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时,梁思成曾言:
“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築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師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築師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作为建築設計師,我们遇到真正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时总是特别兴奋的,因为那大多意味着我们的設計必将产生更深远的意义,比如——为了文化的流传。
芒果台综艺“向往的生活”曾在苗寨拍摄,将苗族最实际的生活状态展现在了全国观众面前。观众看到的是山川之间的迷雾美景,而設計師看到的,是简陋的村屋、难走的山路、和“被山困住”的文化。
项目所在地陶尧·雷山县就是这样的县城,自带独特的文化底蕴,又有特色民俗风情,却没有传播的出口。因此,规划将这座“世界苗族文化中心”设立在此处,意图打造“天下西江、世界陶尧”的地区发展契机。同时,搭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平台,探索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新理念。
在项目設計之初
我们翻阅苗族历史,探寻当地传统
在 村落中 · 屋檐下 · 自然里 发现独特的文化元素
希望通过設計表达,展现其中所蕴含的
“ 相约 · 传承 · 生长 ”的概念
于是,我们将設計思路归为...
相约在村落中
小体量建築聚居是苗寨的传统建築模式
陡斜的山壁让它们形成了特有的层次感
于是“小体量聚居+层次感”的构造方式
被我们沿用于展示中心的整体布局
然而密集的结构必然会挤压有限的公共空间
于是我们在每个层次空出一片广场
给文化的传播留出呼吸,跟随游客在公共空间里流动
① 我们以村落布局构建展示中心体量,設計体现苗寨气质,符合雷山乡土性,符合传统村落特色。
② 生成功能布局,根据层次划分功能布局,寻找公共空间。
③ 打造一条苗族文化演绎轴,根据层次划分展示中心体验内容,符合游客游览习性。
展示中心效果图
传承在屋檐下
苗族人代代都在黑瓦屋檐下生活
几乎所有的苗寨民居也都是统一的黑瓦石墙制式
这源于贵州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以及苗族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习性
他们的建築材料普遍就地取材,地基也是随山势而建
于是我们在展示中心的外立面設計上
遵循用黑瓦石墙,表现最具苗寨特色的文化形象
① 我们以艺术手法将屋檐形态設計为入口造型
② “传承寻源”,遵循传统苗族建築用材,强化苗寨特色,以艺术手法,展现最具苗族气质的文化形象。
中心入口效果图
生长在自然里
“半山半寨 依山就势”
传统苗寨建築都是依山而势,小体量建築的灵活性
让村寨与周边的山势环境完美融为一体
而展示中心的建築設計也依照原有场地特点
遵循山势变化搭建“建築天际线”
而在建築层次间错落填充的景观植被
与石材、黑瓦这些原生材料一起
让建築从长在山中,融于山中
① 项目选址就山抱川,完美嵌入山势
② 让建築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小体量建築的灵活性让整体建築群能够随山就势。
③ 同时打造丰富景观,让建築与自然相融,层次丰富的景观植被,还原苗寨自然特色。
景观绿植效果图
“越民族,越世界”,我们希望,这座“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能够为这份瑰丽的民族文化,打开世界之窗。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竞赛方案
项目地点:贵州·陶尧·雷山
规划設計:新空间集团 | 新空间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