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素食在全球越来越流行。福顺斋是设立于深圳弘法寺内的素菜馆,为前来仙湖植物园和弘法寺的游人、香客提供素食餐饮,同时也能提供较高规格的素食商务宴请服务。中国的素食传统由来已久,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慢慢完善了这一饮食传统,不杀、不吃动物是佛教素食的发心。
深圳弘法寺始建于1985年,所有建筑几乎全部是黄琉璃瓦顶,从大雄宝殿到公共厕所。按照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规制,黄琉璃瓦以及相应的建筑屋顶形式只有皇家寺庙才可以使用,而且只有大雄宝殿可以用,其它建筑极少出现。虽然今天建筑法规并不管黄琉璃瓦的级别性使用,但包括弘法寺在内的诸多寺庙黄琉璃瓦无处不在,加上仿古建筑的设计并不精美,整体难免给人一些单调、粗陋的感觉,不过寺庙建已成多年是个无法更改的事实。因此,餐厅与公园、寺庙环境的融合与互补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福顺斋的空间设计构思是从进入弘法寺山门后层层递进的空间感受中慢慢出现的。先是从繁华喧闹的都市中心来到山里郁郁葱葱、宁静的仙湖公园,然后进入香火鼎盛、热闹的弘法寺,餐厅又是位于寺庙的安静角落,场景的转换富有节奏、韵律变化。弘法寺的建筑设计尺度都不小,但是细部设计都略欠缺精度,希望餐厅设计能给前来就餐的人一种精细、丰富的感受。
餐厅坐落于寺庙背后山坡上的一个三层的楼房里。建筑是个极其普通的长方形方盒子,外立面根据公园规定刷的是绿色涂料。一层是大堂和厨房,二层是部分厨房和包间,三层都是包间,还有个后山的入口。首先将入口的雨棚、茶吧、水池和花坛等部分做了功能融合,使单调的建筑入口变得有温情,在远离寺庙主殿堂的清静处营造一个小有热闹的区域。从入口青瓦主题墙面开始,将包括寺庙在内的中国传统屋面瓦的丰富性引入餐厅作为主要装饰元素,虽然餐厅并不能把中国屋瓦作为遮风挡雨使用,但是各式屋瓦的传统及当代的装饰用法却是百看不厌的经典符号。首先在三处重点部位的立面墙上用了黄琉璃瓦,与弘法寺处处可见的黄琉璃瓦遥相呼应。另外在大堂、楼梯间、大部分包间等部位使用了各种拼法的小青瓦墙,与大面积白色稻草漆和木饰面形成了空间基调。为了让顾客尤其是广大佛教信众能直白的感受到素斋餐厅的符号,在大堂和部分包间的顶上设计了简化的菩提叶造型,淡绿色的叶子使人联想到以绿色为主的素食,同时淡绿色也是与建筑外墙和室外公园绿色的一丝呼应,菩提叶造型的点缀考虑了普罗大众对佛教素食的理解。
餐厅邀请了深圳高文安设计公司完成了软装设计,选用配饰品精致唯美,只是可惜没有和空间设计师做过任何交流,对整体的空间构思系统没有深入了解,最终呈现效果和低调、质朴的设计要求有所偏差。其实空间设计并没有将小众青睐的“禅意”作为风格考虑,端庄、平实才是基调,同时略有一点传统民俗风情。来公园及寺庙的人社会背景差异极大,所谓“禅意”在不同的人心中也有迥异的理解差异,而且素食和禅意也并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寺庙里本来到处都是佛教文化的图像与文字,这里也并不是让人感受高冷和开悟的场所。因此避惯性思维,让客人轻松愉悦的吃一顿素食就是餐厅的目标。配饰整体相对业主最初要求的质朴有些过分华贵、精致了些,“禅意”的矫情削弱了空间不少朴素、平实的亲切感。比如一层散座大厅的顶部已经有了些淡绿色的菩提叶造型,给了大众一种直白易懂的素食主题联想,再挂一道白色菩提叶就显得过分表面化了。散座小厅顶上原设计是挂一些竹编斗笠灯,农民的传统日用品与宫殿琉璃瓦墙形成一种强烈对比趣味,但是也是换成了些白色菩提叶灯就冷清了不少。有些空间的墙上挂了些佛教偈语、诗词,其实在已经充斥了大量佛教文化的寺庙里就显得有些过分说教和表面化了......
不过,诸多因素能够得以聚合在一起就是一种缘,缘就是一种佛系的解析。
- 工程名称:深圳弘法寺福顺斋
- 坐落地点:广东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弘法寺内
- 面积:2200.0㎡
- 空间设计:上海善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设计主持:王善祥
- 参与设计:王善辉、龚双艳、李哲、黄国峰
- 灯光顾问:陈海珊 电气设计:刘斌 给排水设计:马磊
- 软装配饰设计:深圳高文安设计有限公司
- 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 主要装饰材质:稻草墙漆、瓷砖、木饰面、青瓦、琉璃瓦、玻璃、石材等
- 摄影:广州万隽视觉艺术有限公司
- 竣工时间: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