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长安街以北18公里,据说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百万人口居住小区。面对小区中一组闲置多年的地下空间,我们从景观入手,对建築空间进行了更新設計提案,希望能通过系统化的空间策略,借助設計的力量为未来居住、工作人群提供一种未来公共生活可能性。
01
长安街以北18公里
在北京的长安街以北18公里,有一个据说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生活小区。
场地的城市区位
其总占地48万.0㎡,建築面积超过1000万.0㎡,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累计逾百万,是一座聚集数十万年轻创新创意人才的“超級社区“。
场地的区域关系
该小区诞生于1990年代末至2000年初,其建设目的是根据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规划,为满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而以经济适用房为主要形式规划建设的郊区型巨型居住区。
天通苑所在城市格局
居住人群的日常公共交通
二十年来,该小区内累计建成总面积超千万平的746栋单体建築,然而由于历史和产权原因,其中尚有逾百万平的建築空间处于闲置中。
这个曾经代表着新型居住方式的小区,正在面临如何盘活低效空间和闲置资源问题。
场地所在区域尺度与城市肌理
本次設計对象为小区中心地带的一个闲置地下空间,其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築的长期空置,与周边成熟的居住社区地理位置上临近,然而功能上相互割裂。因此,設計提案即围绕着补足社区配套和缝合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建築空间改造。
现状建築场地外围
原始建築地上/地下层的空间布局
建築内部现状
02
从公园(PARK)到舞台(STAGE)
虽然設計任务书要求的是针对地下空间的改造,我们在設計之初还是选择从该片区的外部空间格局着手进行分析与观察,希望能寻找出一种合理的設計介入方式。
建築外部现状
建築外部场地现状
现状地下空间通过八个室外疏散大台阶与地面广场相连,地面广场作为规划中的运动休闲公园,未来将服务于周边即将从闲置住宅空间转型的长租公寓和办公建築。
现状建築与外部场地关系
现状建築内部
带着一种全局观来思考内部空间所应呈现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地下空间无法脱离场地环境而自说自话,因此决定从景观公园与周边建築的关系分析着手,寻找一种能建立场景空间外无缝对接的設計可能性。
从外围景观出发的設計概念
基于任务书对于空间功能需求的构想:一方面作为服务于居住人群的社区共享空间,一方面作为服务于创新创意产业的办公配套。
外围公园的景观功能分析
因此,我们在景观总图构想中,将外部环境中的可能出现的空间元素,如休闲跑道、运动场地、社交广场、树阵种植等,以分布式、模块化的方式进行了布局测试,以消解原有建築中轴对称的格局。
外部景观空间布局测试
同时多种交通路径流线可能性在景观布局中的设定,也为未来建築改造中带来更多出入口的可能,更有利于地下建築空间与地上景观的交通联系。
外部景观空间的布局总图
现状地下空间的两个中庭中,分别有四组室外楼梯联系场地四角,以及内部南北两端各设置了一组通长楼梯/扶梯作为建築主次入口。这种简洁明了的交通联系,提供了疏散便利性,但也使得外部场地与地下空间更加对立。
现状建築内部大台阶
于是,我们提出了“STAGE(舞台)”的概念,希望能通过一组舒缓的“反拱形”坡地作为交通空间来消解场景空间外对立关系,将地面公园景观引入到地下空间。
“STAGE(舞台)” 的設計概念生成
同时,坡地各处平台设置服务功能,使得人们从地上公园到达地下的过程中,犹如从下山看风景,左顾右盼中已不知觉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从公园进入建築入口
从建築入口到达地下空间
另外,由于任务书中提及的社区服务和办公配套功能尚未形成严格准确的面积配比要求,于是我们认识到設計工作的重点更在于一个场景系统的搭建,而不是针对每一单项功能空间的雕琢。
以景观化的布局进行内部场景系统组织
经过对两组空间进行功能分区之后,我们受到外围景观中空间元素的分布式布局启发,提出了“活力因子”的概念,作为场景空间空间中功能排布的設計依据。
场景空间外平面布局中植入活力因子概念
在“STAGE(舞台)”之上,“活力因子”群依据自身的功能属性呈现出一些列的空间类型操作, 散落于台地不同的标高之上。
活力因子概念的类型图解
出于对运营便利性的考虑,单个活力因子的规模控制在50-150.0㎡之间,也为后期运营、招商与内容合作等实际操作界面提供了空间限定。
活力因子作为小尺度模块
在连续的舞台之上,人们自地下空间的中心广场拾級而上,或从地面公园推门而进、信步下山。
通过“STAGE(舞台)”消解的地下空间体验
闲庭漫步中,体验与消费、交流与观看、吸纳与反馈、相遇与碰撞等,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发生在特定房间边界内,而是在人的移动中自然地生长着。
“STAGE(舞台)之上的空间漫游
03
系统化的空间场景
南北两组空间中,“STAGE(舞台)”的形式根据空间现状和使用功能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设定。“活力因子”的分布也依据运营内容的可能性进行了差异化的功能定义。
“STAGE(舞台)”在南北两组空间的不同呈现
北区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是社区服务和文化配套。
北区空间现状
北区空间“STAGE(舞台)”布局
考虑到社区居住人群的年龄跨度较大,我们将“舞台”坡度延缓,在坡地上通过小尺度的“活力因子”模块中设置接待处、饮品店、社区零售、电梯间等服务功能。
北区的活力因子转化为社区服务功能
北区空间“STAGE(舞台)”的剖面布局
“舞台”中央的平坦开阔处,则利用大空间的优势,通过弹性的空间布局,提供社区市集、艺术展览、电影表演等不同场景。
北区空间“STAGE(舞台)” 的休闲场景
北区空间“STAGE(舞台)” 作为开放空间
北区空间“STAGE(舞台)” 大厅的多种使用场景
连续的“舞台”坡地路径設計中,我们增加了两组造型不同的楼梯连接,以打破单一的空间节奏,提供更多的垂直向路径联系。
“STAGE(舞台)” 上利用螺旋楼梯连通下一层空间
北区”STAGE(舞台)”的空间层次
双螺旋楼梯和椭圆形大台阶,提供了从上方空间快速到达其它地下服务功能的最短路径,同时楼梯的空间造型,作为节点空间存在,亦能够提供社群活动的可能性,加强地下各空间界面之间的互动。
北区“STAGE(舞台)” 的垂直动线
“STAGE(舞台)” 上的大台阶作为社群活动空间
南区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是创意产业的办公配套。
在此前的空间改造中,南区空间曾经以VR体验中心的定位进行过改造。
南区空间现状
本次設計中考虑将VR展廳与办公配套结合。作为一个面向年轻工作人群的共享空间,設計围绕着如何利用展廳的植入,打造具有鲜明空间标签的使用场景而展开。
南区空间“STAGE(舞台)”布局
基于将地面景观引入地下空间的“STAGE(舞台)”概念,我们根据展廳和办公两种不同的使用人群流线,将两组空间的独立出入口分设于空间南北两侧,同时利用不同的斜率要求设置坡地的弧度。
南区空间“STAGE(舞台)”的剖面布局
VR展廳嵌入在坡度较缓平台处,从而获得可利用空间高度打造双层高度的展廳;
南区VR 展览空间的门厅
南区展廳空间与休闲空间结合
南区空间层次关系
办公入口门厅,则利用台阶的坡度设置路演台阶,使得日常的创新交流、创业路演等活动与空间出入口联系紧密。
南区”STAGE(舞台)”的办公门厅入口
南区”STAGE(舞台)”的活力因子植入
结合种植元素和天窗照明的休闲空间
VR展廳与办公共享大厅交汇于“舞台”最低处的中心广场,日常作为办公人群交流空间,亦可承办相关办公业态的社群活动,例如动画漫展和設計秀场等。
南区VR展廳与办公空间共享中央大厅
南区”STAGE(舞台)”的中央大厅
南区中央大厅作为多种展览活动空间的布局测试
在大型的VR活动中,中心广场的垂直界面亦可作为交互技术的巨幅展示载体使用。
南区”STAGE(舞台)”的中央大厅
南区”STAGE(舞台)”中央大厅作为VR展廳延展使用
中央大厅空间整体作为VR展廳活动使用
04
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作为一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設計的任务书往往无法完美地把功能需求准确定义,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如何能找到清晰的工作方法,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
物理空间拆解与分层設計
面对一组地下空间的激活可能,我们在思考,設計的目标是什么?設計与运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甚至是被設計出的空间要不要面对未来的生长性问题?
系统化空间策略
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确定性。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天通里STAGE
建设地点:北京市昌平区
项目业主: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MAT 超級建築事务所
主持建築師:唐康硕,张淼
設計团队:刘友鹏/吴明雨/王飞宇/佟斯洋/柏玮婕(实习)/辛晓凡(实习)
設計时间:201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