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zeen 官网最近出了一期《10个你值得关注的中国场景空间設計案例》,这10个佳例,来自于Elle Decoration出版的《中国场景空间設計年鉴》。这本书包含了100多个优秀的场景空间設計案例,从妙趣横生的办公室到精简的酒店設計,包罗万象......
01 1 WOR 旗舰店
项目名称:1 WOR中国旗舰店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設計:Ann Yu 余霖 | DOMANI 东仓建设
1WOR旗舰店是一个時尚买手店,由DOMANI东仓建设設計完成,店中搜罗了来自全球設計師的精品設計作品。
DOMANI的設計師没有遵循传统的零售空间設計理念,而是为1Wor创造了一个“独特且富有棱角的空间”。
整体布局由四种主色调构成,这样的色块分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設計師童年时玩的拼色地图。
設計師发现所有版本的拼色地图都由四种颜色组成。这源于数学界的四色猜想,使用四种颜色就不会使相同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颜色。設計師利用四色猜想表现崎岖复杂的形态,达到一种复杂中的简约。
而色块的色调和整体布置的灵感则是来自毕加索的著作Woman’s Head。
在这里,設計師利用粉红、海绿和金色的墙与铜制展示柱,以及一个镜像的天花板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梦幻奇妙的空间,将毕加索的画重新解构,将虚、实彼此交织。
货架由铜柱制成,纤细修长,减少了货架的体量以突出陈列品。
02 不舍野马岭 民宿
项目名称:不舍野马岭
项目地点:中国浙江
設計:沈雷、孙云 | 内建築設計工作室
如果对民宿有所了解的小伙伴,应该对“不舍野马岭”十分熟悉,它在诞生之初就伴随着这样的话题“中国最贵民宿”,“一晚过万的客房”等等。
野马岭,是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花4年时间,在浦江打造的一家民宿。我想大家都对那句“外婆喊你吃饭啦”十分熟悉。
野马岭原本是一个恬静祥和村落,但在时代的变迁中,年轻人渐渐离开了村庄,日渐荒废。山路崎岖,青苔满地,材料都靠村民徒手搬运,仅仅施工就成了一大问题。地下古树盘根错节,光地基就改了十九次。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在吴国平的坚持与不懈下,我们才能得见今日的野马岭。
在野马岭,外面是清新的小村古镇,走进房间里却是超五星級的舒适与奢华配置,这种新旧的反差感能给游客带来一种穿越时空的体验。
77间客房,分布在山村里的各个老宅间里,既有乡村的质朴醇厚,又有现代的奢华享受。真是旅游隐居山水的绝佳之处。
观光电梯、大堂、咖啡吧、健身房、泳池……这些现代酒店的设施就隐在山村之中,一应俱全。
03 宝龙创想实验室
项目名称:宝龙创想实验室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
設計:李想 | 内建XL-Muse
这个設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扑面而来的工业美學風格。設計師想要表达的是信息时代下对于商業的影响,而信息是没有实质的,便借由上一代工业革命作为設計的依托。
建築整体以蒸汽时代背景下的工厂为原型,但是删减了复杂交错的配件,只保留了工厂里最基本的一些功能体,例如反应罐与能量传输管道,还有工程師步行平台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构图。
設計師把原本是两层的空间的楼板全部拆除,变成一个高达8、9米的通高空间,这些“反应罐”中会设置新零售的体验设备。消费者可以在不同的罐当中感知不同的设备带来的新商業的消费体验感。
設計師在4-5米高的空间中重新搭建楼板,交错穿插在“反应罐”当中作为二楼共享研发人员办公的工作与交通平台。
工作人员在空中的平台上工作,消费者在楼下体验空间里新科技与信息化带来的商業体验,通高空间的视线联动也使得他们可以互相感知到彼此的存在,让空间变得更加有趣。
04 Max Vision办公室
项目名称:Max Vision办公室
项目地点:中国宁波
設計:继景场景空间設計
Max vision是比利时服装品牌,主要经营女装和童装。业主Jan是比利时人,因为喜欢中国的文化来到中国,并把家和办公室安在了宁波。Jan希望把別墅空间改造成在居住的基础上解决日常办公的功能。
改造前,这真的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寓,但是在設計師的妙手下,意趣横生。
設計師在房屋中央置入旋转楼梯,让它贯穿所有楼层,并且打通车库让它变成一个大空间。
因为是服装品牌,設計師思考空间是否也可以像编织衣服一样,采用了7000米长彩色的有弹性的线把整个开放办公室的天花“编织”起来,同时解决天花空调和灯光的管线问题并保留住空间的高度。
毕竟这是一座住宅空间&办公室,設計師专门在三楼設計了一个属于他们的私密空间工作之余可以陪伴小孩玩耍、读书、会客等。没错,这真的是滑滑梯哦~
宽阔的空间和高度,完全可以让孩子在这里骑自行车玩耍。
05 东-西餐廳
项目名称:深圳中国杯帆船会所餐廳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設計:水平线空间設計
“东西” 是个好词,含方位五行,囊括空间概念、文化属性,还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人、事、物……「东西」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其就是指餐廳分为东和西两边。除了东学西渐,还能在东西对景里将东边的透漏玄机和西边的建构方式来东张西望。
入口以竹制为主钢为辅料,颇有曲径通幽处的韵味。
入口玄关走廊里,精巧的小摆件、幽深宁静的走廊让步行其中的人不自觉就放慢了脚步,心情平和。餐廳用天然材料软装设计,是为了提醒用餐者“敏锐地意识到生活”。
东厢
东厢
既然名为”东西“。又有东西之分,那么便有东厢与西厢。墙面設計别有美感,同时屋内细节也值得细品。
西厢
西厢
「东西」两处呼应中又各不相同,近庭院的两处茶台各有風格,情境的营造也是各有定义,但想表达并体现的是同一种人与境的共处艺术,一种在世间“顺人而不失己”的心境,一种富足且有积极倡导意味的价值取向。
06 图书馆之家
项目名称:图书馆之家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
設計:刘涛|Tao+C設計工作室
屋主熊先生的太太是忠实的小说爱好者,而曾在媒体工作十多年,现从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熊先生更是书的重度爱好者,阅读是已经坚持几十年的唯一爱好。因此向設計師提出了一个要求——大量的摆放书籍。
設計師拆掉了屋内所有的轻质隔墙,只保留建築结构原封不动,由此获得一个开放的流动空间,拔地而起直抵天花板的书架作为一个主题形式贯穿了整个寓所。
在这间公寓里,不管在何处,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一本书,而且房屋的角落都被設計成了读书角,我想这是每个读书人都会喜爱的公寓。
在公寓的設計布局中,設計師致力于打破房间之间的壁障,使公寓成为一体。臥室使用铜框玻璃门围合,当门全部打开时,整个空间是流通的。
在这座处处伸手可览书的公寓里,設計師还专门設計了一个读书区。这满满一面的书墙,实在是,太令人艳羡了。
07 ORO Tiramisuteca 甜品店
项目名称:ORO Tiramisuteca 甜品店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外滩
設計:NONG設計工作室
一步过去,一步未来
——ORO Tiramisuteca 上海陕西南路店設計
“在我们选址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有历史感的街区,然后想的是在历史街区里成为時尚聚焦地。一步踩在过去,一步踏向未来”,这是来自意大利品牌创始人的诉求。
对于这样一个以意大利传统甜品——提拉米苏为单品的品牌概念店,他们既以相传几代的传统配方为傲,又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物流为依托,创造了可以远距离配送但无添加的产品。基于这种矛盾气质,設計師以复古与摩登的冲突为出发点去试着去诠释传统商品的消费升級,让传统品牌得以重生。
左边的甜品展示区用了棕色胡桃木饰面,深褐色水磨石地面,黄铜,雕花吊顶,仿佛一场穿越回到二十世纪后叶的米兰。
右侧的座位区,粉色丝绒沙发和粉玉台面的咖啡桌皆以制作提拉米苏的手指饼干为灵感設計。光看他们家的布置我就知道甜品肯定很好吃呢!
08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
项目名称: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
项目地点:中国杭州
設計: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築研究总院
对于”富春“二字,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富春山居图》,而这座酒店的位置就在富春。“芳草地”,取自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地连天”,是骊歌中的经典。光听名字,就能知道酒店的所处景致如何。
木制船屋“漂浮”在湖西岸的树冠之间,船身的三分之二都飘在湖面上,像是内地版的“马代水上屋”。
酒店采用的是“船屋”的設計。船屋”的概念和形态,源自当地的古老风俗。明初至清中几百年间生活在这里的水上部落–“九姓渔民”,形成独有的船居文化。
船屋顶部设置了一个交叉的天窗,成了屋里天然的取景框,一抬头便是天光树影共徘徊,偶尔有飞鸟飞过。悠悠晃晃,无人打扰。
外面是一片延伸到湖面的大露台,靠着麻绳网栏杆,凭栏远眺,有 “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的诗情画意,湖面有老翁偶尔撑船划过......
09 木守西溪酒店
项目名称:木守西溪酒店
项目地点:西溪国家級湿地公园
設計:总建築師张晓晓、GOA大象設計、BOB陈飞波事务所
“木守”就取自“木守柿”,意指“祈求来年丰收,特意留在树上的最后一颗柿子”,而酒店Logo则是从柿蒂演化而来的图样。
酒店用地范围内植物种类繁多,以柿子树为最,其中树龄最长的达100年。建築团队对所有胸径超过10cm的树木都一一记录根部标高、树种、树名,顺应原始植被的布局,将改造建築“编织”到环境之中。
木守西溪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南角龙舌嘴入口的尽端,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建築師试图通过設計将西溪湿地“冷、静、孤、野、幽”的自然美态呈现给来访者,以建築为媒介唤起人与原始自然的共鸣。
餐廳三面邻水,场景空间設計同样遵循生态优先原则,采用回收木板和湖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料“石皮”为主材。一层餐廳名曰“溪隐”,二层雅间分别以“归樵”、“访溪”、“隐鱼”、“寻菱”、“喜柿”为名,呼应由归隐意趣到分享之乐的主题。
亱丘酒吧
“亱丘”在白天可以被用作下午茶的用餐区,到了晚上点上室外的炉火,就成了这里享受别样西溪的红酒酒吧。“亱丘”是勃艮第红酒的精华地区,所以用这个名字来命名酒店的酒吧是再合适不过来。
10 酵头 – 食客披萨吧&酒吧
项目名称:酵头 – 食客披萨吧&酒吧
项目地点:中国北京
設計:木答答建築有限公司
設計師以灰色水磨石和黄铜为主要設計元素,灰调的优雅中因为黄铜而带来一点趣意。
入口处如明月般的一轮黄铜标识可以迅速吸引游客的注意,以及北立面可完全开启的大型折叠门也吸引着顾客走进餐廳。
如果从吧台退后一步,顾客将来到就餐区。类似西侧墙面的长形灯具等元素以及其重复的出现,强调了这个空间自身持有的强烈特质-线性。
厨房采取了一种从石块中雕刻而出的姿态,持有一个开放厨房的窗口,正对着用餐区。顾客在用餐的时候也能欣赏主厨料理的过程。真可谓吃得放心,来的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