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美學万能分析公式。
在大師研究的这些年里,有一个基础技能:分析美學,这一个基础技能在研究的前两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套路。今天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設計是一门需要非常多学科的知识,功能,家俱、風格历史、流线组织、造价预算...给我们学习美學的时间并不多。行业内的通识是,方案是行业的核心重点。但我认为,美學是极其重要的万能连接器。比如诗意的美學,方案中的比例,构成。至于立体构成,无法在二维的方案中做出展现。
在我们翻阅各类文章时,经常会听到大師的情感表达,与他的领悟。可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做出大師的作品。往往打动我们的是大師作品,而不是他说的那些话。
一股英式腔调,扑面而来,再配上一名管家"May I help you?"如电影般之梦幻。将想法切回来,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設計師,我们该如何有效率的学习?从三大构成谈起?NO!三大构成的底层逻辑,并不清晰。它并不能有效的转换成学习点。只能象征性的描述局部。
万能美學分析公式
公式图
原图
学习能力卓越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看公式图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信息。这套入门級架构,是沿用至今的美學分析框架,它依然拥有强大的魅力。
睁眼瞎是存在的
这个时候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这个架构?根据我多年的执教经验,与各层次的設計師深度交流。对于一张图,其实每个人看到的信息,都不同。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大脑是一个信息过滤器,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假如我是个粉刷匠,我会盯着天花,看它平整不平整。如果我是家俱销售人员,我会看这个家俱是什么品牌,具体什么面料。以此类推,設計人员会看它美在哪里?
第二:基于生存机制,人脑善于识别不同的物体。请看下图。
当我们的祖先在瞭望无际的草原里狩猎,区分不了草丛与狮子,那我们人类就从此结束了!你也不会拿着手机在刷公众号、看抖音、打王者!那这跟設計有什么关系?
(瞬间闪瞎眼)
善于识别不同的物体,在视神经原理叫做“感受野”。它可以放大对比,对比越剧烈,放大效果越明显,再举个例子。
黄蓝对比瞬间冲击在你的眼球上。而你丝毫不会察觉到深夜里的麦田,居然如黄金般闪亮。
想想草原上的那几根草,你会察觉到那几根草丛的弯曲程度有何不同嘛?根本不会,让我们采访一下大脑:小兄弟,脑容量多大心里没点数嘛?我就只能同时关注5-9个物体。还是活命要紧!
当你看到这张图的时候,你的大脑也是这么回答的:小兄弟,茶几跟沙发支撑都差不多,当成一个就行了,我就帮你看看这些是啥,对你有没有危险!
总结:视神经的工作原理,导致我们放大对比,忽视规律。而大師的图面中,规律异常的多,这是我们大脑高效工作的原理。做为一个設計師,我们是迫切需要这些大師手法做基础的。因此,万能分析公式,是一个严谨科学的架构。
色块图
色块图它是空间理论跟配色之子。西方人将色彩与形体,区分的很开。色块图,其实综合了形体与颜色,两种关系。色块图的优势是冲击力度大,从多角度看,都好看。
简短截说:色块图中的色彩,保证了配色情感的延续。而一张图的情感,颜色占据了80%,视觉重点占据了80%,将对比最强的截取出来。看它的综合色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冷或暖等等。在这一块,传统的教科书,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经过万能美學公式的分析,我们先得出上面的一些结果。实际的规律要比上图多的多。原则很简单:只要他俩像,或者有共同的特征,就视为一致。将大師手法变成“找统一”的游戏。
美學万能分析公式,大概经过2个月的训练。你能够将每个优秀作品的细节尽收眼底。从原来的只看3成,到看10成。这会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假设是一年,你的学习量,将会是你同事的3倍。在你抄袭这个作品的时候,你也会抄的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