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祖,我啥时候可以一个单子收他一个亿的设计费啊?我就不用这么苦逼了。”小梅说
“那你首先要先找到价值高于一个亿的问题,然后通过做一个'好设计'解决它,然后你就可以收到一个亿的设计费或挣到那么多的钱了。”老岳说
“好设计?”小梅说
“是的,好设计!”老岳说
“彦祖,你这里说的'好设计'和你之前说的'好作品的前提就是好设计'是一回事吧?可是到底什么才是'好设计'?”小梅问
“好问题,再聊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搞清楚 '设计' 是什么?
然后我们才能聊 '好设计' 是什么?
然后我们就可以聊一下 '设计师' 到底是什么鬼?
最后我们就可以搞清楚现在火透半边天的 '设计思维' 是什么!”老岳说
什么是设计?
“既然要搞清楚什么是好设计,那么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是设计,然后才能了解何为'好'设计!
那么,什么是设计?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随意摘抄一段如下:
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刘东利(香港)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日本)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 --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亚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在我看来,楼上这些答案都是在描述设计的现象,但并没有触及设计的本质。
世界大而复杂,人类的设计不仅仅是我们日常见到的服装、建筑、城市规划、产品、平面、室内等等事物的外观样貌,这些都是表层表象,都是狭义设计,都只是人类社会中设计的冰山一角。对我而言,那些隐性的设计,不能被直接看到的设计是广义设计。
比如,一段经典的文案,作者要考虑传播的目的性和策略性,需要对字句精心编辑和设计。
一篇精美的文章,作者要设计整体的文字结构,规划好怎么可以把事讲的清楚易懂,唤起情绪,这也是一种设计的行为。
一个剧本小说,作者要考虑核心的观念'冲突','角色'人物的成长和'情感'变化,以及各种'细节',设计各种悬念,这是一种复杂度极高的设计。
再比如,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也是复杂设计,从你在电视上看不到的海选流程开始,到整个节目里的戏剧性的设计,各种冲突和悬念,以及舞台美术对这些核心传播要点的支撑,就连一位新的选手上台之前,为了填补观众的信息缺口,以便让观众以最快的速度喜欢上或讨厌歌手,其介绍背景信息的说辞连结构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你看,一场推广活动是设计,而一部伟大的电影,从桥段到情绪、到道具灯光剪辑,处处是设计。
一块电路板能运行要设计,一行代码能简洁高效没有bug要设计。
一个app的操作流程要设计、技术支撑要设计、表层界面要设计、推广的策略要设计。
一个网页的购物流程要设计、一个医院的就医体验要设计、一场政治改革要设计、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要设计。
而这所有的,所有的,设计!
其背后都永远有一个本质真存,一个永远不会变的东西存在!
那就是:问题!
任何设计都必须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无论简单问题还是复杂问题。
所以我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 老岳说
什么是问题?
“既然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那什么是'问题'呢?
在生活现实里我们常常遇到种种困难,这些困难其实就是:现实的情况和我们期望的情况不一致。
于是在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们会问 '特么怎么回事?到底有什么问题?问题怎么发生的?问题在哪儿?'
你看,所谓问题就是这么一种现实和期望的反差。
所以问题的本质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的差距。
如何解决问题 ?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问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
那么问题该如何的分析思考罗列呢?
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的几个维度考虑:
1、问题如何定义?(问题是什么属性?)
2、问题是谁的?(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谁?又该由谁来解决?)
3、本质是什么?(问题的本质。)
4、问题到哪去?(这个问题解决后会带来什么问题?)
而在这四个维度中问题的本质最重要。
记得有个故事讲李嘉诚问过一个问题:人们到了加油站最想做什么?
人们的回答不外乎:
加油、买东西、休息、问路、上洗手间。
而李嘉诚的回答是:人们到了加油站最最想做的事是尽快离开!
你看这个回答就蕴含着本质的洞察。
如果以此为目的,是否可以重新规划服务流程?是否能设计一个崭新的不一样的加油站?
寻找原因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原因,都是一个因果链条系统的一部分,想要解决问题就要追问原因。
那么什么是原因?什么叫因果链条系统?
任何一个原因都包含:
远因 时间
近因 时间
内因 空间
外因 空间
把所有的因素考量完整才能准确的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