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自地自建的案子。
屋主是一位父亲,屋主的爸爸在业主年轻时传给屋主一栋房,屋主也想保留这个传承,将这份家族的心意延续。于是在确认地点后,便找禾筑规划,从建筑至室内到外部景观都由禾筑设计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采三面采光,让每个面都可以引进大量的自然光,让整个空间都是明亮与充满生命力。
总共四层楼,每层楼的楼高均有3米6以上之高度,考虑到其未来的方便性,也在屋内设置了电梯。垂直动线的楼梯采用轻盈的铁件结构搭配上温暖的木地板踏面,不仅是空间中的焦点,也增加空间的空气流动性与透光性,可感觉到建筑的呼吸。
一楼建筑挑高4米2,显示其公共空间之大器,天花设计上不因使用机能不同而分断,利用斜天花的延伸,延续着客餐厅的空间语汇。
天花的灯具搭配也是一个视觉的焦点,随着机能的不同,从客厅区的造型灯槽延续至餐厅区落下空间的吊灯,暗示着相聚的家人就像是在树下一样,其灯具也可随着不同的使用方式营造不同的氛围。楼梯下利用不同高层的地板,除了隐藏原本于地板上的储水室盖板的机能外,也暗喻了空间的层次。
二楼为屋主夫妇的主卧室,除了完整具备浴室及更衣室的机能外,在建筑设计时,故意留空部分墙体,在房内便可观赏走廊端景。除了增加其空间横轴的层次外,也将主卧的自然光带进原本较暗的廊道外,增加房间内外之互动性。
崁墙面层板除了可摆设植栽及放置物品,下方层板也加入了有动线指引功能之夜灯,高度经过设计后可不影响睡眠,保持夜间行走之安全性。卧室内随着屋主夫妇使用机能不同,分别设置两处书桌区。床前的电视矮墙结合电视及书桌的机能,也增加卧床区及起居室使用者的互动性。 二楼客房将主要使用空间放空,利用软件摆设定义空间。将浴室及收纳机能分别设置于床头后,隐藏必要物品之收纳。 三楼整层为屋主儿子的生活空间,于楼层接口利用大拉门与公共空间区隔,将固定柜体等收纳机能设置于侧边,放大其它开放空间,仅以家具摆放方式来定义各空间使用行为,保留其空间配置之弹性。因屋主儿子喜欢旅游,特别设置了大量的展示柜摆放旅游的纪念品,床区以架高木地板区隔与其它空间的不同,后方壁面的地图挂画也是依照整体空间色系设计。 四楼为客房及视听室,依照法规而成的建筑斜屋顶,除去一般惯性手法,使之转换成整栋建筑收尾的亮点。大面开窗在垂直楼梯动在线增加了自然光照射面积,利用阳光经过楼梯洒落在墙面的阴影形成最美丽的倒影。视听室的大面落地窗,将露台及室内空间整体串联。
将建筑内外的关系弱化,户外的绿意自然形成室内的端景,模糊各空间的边界,保留其未来性。传承的家不只是家,还有无限的可能性。 壁灯等于挂饰,突破对照明灯具的概念。宽大的墙体上找不到合适承载的壁灯,动脑筋自己设计。
号角-宣告之意,高低及进退不同的管及面代表如角声长短轻重的意思。 小时候在大榕树下 孩子们夹着拖鞋拉着裤奔跑 老人们在棋盘上进行着无语的厮杀 对家的原始记忆 始足于树荫下
以"传承"为意念 延续天花板造型转折于餐桌上 利用不同单元之原木、不同的光源 用餐时,带着如线如点的光 彷佛透过树叶中落下的阳光 藉此凝聚家人 总监谭淑静带领的资深团队
禾筑设计2005年成立至今被称作空间整疗师。妥善处理形成空间的每一个元素,创造安定的疗愈空间;擅长突破制式化的设计创造空间的变化性,以探索事物的本质。去思考如何赋予空间生命。禾筑设计建造空间的架构步骤运用圣经杰里迈亚书中的概念,拔出,拆毁,建造,栽植的过程。作品获台湾TID大奖、德国IF室内建筑大奖与意大利A’design award金奖、美国IDA Award等多项奖项肯定。
完工时间 | 2016年六月 基地位置 | 台湾北部 占地面积 | 72坪 总 坪 数 | 142坪 居住人口 | 父母, 儿子 房屋形式 | 自地自建独栋房屋 设计内容 | 建筑设计 , 室内设计 主要材料 | 木皮(翡翠木) ,石材(帝王灰), 烤漆金属, 抛光石英砖, 超耐磨木地板, 系统柜, 文化石, 烤漆玻璃 手作特殊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