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位于涪江流经重庆潼南区中心区域两岸,南侧紧邻大佛寺四級风景区,地处潼南城市形象展示的核心区域,是高密度城市中难得的滨河滩涂绿洲。設計師以打造“与洪水相适应的滨江滩地——涪江湿地的回归”为設計目标,尽可能保留河道的滩涂湿地环境,压缩城市阳台的边界,架设步行廊道,增加市民的湿地体验空间。项目以“江舟花堤悠悠走,三千须弥漫漫寻”为愿景,挖掘潼南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一个是历史悠久的航运文化,一个是以大佛寺为基础的的佛教文化。从而打造具有本土文化性格的城市滨河湿地景观公园。
目标与挑战:
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主要滨水空间,同时也是潼南的城市名片,設計面临重大的挑战:如何打造独具地方特色又能满足城市活动功能的城市滨水景观。
场地主要是涪江冲击出来的滩涂,多为砂卵砾石,渗水严重,场地外围是已修筑的20年一遇的防洪提,設計師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与洪水相适应的景观?如何保护作为城市稀缺资源的中心区域湿地?同时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如何通过场地景观設計来激活城市活力?
設計策略:
打造与洪水相适应的滨江滩地——涪江湿地的回归。設計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与洪水为友的弹性設計:大部分场地处于5年一遇的洪水线以下,洪水来临易被淹没,所以在設計区域内,設計師利用最小干预措施,尽可能保持地理风貌,在此基础上设置人行步道系统,增加湿地的体验效果。同时,将主要活动空间及设施布置在不易淹没区域降低了维护成本的同时,也不影响场地的市民参与性。
(2)恢复滩涂的动植物生境:构建生态护坡,在江心岛恢复原来的枫杨和草丛植被,并且增加树岛,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3)打造活力的城市客廳:根据用地适应性及项目定位,划分不同功能区域——运动休闲区、城市阳台区、大佛寺湿地区等,设有涪江浴场、运动客廳、城市阳台、花梯漫步、江舟湿地、莲花净土、密境修行等多种活动空间,为市民游玩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
(4)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梳理当地的文化,提取与场地最相宜的两个文化,即大佛寺板块的佛教文化,和金福岛对应的航运文化,通过场地及场地构筑的設計立体的展示地方特色、精神。
结论:
公园建成后,提升了整体城市的形象,并且成为潼南的城市新名片。設計師以保护湿地,重新激发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原则,以与“洪水为友”的設計理念,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增加场地活力,为潼南未来的城市风貌提供了样本。
项目名称:金福岛湿地公园和大佛寺湿地公园設計项目地点:重庆市潼南区项目规模:99公顷建成时间:20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