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yueying 于 2016-4-28 12:38 编辑
关于“定位”一词,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我对定位的定义是“让消费者相信你是最好的选择”
在说设计师的定位之前,咱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例子。 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品牌吗?不是,甚至连前四就进不去,但是他让消费者相信他是最安全的。 加多宝是世界上最消火的凉茶吗?不知道,我甚至都不知道凉茶这东西是什么,尿甜尿甜的难喝死了。但是没关系,加多宝让中国人忽略了它的口味而让人相信吃火锅的时候喝它不上火。 脑白金是最适合送爸妈的保健品吗?也不重要,因为那么多广告里就它天天闹着嚷着让我们送爸妈,甚至我们连这东西是啥都不清楚。 梁志天真的是中国第一简约大师吗?我不信,我就看过有另外一个设计师的的简约设计比梁志天好看,但是不重要,因为我记不起那个设计师的名字了,但我还能把梁志天三个字正确的写出来。
以上就是拥有成功定位的产品和个人
觉得我举的都是高大上的例子,和咱们普通设计工作室或者设计师没关系?那我再举个接地气的吧! 我是成都人,成都有一个工作室只做黑白灰现代风格的设计,名字我就看过两次,却记得很清楚,你要问我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我会告诉你,我非常讨厌他们设计的那种风格,一点美感都没有,死气沉沉的,收费还比市场价贵一些。但这并不影响我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好记了,成都本地只做黑白灰设计的设计工作室—他们没给我广告费,所以就不给打广告了。
简单来说,定位就是给产品加标签。
标签就是人们想起一个复杂事物时,用来描述它的词。 建立标签的第一个原则:标签越简单,越闭环,越容易记得住。 如老白金要是换一个随大流的广告创意,说“这是XXX保健品,吃了对爸妈身体好,再找一个老太太出来扭两下腰什么的”,这个时候我们对这个产品的的认知就变得复杂而且没有产生闭环。比如我就会想,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成分,还有其他什么牌子的没有,这个东西吃了安全不安全,价格为什么这么贵!—如果不信的话,请在10秒之内再回忆和脑白金同一时代的其他保健品品牌。
建立标签的第二个原则:标签差异化越明显,越容易记得住 比如加多宝如果换一个标签—茶/饮料,会发生什么事?首先标签是茶和饮料的品牌/商品实在是太多了,一说到茶这个标签,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康师傅绿茶之类的东西,而饮料想起的应该是鲜橙多之类的。但是去火这个标签在饮品界就是第一个,差异化太明显! 再比如刚才说那个黑白灰设计工作室,我敢说成都有很多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现代风格比他们好,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现代风格的业主找装修设计,第一个接触到的肯定是他们。这里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定位太精准,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手段运营得当,如果反响好,我会抽时间再写一篇“互联网+设计师之运营说”。
建立标签的第三个原则:触发点。 什么是触发点?你看我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会想起必胜客吗?不会,因为你这个时候并不想吃披萨(必胜客的pizza and more广告大家看过了吗?这就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试图改变自己的标签来扩大运营类目)。当你正在吃火锅,老板问你想来点什么饮料的时候,加多宝(王老吉)应该是最先蹦出来的词(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从来不会上火的吃货,那么这个触发点对你就没效)。当你逛街口渴了,你会去路边买一罐加多宝来喝吗?不会,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触发点是口渴,而不是上火,那么请你想想,口渴的时候你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饮料品牌是什么?不管是什么,这个品牌都已经成功在你脑子里安装了一个触发点了。这个触发点就是落实定位的一个关键!更多的人把这种触发行为叫做品牌塑造,这个在我看来也是属于运营阶段的事情,这里就不细说了,如果要写我会在“互联网+设计师之运营说”里面细说。
对于设计师来说,有什么样的标签可以选择呢? 首先,“室内设计师”就是一个标签,但是按照上面的理论,这个标签差异化太小,太难塑造,除非你已经牛逼的不行了。而大部分设计师还处于默默无闻的状况,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外行,我说我们可以按风格来给自己加标签—田园美式设计师,现代美式设计师,黑白现代设计师,格子乡村设计师,复古中式设计师。如果你是一个对风格嗤之以鼻的设计师,那也可以按情怀,浪漫主义设计师,忆青春主题设计师,温暖派设计师,造回忆设计师。如果就这样你还觉得竞争不过别人,你还可以在标签上加价格,竞争者是一个收费500一平米的复古中式设计师,你就让自己的标签变成“收费200一平米的性价比复古中式设计师”,要是这样还不行,你就再细分“成都地区收费200一平米的性价比复古中式设计师”,然后再根据这样的标签去强化在用户心理的形象,让意向客户相信你是他最好的选择,慢慢的你的定位就成功了。(again,至于整么强化,整么推广属于运营类问题,此篇只说定位)
对于设计师来说,定位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更容易运营,别人要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你只需要从你选择的定位里杀出来就行了(加多宝不和雪碧比清爽,不和脉动比能量,就做消火类饮料的NO.1),其次,能帮助你筛选掉你不愿意服务的客户。说到这里,应该有人犯嘀咕了,现在做设计师能有吃的就不错了,还能挑食吗?其实处理这种事,是有很多方法技巧的,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比如几个定位不同的设计师相互组成联盟互相推介,再比如工作室设立首席设计师来做定位,不符合定位的就分流给下面的实习生去做。所以只要你头脑够灵活,手段够多,定位是不会妨碍你产生短期效益的。至于长期效益,你想想,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美式装修业主,有俩个设计师在你面前,一个手上啥风格的作品都有,而且效果也千差万别,有15万预算的简陋原木风作品,有30万的现代简约风格,然后有100万的乡村美式。而另外一个,手上全是50万左右预算的美式风格,你会选哪一个?
作者介绍—7年互联网从业人员,当过客服,做过产品,搞过运营,弄过策划。给自己加个标签就是“互联网打杂工人”,一个非设计师人员为什么跑这个论坛来发帖?是因为我处于创业修行状态,对互联网+装修行业很感兴趣,所以来学习学习,交交朋友。
|