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语 于 2016-5-12 20:18 编辑
看不见的感官设计初论
世界观价值观影响了你对事物的判断 人生观影响了你对未来路线的选择 思维的角度决定了你看待周围事物的结果 对于专业学术的讨论是相对较少的,更不要说研发。国内的一些不错的老师们也在研究一些很不错的思路和新东方美学的提炼。比如方振鹏老师讲的非常界之类就非常好,国外更是多如牛毛。 我们平常人对设计这件事情认识太的简单,又太复杂导致永远学习,却越来越空虚,没有自己的东西。各大酒店的设计全部装在硬盘里,却怎么也装不进脑袋。 审美似乎越来越高随随便便都能指点江山。但静下来去拼设计创意和方案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秦驴技穷。 季裕堂老师讲过一句话验证了我的理解。 他讲“看不见的设计” 不觉的可怕吗?真正好的设计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一直用看来学习。单一的思维方式限制了我们的创新和真正领悟到的那个精髓。 对世界事物的理解我倾向三教一理的观点。也就是说对事物思考我会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证实、围合形成自己的作品。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参考,比如易经里面事物的相互关系,比如梅花易数的心数之学。易经里象、数、理的高级换算这些法则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知识极限。但却有了更广泛的思路了和创作的前题。 好了说正题 感官设计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我之前已经有很多朋友在讲了,之所以讲,我想是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人和物之间的某些联系。 佛家讲六尘,眼、耳、鼻、舌、身、意。 相对应的六识、色、声、香、味、触、法。6种感官,6种途径再无其它。我们用哲学的思维找到事物的本质并加以自我的经验学习探索才能找到更有意思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们从感官沟通世界,也从感官给别人表达世界。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原来真正有意思的是哪些看不见、的微小的。 眼、耳、鼻、舌、身、意。眼睛对应色彩形状、耳朵对应音流音乐、舌头对应味道、身体对应感觉、意识对应的东西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不论是什么样的空间,都离不开这些,不论是在哪里只要跟人有关系就离不开这些。 不论我设计什么,我们都是在设计于人相关的东西,那么就更离不开这些。 到这里或许你要问我们应该怎么做? 而我的回答是用你独特的感受开始做,这是个美妙的过程,我总是把设计做成创造,脱离商业化的思维,点线面的束缚。一切元素因心而出,因时而动。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 当你注意到感官意识的重要性的时候你开始讲入了一个探索的空间,探索心灵和外界的关系。 这是一条很有趣并且很长的路,说不出口,不在言语中,却是真正的看不见的设计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其中的用法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交流我是亚伯拉罕。 欢迎交流普门设计252761291
有形无形间 道法自然中 我有心一念 一念动大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