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卫-威廉 于 2016-9-4 20:46 编辑
罗兰湖餐厅在各大论坛(包括马蹄)的分享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令人兴奋的是有很多朋友喜欢,类似红点奖这样的国际国内的奖项也荣获颇多,作为项目的主案设计师由衷的欣慰,除了钱,设计师最欢喜的就是自己的设计被大家认可。我自己也为曾经在风合睦晨设计工作而特别的感谢,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开心。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上下通力合作,一个优秀的项目亦是如此。闲言少序,今天主要的目的就是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从头至尾的分享本项目的设计全部过程。
起始——2013年底接到这个项目,这是一个历经了30多年自由搭建的老建筑,由一座老旧的砖混建筑和后来逐渐搭建的钢结构组成。多年的自由搭建形成了改造前的罗兰湖餐厅原型,老建筑很有年代感也很有情怀,但是老旧的布局和建筑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运营要求。
丽都公园景色非常好,里面有一汪湖水,餐厅正对着湖面,这样的环境也确实给当时的设计带来好多想法。
被甩在外面的庭院由于动线的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周边绿树环抱,有很好的树荫遮挡,这块不利用确实是浪费了,这也是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之初,我们对整个基地做了分析。01.入口位置,紧靠路边的入口虽然出入方便,但缺少带入感,这一块是头等大事。02.整体建筑体块关系过于琐碎,进出关系比较多有一些凌乱。03.左下角老馆采光不足。04.绿色庭院区域几乎没怎么利用,有些浪费了。05.很多的高大树木生长在建筑当中,无论从情怀或者环保或者法律角度看,我们都必须完整的保留每一棵树。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室内设计升级,老旧的建筑已无法支撑整个餐厅的业态要求。另外,建筑安全从来都是每个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这将是一次从建筑设计开始的全面设计升级。
半开放区的采光不足,且只有北侧一面小窗,看不到湖景很可惜。
有着30多年历史和情怀的老建筑,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生长方式来完成一次蜕变呢?在岁月情怀和焕然一新之间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家餐厅曾经见证N多对男男女女的爱情,很久以前就有好多人在这里相恋、求婚、结婚……正因如此,自然、生长、浪漫、情怀、惊喜、互动、仪式感……这些关键词逐渐让我们定位了这个空间的气质。
对现场做了大量分析同时与业主做了大量沟通之后,未来的方案就基本成型了。
定位——业主是个年轻有为的女BOSS,十分的尊重设计,所以沟通起来十分顺利。设计目标也很简单,继承老罗兰湖的情怀、提升它的比格。关键词:继承与提升。于是,我们在第一次勘察现场的时候就定下一个很有情怀的主题“生长”。生长有很多种寓意,建筑的生长、观念的生长、岁月的生长、情怀的生长……生长正是生命的继承和提升,就像空间里每一棵被我们保留下来的大树一样富有生命。
规划——总体来讲餐厅延续了老建筑时期的大体的建筑布局,原因有三:一是罗兰湖餐厅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很多人在这里见证了自己的爱情,这里有情怀,这样的大布局设置,让人们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能联想到老罗兰湖餐厅的影子。一个用心的建筑首先是尊重,让它生长的有根。二是由于建筑内外的交通动线安排都很自然的适应这一布局的最佳需求。
布局和动线是所有空间设计的灵魂。新的建筑相比原来的布局的4个区块做了添加,共分为5个区块,增加了一个内庭院空间。这样做有三个目的:01.解决半开放区的光照和通风问题。02.有了内庭院之后则会带来与半开放区的互动,等于讲视觉和使用面积延伸到了内庭院当中。03.同时也为通往屋顶花园提供了很好楼梯空间。(合适的季节屋顶花园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入口这块有一点点遗憾,本来在靠窗的位置设计了一条景观带,一是丰富入口的层次感,二是起到对落地窗和走廊之间的一定隔离作用,但是现场原建筑地基是非常坚固钢筋混凝土,拆除的代价过大,噪音也会很大,所以不得不舍弃了这一区域的小景观带。
内庭院的加入确实让半开放区采光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庭院的绿色景观也成为室内的借景,室内与庭院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关系。
半透的建筑隔断将主入口长走廊和半开放区统一在完整的建筑立面当中,也确实实现了“半开放”的特点。
专为半开放区单独设计的后厨通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方面解决了送餐动线的问题,另一方面通道的采光也给空间带来了活力。
大树生长在空间的几乎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设计当中又恨又爱,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棵树,这是我们对这片小树林的承诺。在大树当中闪转腾挪最终跟业主共同努力确认了收银台和吧台的位置,这一结果令我们也很开心。
老罗兰湖是朴素的、亲切的、舒服的,我们希望新罗兰湖继承和延续这些优点,同时加入更为简洁的建筑结构。大落地玻璃、大面积的钢架玻璃屋顶采光、简洁的象牙白机理漆、粗犷一点的整面青石板墙,这些元素融入到整个建筑当中,而整个建筑融入树林环抱当中。其实在这些自然界元素里,保持一颗敬畏和平和的心很重要,这也是罗兰湖餐厅要提供给人们的一种心境。
说实话,作为设计师的确是一个很累的角色,但是看到每一个项目达到效果甚至有一些惊喜,真的也能感动自己,而在与施工单位无数次的沟通过后也真是风雨之后终见彩虹,最终感叹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方面都很重要。甲方、设计师、施工、甚至物业,每个人共同努力呈现出一个让每一个参与者足够自豪的空间。
开放区作为举办婚礼、聚会的主要区域,我们想增强这种仪式感,于是在入口处设计了两侧的水景观,中间的联通形似一座小桥,加上树影婆娑的光线,想象着新娘新郎从这里走过一定会挺美的。
在西高东低的地势条件下,空间会出现很丰富的层级关系和视觉变化,这一点,设计师其实是求之不得的(虽然有时会带来设计的一定难度)。
充分借用周边的景真是一件痛快的感觉,因为景很难得。雨中的建筑确实美,连自己都被感染在声、光和湿湿气味当中。
作为婚礼和派对的舞台区,升腾感是必须的,欧洲几乎所有的天主教堂都用到这一手法,只不过更加的强烈。
从外庭院进来直对着一个小品区,只想给人一种感觉“这其实就是你家的后院”,亲切又有岁月的痕迹。
每个用心去做的项目都会对项目产生感情,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从一张白纸到定位规划、从图纸到实施完成,只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才能体会到设计师的痛苦与快乐,同时这段经历也会成为以后宝贵的财富。
特别感谢在风合睦晨的时光。希望所有热爱设计的人们都不忘初心,一起设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