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 | 春醒,如约。
四月,暮春
终于等到春天最好的模样
春风十里柔情
春景一片画意
那些被時光遗忘的绝美古村落
在烟雨四月斑驳淋漓中苏醒
色彩愈发微妙而意境丰富
宛若一幅幅古朴的江南水墨画卷
浙南最美50古村落
100幅四月裏的江南水墨畫卷
01. 蒼坡村。
始建于公元955年,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国师李时日設計的,有八百多年历史。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笔架山、墨池、砚台、笔街、纸村,整个典雅村落就如同文房四宝,静居山水。
地址:温州永嘉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
02.車前村
深藏海拔900米的群山之中,常年矗立云雾之中,层层叠叠梯田加黄墙黛瓦的古村。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自“2013车前国际摄影大赛”后,这个隐匿于山中的村落,才渐渐为人所知。如今随意每幢房子前,都有拿着单反创作的摄影师们。
丽水遂昌县大柘镇,距镇上9.5公里,9公里盘山公路
03.車盤坑。
一个已有48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全村村舍沿溪而建,环绕两山之间,形如车盘而名。传统的坚守留下醉人风景,车盘坑人不但保留下满村的梨树,还完好保留着村后100多亩古树林,宛若深山佳人,天生丽质、风华绝代。
地址:丽水市龙泉市车盘坑村
04.茶園坑古村。
建村已有600多年,村庄建築古色古香,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建築。依山而建,呈梯級上升,再加上村庄两边是隆起的小山岗,所以从溪对面向村庄望去,仿如一把古代皇帝坐的“金交椅”。
地址:温州永嘉岩坦镇西北向10KM
05.大柯村。
这里空气清新,生态完好,黄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于山坡梯田间,形成独特的明清浙南山区古村风貌。因为是有名的摄影创作基地,走在村里的路上,偶然遇见老人家,见我们这样带着相机前来的,会熟门熟路地告诉我们最佳拍摄点在哪。
地址:丽水遂昌县蔡源乡,县城西南50公里处
06.埭頭古村。
始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古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古村以陈氏大宗到卧龙岗为中心区,分布着陈氏宗祠、积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庐等古建築。山环水绕,田地肥美,环境清幽,风光旖旎。
地址:温州永嘉县大若岩镇东向6KM
07.東屏村。
村东有山,形似帷屏,故名东屏,为三门县陈氏聚居第一大村。元朝,陈氏先祖游山玩水至此,见此地风景秀丽,舟船通便,遂迁居于此,至今已传三十二代。村保存有300多间较为完整的古建築,古街沿溪而建,民宅随地势而筑,错落有致。
地址:台州三门县横渡镇,县城东南向33公里
08.獨山村。
乌溪江畔古村落,以天马山独立于东岸而得名。明代,该村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遗存的明代建築群,闻名遐迩,昔日的古街、石碑坊及塞门、塞墙,延续并保存着历史文化脉络,素有“明代一条街”之称。
地址:丽水遂昌西南焦滩乡,距县城48公里
09.大濟村。
大济有一个更亮堂的名字,进士村!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却先后涌现出26名进士!徜徉于村中,走近双门桥、进士府第、迎旨门街、接官亭、扁鹊庙……仿佛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诗书文礼的气息。
地址:丽水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
10.大窯村。
明代前称琉田,龙泉青瓷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
村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溪水穿村而过,水声轰鸣,村中的房屋用土坯夯筑,土坯墙上混杂了大量古瓷片、窑具,指尖划过土坯粗犷原始的纹理,岁月仿佛也成了触得着的东西。
地址:丽水龙泉市区南向45公里的琉华山下
11.芙蓉村。
始于唐代末年,是楠溪江古村落中年代最久、最负盛名的。村庄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走在小路上环顾四周,仿佛一个古老未醒的梦缠绕在房前屋后。
地址:温州永嘉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
12.福德灣。
村落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
早在宋末,发现明矾矿,开始成村。村中有不少炼矾遗址,现存清末民初民居60座,均砖木石构造,建築活泼、朴素自然,与地形结合紧密,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地址:温州苍南矾山镇鸡笼山
13.公盂村。
公盂村旧名贡盂,最早有记载是在明代。
四面奇峰环绕,梯田层层叠叠,老村散落其中。这现只有15户人居住空间住,徒步2小时才能到。这里不通公路,部分路段没有手机信号。原始的泥路和石阶,是上山唯一的一条路。正因如此,这里保存着最原始的风貌,以及最为可贵的宁静。
地址:台州市仙居田市镇公盂村
14.高遷村。
高迁建于元代,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四合院式的建築一个连着一个,白墙黛瓦,窄窄的弄堂宅院、门堂,巷道深深,很有江南的韵致。在门堂里、窗棂上随处可见的雕刻,做工十分精细,或古拙、或飘逸、或简、或繁复,无一不恰到好处。
地址:台州仙居县白塔镇,毗邻神仙居景区
15.根坑石寨。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云和建县之前就有人居住。走进石寨的小巷,一堵堵石墙扑面而来,让人猝不及防。卵石砌成的村道,弯弯曲曲消失在小巷深处。石寨有一条地下暗河,并在地表上形成了两口泉井,泉水清澈,常年不竭,掬水而饮,如嚼冰雪。
地址: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
16.管山村。
隋朝时,天台宗五祖灌顶大师来此传经,后人为纪念而将此地命名为“灌山”,俗称“管山”。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历史文化遗迹到处可见,颇具规模的“井”字形古民居保存完整。单体四合院古民居零星地点缀于幢幢新楼之间,古祠堂虽稍有破损,但格局、风貌基本保存完整。
地址:台州仙居东南部,距离县城3公里
17.黃檀硐村。
村子800年历史,四面环山,除东南西北四处寨门外,别无路径出入。一旦发生战乱,这里易守难攻,也因此大量的明清建築得以保存。村口的古关隘,古石刻,古山道,山石墙、驳岸、房屋及跨溪小桥等就地取材,极少修饰,无程式化和脂粉气,淳厚自然。
地址:温州乐清市城北乡
18.河陽古民居。
至今留存着1500余间明清古屋、15座古祠堂、6座古庙宇、一座清代大桥……虽无徽州明清建築气派,但胜在原汁原味:马头墙巍峨高耸,诗词壁画比比皆是,青砖黑瓦的明清小院屋墙斑驳。
地址: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
19.黃林村。
清代古村落,村庄依山就势,现存晚清建築近百间。背山面水,环境清幽,风光古朴,黄林三条岭,条条通天顶。过去的黄林,与外界几乎隔绝,像是世外桃源。
地址:温州瑞安桂峰乡西部大山里
20.胡氏大院。
始建于明天顺年间。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以三和院为平面布局,规模庞大、做工精致,江南少有,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
地址:温州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距县城36KM
21.花崗漁村 。
门前大海屋后青山慢悠悠。
渔村有150年历史,位于五岛沿线中部,四面环海,岙口众多,景观优美。两百多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石头房,显得古朴典雅,充满浓厚海岛渔村村落的气息。
地址:温州市洞头县元觉乡花岗村
22.暨家寨.
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近400年历史。依山而建,面水而居,整个村子建在山顶小盆地上,下临绝壁,只有一条山路出入,地势十分险要。
地址:温州永嘉县黄南乡西向16KM
23.庫村。
有记载的开村历史已有1200多年。古村布局沿袭唐宋特色,村中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律是用鹅卵石铺设,路的两侧也是一律的卵石墙。有的卵石墙因为常年雨淋,表面呈色黑色,但大部分还能保持原色,不过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雪月,略有剥落,更显些许沧桑。
地址:温州泰顺县新铺乡,距县城50KM
24.考坑村 。
建于1488年,迄今500余历史。座落300多米海拔高山上古屋都是用不规则的溪石砌成。鹅卵石砌筑的街巷纵横交错,和石头房相互映衬,自然怡人。石木混搭的房舍不仅外形古朴,内里也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老人健康长寿,有“长寿村”之美誉。
地址:丽水市青田县石溪乡
25.丽水街/岩头古村。
介于苍坡和芙蓉间,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清末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業街,太平天国时遭火焚,近年重修。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是一条木制结构的古朴典雅长廊,有屋檐披盖,用鹅卵石铺就。
地址:温州永嘉县岩头镇东缘蓄水堤
26.林坑古村。
700年历史,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
民居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过200年。造型玲珑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古朴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谐统一;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让人不知身处何处。
地址:温州永嘉县黄南乡东北向3KM
27.岭上古村。
这座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村庄,背山面溪,四周山色青翠欲滴,房屋建築依山拾級而建。建築屋面是黑色的片瓦,立面主要为木材或竹材围合而成。当夜幕降临地时候,村落的灯笼整齐划一地全部点亮,《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感觉,也有它独特的夜色之美。
地址:温州永嘉县鹤盛乡,近石桅岩景区
28.南閣村。
未进南阁,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便在眼前延伸开来:清清的双溪似飘带从村前流淌,背靠巍巍青山,村舍向两边自然铺开,背山面水。南阁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7座牌楼看尽沧海桑田的变幻,遗风犹在,依然彰显着400多年前乡里章纶一族四代三进士的荣耀。
地址:温州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
29.平田村。
平田村海拔610余米,水汽充沛,云雾缭绕,古民居呈阶梯式层层铺开,斑驳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金黄。村中卵石、块石的巷道四通八达,或与人家相接,或与田梗相通,或与远道相连,高高低低,曲曲折折,在光阴中不断生长,不断延伸。
地址:丽水松阳四都乡平田村,距松阳县城12公里
30.勝坑村。
南宋右相杜范之侄杜浒率领台州四千精兵,跟随文天祥抗元复宋。失败后,杜家村人纷纷扶老携幼,远走他乡,其中一支避祸至此。700多年来,村民们沿溪以石头筑屋,以石块铺路,以石条造桥。嶙嶒的石头,经过风雨的打磨,岁月的销蚀,不少已成断壁颓垣,有的只留下了一堵外墙,还依稀保留着昔日的轮廓。
地址:台州临海市小芝镇,市区东向41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