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座不断生长的城市
生长的,不只是城市的建造速度
更是城市的创新想象
从“城”的建造,到“复合产业办公”的场景营造
深圳南山万科云城,突破传统产业园模式
七年造城,近日全面蜕变
华阳国际作为后期建造总协调方
从一期方案設計、整体施工图到設計技术总协调
见证其全过程生长
今天,透过其发展截面,看云城复合建造新意
01
土地条件 X 创新目标
助力模式突破
地处南山留仙洞总部,北望羊台山,东望塘朗山,景观资源丰富......
从地图上看,万科云城处于西丽大学城与高新园之间,是深圳科技创新发展轴重要节点,承接着南山产学研基地的重要一环。然而在众多期待背后,最初的留仙洞基地,是基础配套匮乏的城市边缘秃地,缺乏城市氛围,人烟稀少。
@Google地图
@万科云城2013
因此,不同于传统产业园区,万科云城建设最初,除为这个城市日益增长的高新产业、初创企业等提供办公场所,更多希望通过这个百万平米微缩城市的激发,带动周边城市活力。
土地本身的空白状态与发展开放性,为云城突破传统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02
集体创作
造城,亦造新产业办公想象
很多人知道,城市活力,来源于成千上万活动的叠加碰撞。但很少有这样一个城市片区,超40万平方米用地,近40栋单体建築,近30家方案团队……
从設計开始,便获得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具有建造新意的产业园叙事可能。
复合性带来的多元化呈现,亦成为后期建造落地时的挑战。
除云城一期方案設計,华阳国际,同时作为总体施工图及設計技术总协调单位,综合协调近30家方案設計单位,設計施工图纸近万张,从地上单体建築的落成,到三大片区地下管线综合衔接……全过程提供設計技术支持,见证云城每一全新场景的诞生。
03
多功能布局形态
创新对话体验
好的建築布局与空间形态,会激发使用者产生更多对话与碰撞。
以产业研发和办公为主导功能,大至酒店、公寓、购物中心、公园,小至咖啡厅、书店、花店……
万科云城将功能与空间形态自由组合,以高度复合的空间系统和叠加功能,创造大量的交流机会,在鼓励跨领域行业对话同时,开拓各种创意发生的可能性。
在建築整体形态方面,云城一方面通过强有力的对外边界立面,增强区域辨识度;另一方面,对内自由打开,承载空间丰富活动。
围而不合,创造一个令人兴奋的产业办公新世界。
04
介于高楼与公园之间
复合产业园的另一种空间叙事
将“公园”生活贯穿于整个云城当中,是这座微缩城市的难得之处。
由远及近,不只片区北面、东面大范围山景环绕,万科云城引入绿廊概念,形成相互交错、贯穿整体的城市绿轴。
东西轴即自然轴,与周边自然景观形成视线通廊及城市公共绿地作用;南北轴即城市轴,承载丰富城市商業活动。三轴相互绑定,成为云城与外界联合的催化剂。
不止自然,东西轴更引入创客办公理念,以富有設計感的建築空间,打造万科設計公社品牌,承载“创客之都”梦想,为新型产业生长提供更多支持。
05
24米
秩序与活力的分界线
如何增加人与人之间相遇的机率?
作为大规模的建築集群与产业集群,产业园项目好比介于陆地与大海之间的湿地,同样丰富,同样多变。
万科云城,通过垂直向多层空间划分,24米以上,快速建设的公寓和办公形成规整的城市界面。24米以下,不同体量的异质空间,形成混合开放的街区。
06
立面形式碰撞
激发更丰富城市表情
不同建造方式,不同的設計理念,会带来多样的立面形式。
在云城中穿行,可以看见在整体基调控制下,从细节肌理,到建造方式,因建築外立面的丰富碰撞,带来的新视觉感官体验和城市表情的戏剧性。
07
从装配式技术探索
看万科云城的未来属性
大胆创新,面向未来,可以说是万科云城不可忽视的本质属性。从建造方式的选择上,即可见其开创性。
这是万科集团与华阳国际试图在以玻璃幕墙为主导的办公建築时代,探索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在办公建築中的应用与实践。万科云城一期,近10万平方米标准层建築外立面,100%全采用"装配式构件"拼装而成,是全国首个大规模建设的装配式高层办公建築群。
立面以“少规格、多组合”的設計方式,在标准构件立面单元的不变中,寻求“窗”元素的表达变化,利用“深窗”、“平窗”、“斜窗”等手法,实现立面多样性。
从建造速度到落地成果,新的建造方式,既满足云城一期使用需求,亦成为未来装配式办公建築想象的探路者。
这是一场集体意识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产业园設計。
在空间、功能与思维的叠加碰撞中,探索新的复合产业办公体验,亦为传统产业园模式突破带来新的解题方向。
而在这场集体创作上,华阳国际,全过程参与其中。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万科云城
项目类型:城市综合体(产业办公为主,配套商業和公寓)
项目地点:广东,深圳
总建築面积:约180万平方米
設計时间:2013-2018年
竣工时间:2019年
建设方:万科集团
核心設計集群学术委员会:崔恺、朱荣远、都市实践
建築方案設計单位:北京一语一成景观规划設計有限公司、华阳国际設計集团、华汇設計、HOLMGREM、局内iNgAmE、 迹.建築事务所、集合設計、刘宇扬建築事务所、MLA+、南沙原创、深圳市第伍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深圳市坊城建築設計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都市实践設計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奥博能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深圳拓爿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三分建築、思作設計、汤桦建築設計事务所、v3、王维仁建築設計研究室、WOHA、无样、香港华艺設計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许李严建築師事务所、中国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築設計研究院李兴钢建築工作室、张健蘅建築事务所、直向建築(排名不分先后,根据拼音首字母排序)
施工图設計、設計技术总协调:华阳国际設計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