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整体造价,教学楼和办公楼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了预制和现浇结合的方式。与普通的预制体系相比,我们进行了三处新的尝试。一是用悬挑支撑南侧单排教室的外廊,以获得走廊空间与庭院之间的自由界面,其导致的单跨问题通过在进深跨中增加剪力片墙予以解决;二是通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型板,取消了次梁和大部分吊顶,电管线和大堂的喷淋支管都得以在槽型板中行走,使7.5m x 9m的教室单元获得了最大的净高和空间的完整性;三是在进深方向放大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结合部,在改善梁柱交接点配筋和现浇条件的同时,用半拱形的放大柱头形成了塑造空间秩序的基本骨架,拱门框架的结构要素在校门、大堂、走廊、教室、小木屋、图书馆和体育馆中不断再现,成为空间赋形的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