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说我是一位设计师,其实我是一位设计「思」,思考的「思」,因为我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
李友友倡导“空间流动性”理论并深度践行,于2014年创立李友友室内设计公司。他拥有深度的理论支持与详实的实践经验,在设计中坚持为每一个空间环境找到最合适的物料,从功能、美学与预算等多个维度考量,追求极致的设计效果与居住体验。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家宅,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能予人温暖的慰藉,其设计于极简之中透射出生活方式的丰富度。
李友友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专注于现代极简主义的私宅设计与研究,为私人业主打造极富建筑感与空间流动感的居所,目前已为100多位客户实现理想之家。多年发展,公司业务涵盖私人住宅、地产设计、国际学校、创意办公、商业会所、公共空间等设计咨询、室内设计及软装设计等专项服务。
Highlight Review
#精彩回顾
在本次分享交流活动中,李友友基于其丰富的住宅设计经验与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一众设计新锐共同探讨新时代下,面对日益变化的空间功能需求、伦理关系等,设计师应该如何实现设计价值。
针对此,李友友从国际化视角出发,对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流动空间美学”进行了当代性的延展,即“空间流动性”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阐释其中的主要创意:柔性的开放空间、微妙的流动空间及互动的全面空间。
柔性空间:开放与私密的平衡
密斯·凡德罗所秉持的流动空间美学,就是不强硬定义空间的范围与限制,允许使用者依据自己需求自由定义。而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空间内部多以墙与门作为场所切换的出入界面,为居者建立“开放”与“私隐”之间的防守机制的同时,也令空间围合成一个个封闭的空间,显得凝滞而沉闷。
以「佛山金域滨江」为例,李友友认为,空间的“开放”或者自由应该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因此,他将客厅阳台的间隔及墙体拆除,让人一进门即可看到开阔敞亮的户外,于视觉上延伸、放大整体的空间感。在减除繁复的同时,李友友采用了多功能柜体,保留了居者的私密与安全感,实现了开放与私密之间的一种“柔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