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幼儿教育,我们仿佛被“歪果”秒杀了。“歪果”的幼儿园朴素优美、亲近自然
“歪果”的孩子们随意奔跑、愉快玩耍,而我们的幼儿园似乎都差强人意,孩子们也被保护起来,“排排坐、吃果果”。
来自厦门的吴翔和常蕾夫妇并不服气,他们卖掉豪华住宅,走遍全世界寻访最好的幼儿老師,只为创办一所让世界记住的幼儿园。这所幼儿园里,没有尖角、没有边界、没有终点,把童年最珍贵的自由还给孩子。
01 要有光!
理想的幼儿园场地需要有阳光、草地和泥土,并且能够用自然的材料去建造,因为这些是儿童长大中最珍贵的元素。但厦门岛内寸土寸金,业主能够找到的最“好”场地,是一处被設計成邮轮状的独立建築,完全依赖人工照明。
▼ 完全依赖人工照明的场景空间
采光是幼儿园設計中的最基础要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场地“不可能”改造为幼儿园。幸运的是,立木設計接下了这个挑战。出于结构稳定和加固成本的考虑,設計保留全部结构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贯穿三层的中庭,确保所有教室实现双面采光,不再依赖人工照明。
▼ 保留结构的基础上打开采光中庭
02 树林漫步!
中庭利用保留结构将“小树林”搬进幼儿园,上下奔跑,在自然里穿梭。
柱子成为树、梁成为桥,连续的楼梯和滑梯围绕“树”盘旋而上,激活各层空间。
▼ 树林漫步
▼ 中庭下的草坡和沙池
▼ 富有张力的楼梯曲线
树屋平台作为阅读角和手工角,是小朋友的专属空间。
三层成为场景空间外结合的大活动场地,跑道从中庭衍生出来,利用连续自然的曲线划分出不同主题活动区域,并通过塑胶跑道串联起所有场景空间外活动。
▼ 奔跑着去滑滑梯的孩子们
▼ 孩子们在走廊上玩耍
03 细节是魔鬼
幼儿园設計充分考虑了1.5-6岁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与长大的一切细节,設計过程结合专业的蒙特梭利理念和知识,呈现了教科书般的蒙氏幼儿园样板。
孩子们入园,换鞋,洗手,更衣,喝水,活动,所有的鞋凳,书柜,衣架,桌椅等全部按照儿童尺寸設計,更“魔鬼般”地区分了1.5-3岁的小童到3-6岁的大童的身体尺度。
▼ 幼儿园的一天——精确到每一个细节
1021次倒角
这是一个没有尖角的幼儿园
全园所有空间均采用了圆弧形倒角設計最大程度避免了各类尖角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孩子们可以恣意奔跑,不用担心磕碰。
▼ 整个幼儿园没有一处尖角
2108米奔跑
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幼儿园
从入口的旋转楼梯开始,整个幼儿园被一条满载欢声笑语的自由路径串联。
▼ 入口的旋转楼梯
▼ 旋转着的楼梯和滑梯
360度视野
这是一个没有死角的幼儿园
全园以浅木色为整体基调,大面积的超白透明夹胶安全玻璃创造出纯净、公平、宁静的空间环境。
▼ 安全通透的走廊
教室采用柔和的色彩和材料,创造像家一样安全、温馨的氛围,鼓励孩子们激发自我的潜能。
▼ 教室入口鞋柜
▼教室的门采取透明玻璃,防止开门时撞到孩子
▼ 儿童餐廳——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做蛋糕
設計预留了每位主教老師布置教室的可能,在中庭走廊上路过每间教室的“橱窗”,就像进入到一个个爱与艺术凝结的小世界。
▼ 双面采光的教室,明亮又温馨
▼ 创造鼓励型环境
▼安全通透的教场景空间卫生间
- 更多图纸 -
业主:厦门心蒙·蒙特梭利幼儿园
設計:立木
总建築師:John
项目经理:郭先生、刘津瑞、冯琼設計团队:朱嗣君、赖武艺、郭威、冯菲、明香邑、杨煌伟、张速、张淏晟、张恩东、谢舜冰、林澤徽、杨绪伦
结构顾问:刘成亮
机电設計:TEA 立木机电
景观設計:IA 立木景观
設計时间:2018.10-2019.01
面积:5000m2
主要材料:墙漆(芬琳漆TIKKURILA).PVC地板(马斯塔MASTA).天花板(可耐福KNAUF)
摄影:胡义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