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的打造
奠定的是大区的灵魂
我们将分享多个示范区案例
领略不同风味、调性的示范区项目
建築与基地间应当有着某种经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连结
—Steven Holl
建築与环境的联系
富阳,山青水秀、景色迤逦,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横贯全境。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一座凝聚文人文化的历史名城。项目位于富阳区江滨东大道北侧,过浅山向北即达基地,在群山环抱中可见青山绿水。
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场地里,建築应该是作为背景存在于场所中的,設計所需要表达的主体是环境,是历史,是文化。建築的灵感来源于环境的对话,山、林、风、雾,环境中每一个因素与建築与场地的对话都会形成独特的场所体验感,而这种场所感正是需要还原给人的,而不是让建築形成过于喧嚣的存在。
东方美學
中国传统居住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一张茶席、一株老树、一方院落,这方寸天地间的闲适物境,体现了物我相融、情景相寄的哲学思辨,怀着诗意栖居的理想情怀。
空间层次
中式审美在于意,一幅山水画往往表达了几十里的空间层次。远处连绵的山脉,中间丰富的绿植,近处的水池,通过远中近景的多样与统一的刻画增强了空间的多样性与可读性。墙后伸出的树枝,洞后水面反射的天光,斑驳的竹影,远处的山景,进入到每一个空间的同时又体会到下一个空间的内容渗透,空间与空间之间层层嵌套流动,利用物理层面和现象层面的空间透明性组织了每个层級空间的内容。
空间体验
中式空间的引导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加强空间沟通,促进空间的体验,以及对中式意境的串联有个有效的指引,空间引导性能更好控制路线的走向,汇聚或发散视觉注意力,调控空间节奏,从而提升空间意境氛围。
曲径通幽的路径设置,不仅具有通行意义,更多的包含如何进入空间,穿越空间,抵达空间等多层次含义。在空间结构中设置了四个不同主体的庭院并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通过路径串联进而自然,流畅的改变行进方向,形成峰回路转的效果。
配合路径的设置以及庭院的設計同时控制赏景时间的的减速与增留,引导性对预先的控制作用不仅是动态的,也要在观赏运动中适当的引入某种静态的片段或时刻,积极的创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空间体验。
起:浅山美學观的入口景观,预制内部的院落空间。
第一进院落——山院。顽石如山,峰峦叠嶂,聚沙成海,浩荡无边。
第二进院落——竹院,空间收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院尽头的园门,将水景渗透,引导人走向核心水院。
第三进院落——水院。静水如一面明镜,看似虚无,却涵养着四周的美景,其周边的建築、树木乃至天空都被水含映在其中,无形中扩大了空间。
第四进院落——树院。遵循空间收放的节奏,让建築褪去,只余自然。
整个的空间体验中,你不能看到建築的全貌,只能通过每一处的感知,在心中勾勒出建築大概的模样,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让建築退去,只剩下自然,风云雨露,远山近水。
空间核心
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到传统民居,从江南园林再到皇家园林,水一直是空间里的核心,是空间的灵魂。
L形状的建築,配合三个庭院都是围绕着水院去设置,水作为场所感赖以依附的载体,成为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存在。平静的水面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无限的遐想,因为水院对于景观和建築的反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像人一样具有生命力和不同的性格。不仅仅烘托了空间氛围,形成空间序列的高潮,成为视觉和空间的焦点,通过对意境的追求,一种“空”“虚”“无”的境界,内涵丰富,品质清雅,成为整个美學馆的灵魂。
建築是作为载体呈现内容
建築的整体色彩为,黑,白,灰,木,铜。摒弃复刻传统元素、纹样的堆叠,通过点、线的组合、连接,以不同的疏密,深浅变化,描摹墨线,仿若一幅现代的白描。而在建築主体的部分通过极硬的材质铜塑造了一个极柔软的感觉,而在核心空间水院中更是需要这种建築的不确定性作为空间的点睛之笔。
白墙黑瓦,连绵成顶,错落有致,强调了一派和谐而静谧的江南景象,将现代的材料技法和东方审美的内涵和韵致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建築師不需要过分的去設計建築,而是把自己在场地中脑中所想所思,那种感受还原出来,从场地环境出现的那一刻,建築就已经有了,而建築師只是把他还原出来。
名 称:如意春江·浅山美學馆
业 主: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富阳
用地面积:2000.0㎡
建築面积:953.26.0㎡
建築方案:AAI国际建築師事务所
施工图設計:深圳华森建築与工程設計顾问有限公司
场景空间設計:杭州大诠筑建築软装设计設計有限公司
景观設計:浙江绿城环境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灯光設計:成都佐一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設計团队:Bill Fang、Marvin Chen、Jordan Jiang、Shaolong.Xue、Leslie Luo、Shuyu Yang、Carl Chen、Eric Qu、Yiming Hu、Weitao Wu
建築摄影: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