们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空间表征,相同的是关于居住情感的研究与延续——我们无法重新体验那些已经消失的生活记忆,但可以凭借空间的生成让它们停留。

项目名称:银城·林茵里
项目地点:南京
空间设计:P C D品奕汇设计
空间摄影:黑曜石
主案设计:李宽喜

灯光设计:顾向华

林荫里·晏如,缓慢生长的记忆之家_1.png
林荫里·晏如,缓慢生长的记忆之家_2.png
林荫里·晏如,缓慢生长的记忆之家_3.png
AI文本分析中……
AI色彩命名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感谢分享!!谢谢!!感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2-4-9 10:16:2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