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后,日本第一批住宅空间就已经面临需要翻新的问题了。那时候,日本住宅空间的寿命仅仅在15~25年。翻新的成本高,且改造的难度大是日本居住者面临的两大困境。
这是由于早期日本的住宅空间,在未成熟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下,房屋的质量和在满足居住者个性化需求上差强人意。而且日本的国民当时并未正视社会经济泡沫一触即破、老龄化少子化现象等。房屋在功能上的表现十分原始。
当时的日本房开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思考,他们提出住宅空间应满足两个基本原则:①满足居住者长久使用;②满足居住空间的变动需求。
当然,社会经济正抬头,商品数量爆炸,日本国民虽然已经意识到问题正在不久的未来摇曳,只是许多人依旧愿意沉醉在灯红酒绿富饶梦想中。日本家庭的居住面积逐年抬头,即便如此,居住的空间增长势头也远远追不上国民的生活用品数量增长。
以人为本設計生活
MUJI的创始人堤清二是为数不多清醒的人,这也是他在1980年提出打造“没有品牌的品牌”的初衷。
一个精选材质(目的是长久使用)、简化包装(摒弃华饰的設計理念)、打造生活“容器”(关注收纳而非消费)的品牌就此诞生。与設計師“田中光一”联手后,MUJI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将追求事物本质、摒弃繁杂的設計風格发挥到了极致。
田中光一与他的平面設計作品
将“收纳”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的MUJI认为:生活的基本整理、收纳目的是为了营造出舒适的空间,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居住者主动思考如何在一个空间生活。衡量生活品质的尺度应从居住者自身的感觉出发,这就需要其与空间内的物品发生关系。他们也开始向社会传递“这样就好”的生活主张。
与此同时,MUJI也开始思考“收纳”居住者生活的最初的“容器”是什么?2002年,MUJI就开始将产品設計的目光放入了更为“形而上”的日常之中,而承载一切日常的“容器”无疑是那个被我们称之为“家”的空间。通过22年来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杂物的設計,所沉淀的哲学理念,MUJI开始放胆設計人的生活。
收纳人生的容器
2004年MUJI的年度产品的关键词是“家”。
但是,经过沉淀而推出的“MUJI HOUSE”并没有顺利带来热烈的市场反响,甚至出现了一整年只卖出一套的尴尬局面。这让当时“MUJI HOUSE”木之家项目的负责人土谷贞雄十分苦闷。
在他看来,木之家是一个遵循人性化的产品:
结构上采用了装配SI结构搭建,外墙使用了日本工厂建築常常使用的钢板,这种材料不仅更好清洁,而且具有极高的强度。考虑到未来户型的优化,木之家内部采用家俱做隔断。
这意味着木之家的结构在抗震、耐热、气密等性能方面,都要比日式传统的一户建强大得多,而且内部的空间可灵活变动,满足居住者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設計上,木之家看上去像一个“盒子”,其中一面外墙被替换为了特殊玻璃。冬天通过接收大量自然光线,为场景空间营造温馨氛围的同时保证了场景空间温度的温暖宜人;夏天将窗户打开,就能让自然风吹进场景空间,虽然人们看不到“风”的形状,却可以直观感受它带来的空气流动。
木之家同时也是MUJI推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化住宅空间”,居住者可以像是去林场挑选圣诞树一样,将这款住宅空间带回家,并自主对内部进行软装设计。
它不止适合承载MUJI自主生产的家俱的产品,简单朴素的外观让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承载不同居住者的多样化个性需求。
由于設計过于超前,许多传统的日本人认为“工厂钢板外墙”、“长盒子外形”、“自然白色饰面”这些設計元素让木之家显得像一个仓库。更是对所谓的“商品化住宅空间”毫无概念。
为此,土谷贞雄开始对日本国民居住生活方式展开自主调研。他不止一次告诉我们:“调研是持续发现问题的工作。”
这样的方式,带来了两个意外的收获:一是唤醒了市场对于“生活容器”的认知,并形成新的居住“共识”,商品化的住宅空间似乎从成本、便捷度、舒适性等多方面超过的一般的住宅空间;二是“MUJI HOUSE”产品的优势被更清晰的梳理出来,调研结果证实了产品可以解决居住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MUJI HOUSE推出了新产品“窗之家”,那一年,MUJI的产品关键词是“家的谈话”,INFILL(0)~INFILL(+)理念也是在这一年推出,意味将空间作为画布,根据未来的视角变换确定“画布”上的内容。
实践意义是,在住宅空间中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快速拆装回到原初状态,也可以快速被软装设计成适于人居的状态。
MUJI HOUSE的第三款产品推出于2014年,纵之家被设定为一个竖方向的长方体盒子,这样的造型可以被挤进高密度建築物的夹缝中。
这是它与上两款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木之家更适合被建造在近郊的空旷地带,而窗之家介于二者之间但仍属于低密住宅空间。
目前为止,MUJI HOUSE每年已经可以在日本本土贩售2000余套,销量还在逐年增长。
导言:无印良品除了設計各种居住空间用品、家用电器,还推出了预制房屋。这一对房屋設計的探索,给了都市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无印良品的設計一直注重以人为本,在应对日本都市的狭小空间和地震因素时,推出了一款预制房屋:纵之家,这是一栋适用于狭长地区的三层民居。无印良品把自家的家俱完美地融合在纵之家里,完成了一个从建築到场景空间到家俱的高度一体化設計。纵之家的模型现在展览于日本荒川地区,类似的設計还包括了木之家和窗之家等,是无印良品在房屋設計上的一系列探索。
在抗震方面,无印良品采用了木结构的 SE 构法,把传统榫卯结构的木制构件替换成坚固的金属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和连接,形成了承重木结构框架,力学性能稳定,结构强度较高,能在地震中承受最大的荷载。
面对本来就不大的空间,无印良品在细分空间时把楼板轻微地错开来,营造六个不同大小的区域,客廳和主卧的通高较大,这些微妙的高度变化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有的温馨保守,有的舒适开阔。屋顶特意設計成不同的高度,水泥品味的空间更像是一个露天的入口,可以停放自行车或者小车。
无印良品考虑到日本民众不同的需求和预算,并且处于不同的生活状态中:单身或者已婚,宠物爱好者,音乐家需要一个开阔的练习室,而商人需要底层商業或者房子前面的咖啡厅,有些家庭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因此针对各种买家的不同需求,无印良品提供了七种预制房屋的設計,买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空间布置,商品房的价格大约在 2000 万到 2500 万日元(折合成 107 万~ 133 万人民币)。
无印良品与日本建築師合作进入了建築行业,瑞典公司宜家也开发了自己的小区 Strand East ,从家俱到居住空间,跨行业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一体化設計。
木の家
宽敞的一室空间
面积66.0m²,售价1908万日元,合约人民币115万(具体价格根据房型决定)
“木之家”是一栋拥有两层楼的楼房,顾名思义,体现了浓浓的原木色彩,从纯天然的木质地板到内部线条的软装设计,MUJI的原木风贯彻了整间屋子。
相比我们常见的中规中矩的几室几厅,“木之家”打破了传统隔断分明的房间格局,采用日本现代木结构住宅空间的“SE构法”建造。
通过加固房屋的骨架本身,减去了不必要墙壁,将整套房子创造成一个宽敞的“一室空间”。
楼梯一侧的空间都做了挑空,整体看起来就像个通透的大盒子,除了洗手间,几乎没有墙壁。
“木之家”刚推出的时候,很多日本当地人的可是一顿吐槽呢,毕竟住惯了区域分明的房子,看到这种没有什么隔断的房子,总觉得一家人住一起都没隐私了。
其实无印良品这样設計,除了让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外,也是为了增加房子的使用时间。
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用墙壁完全隔开,而是采用亚克力、铝制材质、纸板等来做软隔断,这样房子就能随时根据住户的需求来调整空间布局。
比如当两口之居住空间住时,并不需要那么多隔断,居住空间也能宽敞许多;当生了宝宝成了三口之家,你又可以根据需求增添隔断,将这个房子变成三人住的样子;当孩子长大离开父母,它又能变回两口之居住空间住时的模样。
无论是10年、20年、30年,甚至更久,它总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层与层之间也没有隔开,抬头就能望见最顶的天花板,搭配上大大的落地窗,采光和通风简直不能更棒。
房子里没有刻意的設計收纳区域,因为无印良品的产品就能满足,比如说带有收纳空间的移门,还有无印良品家的各种收纳家俱、收纳盒,堆叠摆放便很完美。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家人与家人间的亲密感,生活的幸福与品品味,还怕没有吗~
窗の家
窗外的风景
面积52.0m²,售价:1882万日元,合约人民币113万(具体价格根据房型决定)
“窗之家”是由日本設計大師畏研吾操刀設計,获得了2008年日本GOOD DESIGN的优秀設計金奖。
設計灵感来源于17世纪英国古老街道的房屋,人们从窗户眺望着窗外的美景,一家人一边看着风景一边享受生活,多么惬意~
纯白色的外立面和尖尖的屋顶,它就像童话世界里的小屋般。
为了让每一扇窗都能形成独特的风景,設計師特地减少了突出的窗户框架,美景与窗之间形成了自然的连接。
随着季节变幻,风景跟着变化,仿佛就像一幅会动的画。
明亮色系的沙发与木质地板和家俱搭配,丰富了场景空间的层次感,也增加了活力。
场景空间的白墙与白墙之间也是随处可见的窗口,一家人居住在一起,即使不在一个区域,也能悠闲自然地交流,保护隐私的同时又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阳光与微风透过窗户进入场景空间,在屋内也能享有如沐春风般的温暖。住在这通透明亮的空间,是你梦想中的一家之屋吗?
我们在日本研习团第三季中邀请“无印良品之家”住宅空间空间事业部开发部长内川浩司,分享15年来无印良品住宅空间設計时,他告诉我们:“日本住宅空间設計的换代周期一般在3~5年,但是MUJI 的住宅空间产品从2004年至今,15年来基础設計上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一款领先了日本市场15年的住宅空间产品。
共情山海的容器
2015年,MUJI试着将产品設計的外延伸展至更为广阔的自然之中,因此我们也看见了MUJI HUT面世。
其基础設計与MUJI HOUSE十分相似。
MUJI HUT更像是满足人们寄情山海的梦想的容器。无论是面朝大海还是背对山林,这样一个小屋可以满足居住者对山海的简单幻想。
MUJI HUT相较于其他的住宅空间产品而言,场景空间的空间更为小巧。
拥有三种不同的款式,当然MUJI HUT的概念更接近旅行小木屋,是都市人假期休憩的好去处。
如果恰好有一块远离市区却环境优美的地,就可以选择MUJI HUT作为自己的度假小別墅空间。
如果你去东京,有机会一定要到有乐町的无印良品(MUJI)店看看。那里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无印良品店面,除了能找到MUJI所有的商品,在它的二层还有一个完整的无印良品之家,不仅厨房、浴室、楼梯等一应俱全,沙发、橱柜等也都不落下。
木色、白色、米色,日式居住空间空间设计你永远看不到大红大绿的高饱和度色彩
木材和木色的大量使用,会让家里变得无限温馨
从2000年至今,无印良品已经推出过朝之家、木之家、窗之家、纵之家等四款風格的房子。北欧風格和日式,是我们比较喜爱和推崇的家装風格,但从来都是局部一时一地的介绍。这次终于有机会,拿无印良品造的房子作为范本,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些它的技巧,以致整个日式風格的空间设计理念。
任何風格都会有人喜、有人烦,我们介绍MUJI的房子也只是希望一些想法能触动到你,比如没有固定墙的家、中心区连接各处、为什么日本人的家俱都不高等等,这里边有些是日本独有的观念,有些则日益变得普世起来了。
家的布局不应被墙限制住
中国人喜欢把房子做成很多个房间,客廳、厨房、卫生间、臥室、书房、儿童房、客房……越多越好。这种格局的划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被称为“nLDK”,n是房间数,LDK分别是客廳、餐廳和厨房。
一个家的布局不应该被墙限制住,“能少一堵墙绝不多一堵墙”。如果整个房间预先没有墙,而是由居住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再进行隔离,可能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无印良品的房子户型最初都是一个通透的房间,居住者可以用家俱、简单的墙壁进行区隔。需要有孩子的房间时打上隔断墙,孩子离开家独立生活时取掉。
用矮墙或者矮柜子分割空间
餐廳客廳在一起,破除之前关于区域分割的死板观念,找到家里的核心活动区很重要
房子需要一个
能连接各处的中心区
房子需要一个中心区,一个能连接各处的空间,这是保证家人交流的重要手段。生活在无印良品的房子里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既能保证有一定的私人空间,交流起来又不是特别地难。
朝之家一层是公共空间,二层是臥室,从外面回到臥室必须经过公共空间。日本很多住宅空间房间是直接连着玄关或者楼梯,在厨房或客廳的家长难以知道孩子是否回家了,家人之间的沟通也不畅通,这个公共空间的设置就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家里最常用的区域,能连接到各处是最好的设置
窗之家跟朝之家差不多,一楼主要是以吃饭娱乐为主,二楼则是休息和工作为主。由于窗户比较多,白天能沐浴阳光,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星空。
家人共同活动的区域,
能连接各处
木之家的中心有一个大的挑空空间,所有房间都和挑空空间连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一种知道家人就在旁边的感觉。
纵之家被分成了六个小块,错层分布,中间的楼梯起到了分割作用。客廳、厨房、书房相互错开,又彼此相连。住在这里的一家人既各自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又不会产生分割开来的感觉,抬头低眼都能相互看见。
日本的房子都不会太宽,但高度相对有保障。即便不是这种几层小楼,你去日本住酒店,也会发现他们的房间虽然小,但层高并不低
纵之家的楼梯起到了衔接家里各处的作用
采光好
房子会显得大
MUJI風格的房子都有一种空旷的感觉,想要房子显得空旷,除了格局要大,采光好是最重要的条件。
以前西方的建築幽暗封闭,为了通风和采光,才在墙壁上凿一小孔。日本建築的窗户不仅是为了通风和采光,更重要的是将室外的景色纳入场景空间。
这种大落地窗在中国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窗之家,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房子的窗户很多。窗之家的墙壁上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窗户,可以根据屋主的需要,开在不同的地方。在住宅空间中,随处可以看到看到窗外的风景,也有百叶窗调节光照。
橄榄树其实是现在最流行的绿植
温度、湿度和通风
无印良品的房子都采用大量的无垢木材,在空气湿度高的时候能吸收水分,空气干燥时能释放水分。木之家坐向和开窗方位考虑到太阳照射的角度。夏天和冬天,阳光照耀的方向各不同。冬季阳光从大片落地窗射入,通过循环对流的方式将暖气带到其他空间。夏季时,往外突出的屋檐,让夏季的阳光无法直接照进屋子里,保证了屋内的凉爽。
除了光照,通风效果也是无印良品所考量的,“无印良品之家”在設計房子时,模拟和演练了各地的风向流动,所有的开窗、角度和方向都符合当地的研究结果,因此能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
屋檐的深度,都是有讲究的,中国过去的房子也都考虑到这些
难得地出现了蓝色沙发,但还是不那么刺眼的蓝
低饱和度的日式色彩
MUJI風格经常被人吐槽为性冷淡,很大程度上在于色调的统一和大色块的运用。白色是无印良品房子的主要色彩,大量的白色可以让一个小的空间看上去比较宽敞舒适。
地板保留原木的色彩和纹理,沙发、地毯也都是浅色的,整体看上去色调比较和谐。如果觉得“性冷淡”风太单调,可以选择绿植来做点缀。
白色为主
白色+木色
无印良品的家给人一种雅致闲逸的感受,很大的奥秘是家俱简洁,也不高。太高的家俱和颜色太深的家俱都会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
浅色的沙发和长桌,让小空间也没有紧迫感;矮桌和矮柜,让隔离和收纳两不误。
日本人不会做一整面墙的书架墙
日式家俱不会给你压迫感
杂物要隐和挡
无印良品的空旷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少物,东西一旦多起来,就会产生“不干净”的感觉。少物的打造,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收纳。一个单独的杂物间是必不可少的,推拉门一关上,立刻变得有秩序多了。让整个家看起来清爽干净,需要该隐则隐,该挡则挡。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密斯凡德罗的这句话今天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日本人不会愿意让家里摆得满满的,而是尽可能隐藏起来。
一间单独的储物间
也必不可少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但好的生活是做减法的。大量因为欲望所保留下来的物品其实一点都不实用,还不如扔掉。
无印良品(MUJI)招人喜欢的地方就在于,一眼看穿了人们的欲望。它的东西,去除了花哨的软装设计,仅保留最实用的的功能。看到他们你就会恍然大悟,生活本该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节制。
尾声
我们会发现,MUJI的产品設計思路一直是以“人”为核心的,他们会先于市场甚至“人”本身去挖掘他们的“真实需求”,对市场进行预判,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对市场进行教育。这样的模式自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1990年经济泡沫破灭后,MUJI的理念和经营模式,让其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销量大涨。
迎来千禧年后,MUJI将自己的产品設計思路进一步深化,增加了居家生活方式的内容,也就是成体系的对市场进行评估、预设和再教育。不仅助力了产品改良升級,还产出了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同时增强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品牌的国民美誉度。
尤其是在2004年以后,土谷贞雄开始持续5年的居家生活方式调研,过程中,他形成了一整套居家生活方式调研体系。基于此,MUJI在内部成立了“生活良品研究所”,充分运用这套调研方式以促进产品的开发。
“生活良品研究所”以“循环的原点,循环的未来”为口号,目的就是为了“检验过去,思考未来的生活”。土谷贞雄告诉我们:“进化通常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细小动静里,生活的发展没有终点,它存在于我们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这中总会有新的火花迸发。”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