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蛇形画廊2019,将石上纯也这颗日本冉冉升起的新锐設計師,推到大众面前。他的首个独立建築项目“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拿下了日本建築界最高的荣誉--第61届日本建築学会奖,自此登上了世界建築設計的舞台。
这么厉害的“首秀”,或许你不禁会问,他的老師是谁?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妹岛和世。
在石上纯也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妹岛的轻盈与灵动,又可以看到他自成一派的“自由”。而众所周知的是妹岛曾師从伊东丰雄,从伊东丰雄到妹岛和世再到石上纯也,在这段承袭日本现代建築理念的師生传承中,每一段都在引领着日本建築的未来,巧的是他们三位都有参加蛇形画廊設計,更奇妙的是他们的設計理念走向都很一致,那就是越来越“飘”了......
受到法国当代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本哲学家见田宗介的影响,伊东丰雄将自己的建築理念透过“游牧”(Nomad)的概念进行发挥。轻盈、飘逸、自由是他建築理念的关键词。在他的建築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软而透亮的疆域逐渐形成了一股强而有力的群体。
而伊东也曾说过:“20世纪的建築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着功能,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但到了21世纪,人、建築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
仙台媒体中心
从設計到完工,仙台媒体中心花了6年的时间。建築的概念建立在三个基本构成元素之上:六个线性平面,十三个网状柱形物(管状的钢质结构)和一个外壳。人们抽象地称其为“板”,“管”,“皮”。这种简单的构造使得仙台媒体中心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築典范,以最简单的“板—管—皮”的系统,体现了一种新的設計理念,回应了多样的城市空间和弹性的使用要求,整体感觉既单纯又概念化。
台中国家歌剧院
伊东丰雄曾说过:“如果将整个世界比喻为一条河流,我想做的建築,是像漩涡般的场所。”台中国家歌剧院就是这样一个“场所”。歌剧院犹如台中的漩涡,向往都市生活的群众,不由自主的被吸引流入,艺术至此蔓延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因其特殊的结构,伊东丰雄形容这是一座需要用耳朵去听的建築,配合自然光线及照明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人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变化的魅力。这整座建築就如同一场歌剧般,当你踏入门厅入口,一场无以伦比、精妙绝伦的歌剧之旅就已开启。
蛇形画廊-2002
© Sylvain Deleu
2002年由伊东丰雄設計的蛇形画廊,看起来是由完全随机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构成的,但却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出的。在光与影、透明与真实间变化演绎着空间的趣味魅力。
曾有报道称妹岛和世的作品是“穿透、流动”式的建築。受其老師伊东丰雄的形象,妹岛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但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浮游感,细腻、精致而富于女性气息。而日本传统美學观点和文化又极大的触发了其极简而飘逸的建築風格,使她极大的消解了建築体量、强调了赋有东方色彩又极具通透感的建築設計。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有别于一般的美术馆分栋或是分层展览的概念,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则以两大主轴为主要設計方向。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价值,不论是访客,学者,美术馆馆员,其活动范围(包括馆外空间)都必须要仔细考量。最终,妹岛和其团队提出了一个海岛型的概念,也就是利用圆形将不同的展区集中在内部,外围采用了透明的玻璃落地窗,让美术馆犹如透明漂浮着的圆岛般。此外,金泽21世纪美术馆,将20世纪的3M主张(也就是人类至上、金钱至上与唯物主义;Man、Money、Materialism)转化成21世纪的3C主张(也就是知觉、团体智慧与共存;Consciousness、Collective Intelligence、Co-existence)这3C也就是此美术馆的成立宗旨和展览方向。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是由六个银色镀铝的金属网格材质的盒子叠加而成,从外表上几乎看不到窗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吸引且可亲近的空间。项目在街道层装设了玻璃墙,为美术馆注入了充足的开放感与透明感,并消解了美术馆与街道之间的边界,鼓励人们能走进美术馆。美术馆大范围的采用玻璃,墙体的玻璃不但深入到地面之下,还延伸到天花板内,以此遮挡了玻璃板的边框,避免了使空间内的人感受到任何隔阂的边界感。
蛇形画廊-2009年
©_2009_Claire_Byrne
2009年由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共同完成的蛇形画廊可以说最简洁、直接且有力,一片由纤细立柱支撑的高反射屋顶。就仿佛如“飘散的烟”、“浮动的云”一般,充斥着流动美感。
如果说伊东丰雄的作品是在避免任何形式的坚固,而展现一种短暂的、脆弱的、易变的外观。妹岛和世在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的同时,则是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浮游感,细腻、精致而富于女性气息。他们的作品是在建築的外观上实现了整体的轻盈感,而到了石上纯也则是完全“飘”起来了,以其“自由空间”的理念,创造出了「新环境」。新环境即是为建築。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
2000平米的空间,一层单一的整体空间,立面为全通透的玻璃墙,没有任何抗震墙也没有支撑梁。305根细长的立柱支撑在迷宫一样的屋顶方格网上,将整个建築支撑起,不同截面、不同角度将会看到不同的场景。模糊的空间边界在一根根直立的柱子间呈现,呈现出的随机感却也在暗示着某种规律。設計是真实存在的,但界限却并不确定。
日本栃木县水上花园
◎滑动感受水上花园的季节变化之美
在这个项目中石上纯也将整片森林迁移到了相邻的草甸上。在改变原有草甸现状的情况下,移动了森立,并通过叠加场地内所有的历史环境层,将水田景观和苔藓森林景观重叠为一个整体。就这样,在纯自然的情况下,没有多余的添加,一个崭新、前所未有的空间出现了。
蛇形画廊-2019
石上纯也在一份声明中解释到,“我对展亭的設計是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从建築环境的角度出发,突出自然和有机的感觉,就好像它是从草坪上生长出来的,就像一座由岩石构成的小山丘。这是一种用现代方法和概念来补充传统建築的尝试,并在这个地方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风景。这些重重的石板看着周围的世界,感觉又好似很轻盈的样子,随时都会被微风吹走。”
所谓,“師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今天这段承袭日本现代建築理念的師生传承中,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理想的師生关系,在看到老師“影子”的同时,也看到了充满着强烈个人色彩的作品,并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引领着日本建築未来的潮流趋势.....着实令人羡慕。
免责声明:
*以上部分文字资料源自维基百科
*以上项目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