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阿姆斯特丹·水岸新城·Eaton的家,点击「链接」即可体验新式运河屋!
阿姆斯特丹·水岸新城
因水而发的阿姆斯特丹曾以运河屋而被广泛熟知,如今因经济危机而催生出的新运河屋,又成为新的观光之地。
阿姆斯特丹实在是个百面玲珑的城市。
■ 阿姆斯特丹
当我们谈论她的时候,是运河之城,是博物馆之城,是健康环保的自行车之城,也是欧洲性都。
若不走进,实在难以体会这份风雅中显露潇洒的别样风姿。
■ 阿姆斯特丹运河
■ 荷兰国家博物馆。摄影:炯福黃
■ 梵高美术馆
■ 阿姆斯特丹随处可见的自行车
■ 阿姆斯特丹知名红灯区
而她的特别,还有一份体现在运河边的建築上。
■沿河分布的建築 摄影:shutterstock
沿河分布的房子好似色卡一般,有着丰富色调。不论是午后阳光充沛之时还是寂静午夜,光影和色彩总在河面追逐。
比丰富色调更抓人的其实是那时而宽,时而窄,时而东倒西歪的样子。
■ 运河两边宽度不同的房子
究其缘由,是因在12世纪末,阿姆斯特丹凭水上贸易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因水而发”的富人率先相中运河,在市中心的运河边建起了宽敞的房子。
由于当时房屋税是以房子的宽度而定,于是为了尽量减少税款,中产阶級便在运河对岸建造宽度略小的房子。钱较少的人则只能在后开辟出的绅士运河、皇帝运河边搭建更窄的房子。
■ 东倒西歪的房子
东倒西歪的样子倒不是像比萨斜塔那样偶然于后期作用,阿姆斯特丹的倾斜反而是出于先辈的良苦用心。
位于河海交汇处的阿姆斯特丹,地基并不牢固。为了平稳,早期的人们盖房子会先打木桩作为支撑,再用木头造房子。然而木头并非一劳永逸,在15世纪的一场火灾之后,人们改用砖石建房。
■ 1900年运河景色
但由于大多老房子的桩基仍是木桩,内木外砖的结构使房子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倾斜,最终形成了阿姆斯特丹房子东倒西歪的奇观。
■ 如今笔直且宽敞的房子
如今的阿姆斯特丹,房屋早已改变了细长狭窄的風格,也不再是歪七扭八的酒醉模样,而是笔直站立且逐渐往内陆发展。
不过就在前两年,却又出现了好几幢细窄的沿河而建的房子。
■ 沿河而建的Wiener&Co社区。摄影:Luuk Kramer
这片位于东部海港群岛上的新房子名为Wiener&Co社区,名字来源颇为直截了当——只因建立在Wiener&Co工厂原址上。
这块区域由来已久,上世纪70年代Wiener&Co机器制造厂在这里定居之前,就已有造船厂和滑道的历史。机器工厂在2000年关闭之后,这里便成为一块废弃地。
■ Wiener&Co社区与早期的运河屋。摄影:Luuk Kramer
在荒废已久的空地建造酷似早期运河屋的新房,不免要问,是出于怀旧吗?
嗐,还不是因为经济危机呀。
经济危机使阿姆斯特丹的住房市场陷入停滞。久居内陆的都市者们也因此对封闭式社区愈发过敏。于是开发商和建築師不约而同选择了运河屋。
■ 垂直于水面的房子有独立通道与运河相连。摄影:Luuk Kramer
沿河而建的房子向来都不与封闭二字挂钩。
开发商在垂直于水面的位置建造了14个单户住宅空间,以7为单位,分为两组。其中11个住宅空间有独立通道可与运河直接相连,临河的露天阳台也能随时切换成码头,方便人们上下船只。
■ 伸入运河的台阶。摄影:Luuk Kramer
■ 社区中间的活动场地。摄影:Luuk Kramer
除了可自由分割的水上房屋,社区还有远离运河的复式公寓。而这些公寓则靠一条伸入运河的台阶与运河间接相接。这样一来,便能满足社区的开放需求,能让所有住户自在穿梭于家、运河之间。
■ 社区的模型图。摄影:Luuk Kramer
位置、社区规划都极力靠近传统运河屋,在房屋設計上更是追求一致。细长身段在经济危机下自然不必再解释。不过挺多人都想不到,落地窗的这个气质现代的設計,其实在阿姆斯特丹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 社区中建築采用大窗户的設計。摄影:Luuk Kramer
大窗户是阿姆斯特丹建築一贯的记忆点。
回归线周围的我们大概难以体会阿姆斯特丹对阳光的珍重。大窗户甚至整面墙都变成窗户,是为了能时刻将自然光引入场景空间。除了采光,大窗户的設計也是出于方便搬家,大小家俱直接从窗户过,省时又省力。
■ 单户住宅空间以明亮的黄作为主色调。摄影:Luuk Kramer
■ 公寓以褐色砖石为主。摄影:Luuk Kramer
在色彩上,也是一如既然的丰富,不过比传统运河屋来的更大胆。明亮的黄作为单户住宅空间的主题色,公寓以褐色为主,这在周围一众深色住宅空间中显得尤为亮眼。
Eatone的家
现代主义的运河屋
于是这座水岸新城也逐渐演变为博物馆、商圈之外的另一个迷人去处。Eatone就住在这个迷人之地。
■ 各层平面图(一层、二层、三层)
虽为运河屋,外观也依旧高瘦细长,但场景空间却早已不是传统运河屋那样局促,反而让人觉得宽敞。
当然,开放式的設計对宽敞功不可没。
■开放式厨房、餐廳、客廳
拒绝封闭状态的一楼、二楼,拆除了间隔墙,使整个楼层一览无余。这种无墙設計,使得每个空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连通,即使是在二楼,也能毫无障碍地俯瞰一楼。
以及珍贵的阳光可以充满场景空间更多的地方。
■ 大量木质家俱
“戏剧性”是Eatone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对于出生在传统运河屋且渴望搬离运河屋的他,成年后的新家又是一间运河屋,实在是足够戏剧与冲突。
于是他索性将这份戏剧性带入家中,不同于室外的鲜亮跳跃,Eatone的家则盛行稳重的木质情绪。整个空间以简练的白色墙面与原木的木质家俱做底,小面积辅以白色金属、花色大理石。
不过也总能在沉稳的场景空间里找出一两处叛逆。
一楼楼梯处与休息区的两幅抽象画,在线条规整的一楼,稍显个性。
■ 二楼餐廳红色扶手椅和墙壁上的画
在更上一层楼的二楼,叛逆值也随之增加。
不再仅限于画作,而是覆盖至家俱上。在需要鲜艳食材勾起食欲的餐廳里,Eatone选择了正红色的扶手椅,作为Pierre Paulin的经典系列,椅子又被称为“小郁金香”,半开的花瓣既精致又优雅,不过桌上的花似乎已先一步盛开。
■ 二楼客廳明艳黄的心形椅
Verner Panton設計的心形椅将客廳点亮,这把因心形轮廓而得名的椅子,靠背的延伸翼其实与米老鼠的耳朵极为相似,这种浪漫中藏童趣的小心思,Eatone也丝毫不懈怠。
■ 二楼客廳里的黄铜灯
客廳中明朗的黄色还延续到黄铜灯与靠垫上。
■ 二楼书房
不过明朗并未跨入书房,书房照旧是沉稳的模样。深色的木质书架挂在稍浅的木墙上,倾斜的开口增加了书架的立体感,也或许是Eatone特意安排了这次“向阳性”,为了让书本也多晒太阳。
■ 三楼臥室
三楼的臥室与一楼较为相似,只留了简单的线条和颜色。同色系的床、斗柜和圆凳,不再让臥室因丰富色调而显得跳跃,而是让臥室回归到传统的木质生活中,只需尽情展现自然与自在。
■ 房子顶层的露台阳台
来自传统运河屋的Eatone,喜欢这座水岸新城的新,新的外立面,丝毫不倾斜的构造,新样式的屋顶,屋顶额外的阳台足以年轻人享受生活。
不过他也留恋房子的旧,新城保留的细长格局与大窗户,正好符合他心中运河屋的标准。
对他来说,这是理想中的新旧交融,也是理想的房子。
项目信息
地址:1018 MR Amsterdam
开发商:Terra Ontwikkeling
建築設計:Arons en Gelauff
场景空间設計:Janson Goldstein
全案服务 · 软装設計:美璟設計中心
家俱及软装产品品牌:LEM Piston Stool、Knoll、Artifort、Wuu、Jesse、Verpan、Martinelli Luce、Poliform、Vitra、Oleant、Dale Italia、Serge Mouille、MissoniHome、Herman Miller、Midgard、Casamania-Horm、木智工坊、映刻
摄影:Luuk Kramer、shutterstock、炯福黃
音乐:bensound
点击「链接」进入VR,身临其境理想中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