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鹿特丹城市之塔
地点:荷兰鹿特丹马斯港
面积:83 400平方米
设计单位:Monolab建筑师事务所
Monolab建筑事务所主设计师Jan Willem van Kuilenburg认为在Erasmus大桥之后,鹿特丹急需一栋真正意义上的欧洲摩天高楼,能让鹿特丹引以为荣。 高450米的城市之塔展示着勃勃雄心,鹿特丹也会因此而重新打开建设宏伟建筑的窗户-鹿特丹一直是试验性的城市,自从二战城市中心遭到轰炸便丧失了勇气。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现在也是事后进行投资促使经济回暖了。
设计理念
城市之塔屹立于鹿特丹马斯河港口的水中,占地83 400平方米,建筑又如雕塑般自由奔放,与周围建筑相比显得尤其出众。传统的塔楼一般建在大型停车场上方,而这水中之塔本身成为了港口,同时衍生了另一个停车场的建设,拥有1000个车位,平衡了高塔与周围都市环境。三角形的钢结构元素贯穿塔体,每隔12米的横向结构支撑受力。每一层就像是“三脚架结构”,横梁从中心的圆向外辐射,中心的圆结构垂直连接,内为紧急出口楼梯。外立面由约为7500块独特的三角形光电玻璃面板覆盖,提供塔楼所需电能。塔楼地基很深,以承受垂直的张力和水平的风力。塔楼专设5层以备火警,进行人群疏散和气候服务。
此外,传统的塔楼需要内部输送核心通道如电梯和紧急出口,这样内部核心破坏了楼层空间,并且每一部单独的电梯都占据一个垂直核心,因此,该项目将这个核心设计成“网格”设置在外部以运行电梯。“网格”由垂直的钢结构以及每隔16米的水平钢结构构成,斜线时电梯水平移动通道,电梯底部还备有液压装置对运行偏差进行调整。“网格”和塔楼之间是一个中空大厅进行连接。垂直的传输系统让人感觉工程仍“在建”中,“在建”对鹿特丹生活的人们来说已习以为常了。塔楼还设有钢结构的人行道通向停车场,码头和地铁。防滑玻璃板材形成了半透明的走道表面,像天桥一般环绕整个项目,配合停车场的布局,最多可供7 000人同时使用。城市之塔内有公寓,办公空间,以及特别娱乐和商业项目,宝kosange观景台和运动俱乐部,咖啡厅,餐厅,酒吧以及极限运动设施;这些特别的项目由透明玻璃覆盖,从外部可以看到由透明光电玻璃装修的公寓和办公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