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颀
空间进化(北京)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创始人 & 設計总监
彩虹石(北京)空间設計有限公司 创始合伙人 & 艺术总监
胡润光谷 首席設計官 & 董事
中央美术学院 / 四川美院 课程导師
关天颀先生在高端产品的設計过程中推崇“无边界“設計,即景观、 建築、场景空间、陈设、识别系统的整体設計 , 曾主持設計多个五星級酒店及顶級会所项目并多次获奖。
对话
安德马丁:您是如何看待設計和艺术、商業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的?
关天颀:設計并不等同于艺术,艺术是艺术家长期积累,用灵感去触发自己对于人类、社会问题的思考,但設計却不是这样,設計一开始的出发点是要去解决问题,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有灵感的触发,比如说要解决居住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娱乐的问题等等,将这些问题和矛盾都协调好。一个不太成熟的的設計師,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欠缺一些,而一个成熟的設計師,就会拿出非常巧妙地解决方法。而在我看来90%的场景空间設計都是一个商業的行为,他并不是完全的自我表达,与艺术和建築設計这种想要表达某种意义的行为不一样。说的尖锐一些,可能有些场景空间設計五六年的时间就没有了,这很正常。不是说商業的行为不好,都是为了消费者服务,都是为了让居家空间,工作空间更美好,让各方面达到一种均衡。这也是設計師的一个出发点。
安德马丁:我看过您自己家的設計,那設計自己的家和設計别人的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么?
关天颀:一个設計師在設計自己家的时候,他会很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问题的重点又要怎样解决。除非你是把自己的家作为一个設計的作品,为了几幅惊艳的照片或者体验,去牺牲什么内容。但如果只是从生活的目的出发,毕竟家就是为了生活嘛,那这样一个目的設計師就很清楚。再有其他的点就是設計的可持续性,比如现在很多的設計一开始都非常惊艳,但两三个月之后就没有那种感觉,再过半年可能这設計就不好用了。不可否认有很多这样的設計存在,但家的空间却不能一直变化,你要考虑现在是什么样,未来会什么样。绿色、节能、环保、运营成本,都要去考虑,还有你自己的喜好,如何与家人的喜好融合在一起,比如说艺术品,我很喜欢收藏艺术品,但这些收藏可能不适合在居住空间空间的氛围,毕竟家是一个家人共同的生活空间,你要去考虑共同的内容环境。
安德马丁:从事场景空间設計这么多年,您的設計風格有什么转变么?
关天颀:年轻的时候喜欢自由奔放,所以設計里自我表达的东西会多一些。那现在可能就更折衷一些,更多的考虑功能和审美的平衡,考虑结合人文品质。用一句话说,就是原来沉迷于新奇猎艳,现在考虑如何让作品紧贴生活。也是設計師不同的长大阶段吧,不太追求那种过于炫技的呈现,可以偶然的表演性的尝试体验,但更多还是人文情怀的东西在里面。
安德马丁:这次峰会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无界之合”跨界居住空间艺术展,我们也很荣幸能够邀请您作此次“无界之合”的策展人,那在策展中您有什么样的設計理念么?
关天颀:作为一个設計師,我对于設計師跨界融合这样的展览一直是非常有兴趣的,对于其他的設計门类,艺术门类,或者对于設計本身都有一些相应的观点和爱好。那么“无界之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因为这个展览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展或者設計展,它有艺术的部分,也有居住空间設計的元素,所以它并不拘泥于固有条框,而是一个很放松,很面向未来的展览。所以在展览的設計上,我们希望把展品,把这些設計作品,艺术品作为主角,不让展位去抢镜头,但又保证有趣味性,在这个前提下把展场的展示功能呈现出来。所以整个展览的設計理念是简单的,它是一个矩形的盒子,并旋转了45度,同时加入一些斜向的线条的变化,通过简单的点线面的关系,营造一个丰富变化的空间,从而也对展品有一个衬托的作用。
安德马丁:我很少看到您的家俱設計作品,有没有想过尝试家俱或者产品的設計呢?
关天颀:其实对于家俱和产品的設計,我现在还处于拿来主义,也是一个学习和长大的阶段,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从事建築設計也好,场景空间設計也好,这都是一种中间的环节,往前推一点就是建築和规划,往后一点就是家俱和产品。那我从事工作更前段一些,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家俱陈设公司,对于家俱和产品的設計也有关注,但更多是在生活中去体验什么样的設計是好的,对的,并没有去深刻的认识,去設計。也许未来有机会会去尝试,但现在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更多关注一个大的整体的系统設計关系。
安德马丁:那如果让您现在去設計家俱,您的作品会与别人的設計有什么不同?
关天颀:我是学习建築学专业的,所以設計时会从更理性的角度出发,通过理性的思维产生一种感性的变化。而很多学习艺术的設計師,他们更多是从感性的意识出发,然后用理性的方式呈现,所以在設計的方向方法上会有所不同。我更喜欢建构逻辑性的設計,建构的美學表达更多考虑场地,自然的因素,当然也包括人文情怀的内容在里面。
設計作品
■ 南阳胡同
北京内城(二环以内)民居建築,除了重点保护胡同被粉饰成“传统保护”的旅游样板和达官显贵应用,其实大多数均沦为大杂院,南阳胡同3号院本来是一群“北漂”玩音乐的小伙子们集体租用的生活工作之地,几个对于传统文化抱有“情怀”的朋友,联手租用了它。虽然冠以四合院的名义,其实是个三合院,除了青砖灰瓦的建築体征,院落很小,全无型制可言。但对于設計師而言,却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三百平方米不到,功能很简单,小客廳、茶室、餐廳、棋牌、影院、酒窖、库房,还有后来設計師“偷”出来的一间“禅”室,落成的使用中更多是“酒鬼”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