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VRDV空中蓝色迷你村Didden Village | 首页 | 韩涛——似与不似之间 >>
2010-12-30矶崎新巅峰之作——CAFA ART MUSEUM {:29:}{:7:}{:7:}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ayangspcae.blogbus.com/logs/94779621.html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设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南校区东北角,
建筑占地面积35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
从总平面图上看整个美术馆形体像被基地围合的建筑物自然挤压生成的曲面
美术馆坐落在弧形场地,外形石材幕墙与屋顶曲线过渡形成壳体,似立体回旋镖。三个出入口以回旋镖的翅尖和弯角切割而成,出入口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同时又满足了采光的需要。美术馆外墙覆盖灰绿色的岩板,与建筑的灰砖颜色相协调,协调中富有变化,整个外部结构整齐和谐、层次分明。美术馆内部中间没有立柱,形成大面积展厅,展厅采光利用壳体的一个水平剖面形成类似月牙形采光顶,以自然采光满足对光线的要求。整个建筑外形独特,布局合理。
设计师矶崎新先生具有丰富的美术馆设计经验。他一共设计了12个美术馆,其中巴塞罗那奥林匹克体育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矶崎新在北京的第一项设计,也是他在中国设计的首座美术馆。他在这个美术馆的设计中追求自由和超越。在技术方面,美术馆的设计超过了他以往所有的作品;在思想上,表现得更为自由。矶崎新非常熟悉东方文化,他为美院设计的美术馆体现着东方化的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难能可贵的是该部分设计与原有的深灰色的院落式建筑风格相协调,可谓国内一流。
入口大厅玻璃幕犹如教堂般神圣,参观路线被设定这一点很重要,首先要从入口走到建筑的另一端再通过坡道进入二层展区,这一路线使得观者“不得不”环绕整个高耸的大厅,这种体验使得整个空间像一处巨大的展品一样让参观者细细阅读。
坡道是展馆的重要流线
地下一层
美术馆高24米,共6层,其中:地上4层,地下2层。地下一层为办公区,设有办公室、创作室及会议室等;地下二层设置了专业化的藏品库,包括修复室、研究室、暂时和永久典藏室。地上分为四层,一层为观众提供空旷的公共空间,设有书店、礼品店、咖啡厅以及可容纳380人的国际会议厅;
从上二楼的坡道望入口大厅
二楼展厅
二层是相对封闭的空间,主要满足固定展览的需要,该层完全采用灯光,避免了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对书画的损害,适合书画长期展览。美术馆注重灯光的方向性和可变性问题,采用国际一流的德国Erco照明,同时为了配合灯光,地面采用较为粗糙密实的花岗石材,很好地解决了灯光反射的问题,使内部空旷的空间里,与作品发生关系的空间参数只有光的状态变化一项,体现出当代展览的一种理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层有40米的珍藏陈列室,为艺术珍品的展示提供了安全与理想的空间。
王辉与范凌谈美术馆的对话中提到,三层展厅是整个建筑的一处升华,整个空间没有棱角,没有立柱,就像是一个点向四周扩散准备形成一个有棱角的矩形空间,却在中间演变的过程中停止了,形成了一种所谓更加“原始”的空间。回过头来再谈及到流线,从入口大厅,从坡道,从二楼展厅,又回到坡道,最终呈现的是一个无比空旷混沌的空间,这种变化犹如看一场戏剧,自下而上,从高到低,从小到大。
三、四层主要针对大型展览,空旷的空间没有立柱,展厅采光利用壳体的一个水平剖面形成类似月牙形采光顶,以自然采光满足对光线的要求,可满足多种大型展览的需要,如三层提供高11米,千余平方米的大展厅。这种空间不仅适用于“白色立方体”般的传统展览方法,而且能够展示适合展厅特征的“场地特性型”作品。同时,为满足各种特殊展览的需求,设有特殊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