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土家吊脚楼造型特色的三大特点分析
一、线的概括
线的概括是土家雕刻家具的表现性特征。一定性质的物体往往表现为一定“质”和“形”的线,一定“形”和“质”的线又必然与一定的物象紧密相联。所以,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不是纯粹的视觉能体会到的,而是长期以来对于这一事物的经验和情感移人其中而产生的。因此,单一的线造型不仅具有描攀事物的能力,而直接唤醒人们对于日常某种生活的体验或情感,成为状物或抒情手段的载体,正是线造型的这种特殊性,土家雕工的造型手段与造型思维达到高度的一致,从而奠定了土家木雕变形、夸张与表现的必然基础。土家工匠在组合人物与场景时,采用人物透视为平视,而环境透视则为鸟瞰,这一点和我国传统绘画中的散视透视相似,尤其与木板年画的构图空间相似。其次,配合主体花板的构图,整体椅背的雕花十分注意与主体的搭配。
二、自由空间
土家民间工匠凭借对事物的理解而自由的安排构图,与西方的浮雕在空间意识上差距很大。通常西方的浮雕根据焦点透视来处理浮雕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近大远小自然的透视,强调表现空间真实的效果。这种方式对于稍复杂的构图关系有不少局限,而土家工匠在处理具体空问时不受任何局限,而是通过对事物长期的感性积累来完成。
三、以意造型
土家族家具大多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但在造型上却是大胆的夸张。民间雕工在塑造形象时寻求的是趋势语言,是对整体造型态势的把握,通过造型趋势的“动”以破除木雕形式表面的“静”。由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对雕塑的忽视,实际上形成了传统雕刻的民间性主流。因此,在土家族家具中的雕刻上体现出来的以意造型在本质上与中国传统雕刻相似。综观今天的其他少数民族家具,如藏式家具,它们继承了传统藏式家具的很多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内地家具的一些优点。但总的造型改变不大,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文章来自木材圈查看原文(复制地址新建窗口打开即可)anywood.com/news/detail/474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