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致命女人》剧中软装。
最近,美剧《致命女人》火了,60年代的家庭主妇、80年代的社交名媛、2019年的精英律師,三位女主在不同时间线搬进同一栋大豪华住宅,面对婚姻中发生的出轨和欺骗,一步步发展为鱼死网破的“杀夫案件”。
这部偏极端又drama的爽片在剧情上吊足了人的胃口,最后一集更是让人大呼“这部剧绝了!”,与此同时她们家里的软装設計也很值得深度扒一扒。
如果分别为三位女主的家定义一种風格,那么一定是这样一部居住空间进化史——
60年代的莫兰迪色墙面+深色柚木地板,是温馨经典的复古美式风。
80年代的紫色绒面墙纸+大理石地面,是尽显豪气的上世纪混搭风。
2019年的浅色墙面+人字拼木地板,则是“轻空间设计、重软装设计”的乡村美式风。
1
2019:乡村美式风
毕竟同样活在2019年,女主Taylor的家是最符合当下主流审美的,整体上偏向于乡村美式风的感觉,若是再多添些铁艺材质的钢管家俱,便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式工业风了。
厨房的几盏有色玻璃吊灯引人注目,但藤编灯这个元素更值得我们关注,外观上很像矮胖版的宜家希利斯吊灯。
△品牌宜家,希利斯吊灯
走性价比路线的宜家藤编灯已经畅销多年,而藤编元素一旦和大牌手工沾边,不仅会火而且一定巨贵。
△品牌AY Illuminate,Nama 1吊灯
餐廳的温莎椅是美式风必不可少的平价家俱,它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白金汉郡,而后在美国家庭被广为使用,前阵子大火的《都挺好》苏家老大的美国房子也用了它当餐椅。
△温莎扶手椅
餐廳边上的起居室用了很多简约款家俱,比如木根玻璃茶几、大理石白色角桌、棕色单人沙发,都有着简单轻巧的几何外形。
△木根玻璃茶几
△大理石白色角桌
△棕色单人沙发
棕色单人沙发的工艺与瓦西里钢管椅接近,都采用了镀镍钢管+皮革的設計组合,后者是著名匈牙利建築師马歇·布鲁尔为了纪念老師瓦西里·康定斯基在1925年設計的,作为包豪斯的代表作品它曾被称作20世纪椅子的象征。
△瓦西里钢管椅
起居室的布局显得随意但cozy,正中央的多人大沙发占据C位,周围还有造型各异的扶手椅和单人沙发与之相对,适合家中三五好友来做客时相对而坐闲聊。
△品牌HAY,CAN 1 扶手椅
比起家中所用布面与皮革沙发的朴素低调,女主在被老公和小三赶出家中后,入住酒店客房的单人沙发显得更为贵气,黄铜材质环绕的設計更有一种轻奢感。
△品牌Caracole,Ice Breaker单人沙发
在灯具的选择上,黄铜材质的壁灯为乡村美式风增添了一丝现代华丽的气息。
△品牌Visual Comfort,壁灯
楼梯的下方原本是一张玻璃茶几,被打碎之后换成了一个棕色皮革的换鞋凳,颜色上与门口角落的棕色单人沙发相呼应,为了避免单调还用了一块盖毯与之搭配。
△品牌Hooker,棕色换鞋凳
换鞋凳的边上放了一把木制扶手椅,它往往作为经典的餐边椅使用,X形的椅背設計体现出浓浓的复古風格。
△品牌Kasson,法式乡村扶手椅
入门处高挑的层高之下挂着各色球形吊灯,很多居住空间大牌都出过类似款的吊灯。
△品牌Maxim Lighting,球形吊灯
△品牌moooi,Radom灯
2
1984:奢华混搭风
時光往回拉到30多年前,Simone所处的年代就要豪华和浮夸多了,入户处的紫色绒面墙纸、大量的土豪金和水晶灯,活脱脱的大型豪华KTV既视感。
身为社交名媛的Simone很舍得在软装上花钱,几乎什么看起来贵就放什么,中央的大水晶吊灯第一眼就传递出奢华感,底下的软装设计陈设左右对称显得空间更为气派。
△水晶吊灯
入户后的楼梯边上是一张圆形的法式换鞋凳,繁复花纹与金条流苏是贵族的身份象征,让人仿佛回到了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
△入户换鞋凳
在客廳整体的紫色基调之下,与之搭配的是金光闪闪的各色家俱:金色陈列柜、金色玻璃茶几、金色玻璃抱枕……Simone极尽所能地用软装在宣告“我就是富婆”。
△玻璃陈列柜
金闪闪的茶几用了蛇头这一软装设计元素,意大利“時尚狂野教父”Roberto Cavalli常用动物图纹元素展现狂放张扬的特色,蛇型扶手的Snake单椅就是其居住空间线的代表作。
△品牌Roberto Cavalli Home,蛇头扶手椅
也许是为了表现Simone的华裔身份,房子里有不少东方元素的软装设计品,比如沙发上金色的回纹抱枕让人感受到别样的异域风情,正红色的狮子头陶瓷罐是欧洲宫廷常见的软装设计。
△狮子头陶瓷罐
△回纹抱枕
回纹同时也是奢侈品牌范思哲的最爱,经常可以在他们的产品中看到这个元素。
△品牌范思哲,咖啡桌
餐廳上方悬挂的吊灯造型流畅优雅,是近几年轻奢风当中的爆款。
△品牌美灯荟,玻璃吊灯
作为一名经营艺术画廊的名利场贵妇,Simone的家里各色挂画和艺术品随处可见。
中式传统的黄底仙鹤三联画沿旋转楼梯而上,挂在紫色绒面墙纸上显得尤为醒目靓丽。
△品牌麦田居住空间,新中式山水画四联画
萨姐的这幅自画像则充满了波普風格,用这样的模仿向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代表作《玛丽莲梦露》致敬,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大众流行文化。
△《玛丽莲梦露》 by 安迪·沃霍尔
花纹繁复的黑金壁纸加上黄铜材质的壁灯、台灯、落地灯,正好把整个臥室空间衬托得格外高級和神秘。
臥室门口一左一右对称放着白色的斗柜和台灯,角落里是美式经典的粉色单人沙发。
△品牌Caracole,大斗柜
△品牌Ethan Allen,Lucian椅
除了金色的黄铜灯具之外,臥室也有不少银色和白色的单品,银球台灯与白色双门床头柜依旧对称,床尾的亚克力床前凳颇具轻奢前卫感。
△银球台灯
△双门床头柜
△亚克力床前凳
豪华住宅的厨房自然十分宽敞,处处充满了金色的点缀细节:金色的大吊灯、泛着金属光泽的花盆、黄铜的下午茶餐具……连百叶窗都一条条地刷成了金黄色。
大理石吧台边的圆形大餐桌走轻奢风,玻璃与镀镍的材质组合给人现代而時尚的感觉。
△圆形餐桌
3
1963:复古美式风
最后时间追溯至1963年,家庭主妇Beth Ann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最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复古美式風格。
薄荷绿的整体橱柜与格纹和小碎花墙纸,颇具用心做好一茶一饭的田园生活气息,也符合Beth Ann“女主内”的全职主妇身份。
厨房的软装总体上很简单,此处再次用到了温莎椅作为餐椅,作为美式风的典型代表很有60年代的感觉,餐桌上方的黄铜吊灯是复古感满满的中世纪風格。
△温莎椅
△黄铜吊灯
Beth Ann的老公Robert则是典型的“男主外”,他办公室这盏台灯的造型来源于一款经典設計:丹麦照明品牌Louis Poulsen的PH系列灯具。
△品牌Louis Poulsen,PH台灯
PH灯,又称松果灯,是丹麦設計師保罗·汉宁森在1924年設計制作,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推出的经典灯具設計。
它打破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于灯具的认识,成为了汉宁森的流传迄今的经典設計,也成为了斯堪的纳维亚設計的经典,被誉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風格”的最佳注脚。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强调科学、人性化照明的設計師,汉宁森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灯具要提供一种无眩光的光线,并且创造出舒适的氛围”这一設計理念。
PH灯因过于经典的設計而不断衍生其他造型,最终发展成一系列不同材质的灯具,构成了软装复古設計的必备单品之一。
△PH 3/2 Academy
△PH 3/2 Table
Beth Ann可谓井井有条的持家小能手,她很注重对起居室的细节把控,美式软装设计镜和六边形软装设计画透出那个年代特有的精致感。
△美式软装设计镜
△六边形软装设计画
客廳的吊灯也是经典的美式铜灯,剧中使用的是加上了灯罩的款,还有不同水晶材质的新設計款,是来自美国顶尖設計師E.f. Chapman的作品。
△双层美式铜灯
△品牌Visual Comfort, 美式水晶灯 designed by E.f. Chapman
餐廳的吊灯也很别致,美国著名設計師Barbara Barry有設計过类似灯泡造型的灯具。
△品牌Visual Comfort,美式吊灯 designed by Barbara Barry
餐桌上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黄铜烛台和水晶雕刻花瓶是美式风的常见款式,凸显出两人足以负担这栋豪华住宅的家庭经济实力。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种風格迥异的软装脱胎于女主的性格和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